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音乐厅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论语|三月不知肉味:音乐里的春秋与传承

更新时间:2025-08-05 06:20  浏览量:1

在历史的长卷中,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如同一颗被音乐点亮的星辰,镶嵌在春秋的时空里,带着对极致艺术的沉醉,和文化传承的温度,跨越千年,依旧熠熠生辉。

齐鲁大地,曾回荡着韶乐的旋律。孔子在齐国听闻韶乐,那来自远古的、承载着舜帝德政与太平气象的乐音,如春雨润物,悄然浸润他的心。于是,有了“三月不知肉味”的痴迷——在好几个月的时光里,美食的滋味都被韶乐的余韵遮蔽,孔子沉浸其中,发出“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的惊叹 。这是对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的极致肯定,舜帝禅让天下的仁德,融入乐音,无杀伐之气,唯有德润天下的醇厚,与孔子追求的“仁”“礼”理想,完美契合。而对比“武乐”,虽“尽美矣,未尽善也”,因武王伐纣的霸业里,藏着杀伐霸气,更衬出韶乐在孔子心中,于艺术与道德层面的双重至高地位。

这一故事,也在历史流转中,不断与其他音乐佳话交织。春秋韩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同样是音乐感染力的极致体现。韩娥的歌声,能让齐国旅店众人因悲泣茶饭不思,又因欢歌手舞足蹈,音乐的共情力量,跨越阶层与境遇,直击人心 。到了清末,刘鹗在《明湖居听书》里,借梦湘先生之口比较“三日”与“三月”——“三月”是圣人对“至乐”的深刻体悟,“三日”是凡人对美妙歌声的沉醉,虽深浅有别,却同是音乐沁人心脾的见证,且都与“亡国之音”划清界限,坚守着艺术应有的道德底色。

时光走到现代,“三月不知肉味”早已超越音乐本身,演变成对极致热爱的形容。沉迷武侠小说、狂恋网咖的人,用它自嘲或自诩,让古老的语句,在新的生活场景里,焕发俏皮的生机 。韶乐虽已失传,可孔子赋予它的文化意义,却从未消逝。从春秋的杏坛,到现代的日常,“三月不知肉味”串联起艺术的纯粹、道德的坚守与文化的传承,让我们在回望时,看见先人的精神世界里,音乐如何成为连接理想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的纽带,也让我们懂得,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美好、对真善的追求,永远藏在那些被音乐、被艺术点亮的瞬间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

场馆介绍
北京音乐厅隶属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其前身是始建于1927年的中央电影院,1960年经改建作为音乐厅启用。1983年,在我国老一辈著名指挥大师李德伦、严良堃亲自主持下,北京音乐厅在原址破土重建,成为我国第一座专为演奏音...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北新华街1号
1路、4路、52路、22路、10路或地铁西单站下车
北京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