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侨乡碉楼遇上流行音乐!墟里有戏!“文明Yeah(夜)集”点亮乡村夜生活
更新时间:2025-07-09 17:17 浏览量:2
当侨乡碉楼遇上流行音乐
当文明实践融入夜间经济
当创业青年融入在地生活
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近日,“文明Yeah(夜)集·墟里有戏”品牌活动在江门开平塘口粮语广场正式启动。活动由江门市委宣传部指导,开平市委宣传部、开平市文明办、塘口镇党委、开平市文联联合主办,旨在以音乐为媒、以艺术为桥,通过青春态、时尚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IE公社”青年“创客”量身打造活力舞台,让创业青年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充盈乡村文明场域,在激活墟街夜经济,持续赋能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同时,推动构建“有活干、有钱赚、有戏看、有友伴、有家归、有奔头”的“六有”新型乡村青创生态。
侨韵新声
旧墟街焕发青春活力
晚上7时30分,伴随《我的家乡我的歌》悠扬旋律,活动拉开帷幕。本地音乐人陈博豪、邓文启等轮番登场,既有《千千阙歌》《月半小夜曲》等经典粤语金曲唤起侨胞乡愁,又有《风吹麦浪》《那些花儿》等民谣引发年轻观众合唱。“扫码点歌”的互动环节,更是打破了舞台与观众的界限,观众即兴点唱的众多热歌将气氛推向高潮。
“在乡间听民谣很带感!”来自“IE公社”的创客青年举起手机全程录像。活动现场巧妙地将户外广场改造为表演场地,斑驳的工业风建筑与现代音乐碰撞,营造出极具冲击力的艺术氛围,令现场观众沉醉其中。
墟里有戏
打造新型乡村青创生态
为持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打造“新乡人”扎根塘口的精神家园,结合塘口本土文旅资源与侨乡文化特色,创新推出独具艺术特色的“文明Yeah(夜)集·墟里有戏”品牌活动,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丰富了塘口夜间经济业态,更通过文化IP与青年创业的深度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夜生活体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月光下的粮语广场,歌声与欢笑交织,奏响了塘口文旅融合的进行曲,谱写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动人乐章。
据悉,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通过“乡风文明+数字创新”双轮驱动,吸引青年人才投身乡村振兴,江门市委宣传部推出塘口“IE公社”建设计划,以“不管I人还是E人,来了都是家人”为招募理念,向全球招募无界创客,培育乡村青创社群文明新形态。“IE公社”落地后,便不断打造契合年轻人口味的文明实践活动品牌,丰富多彩的“文明夜(yeah)集”在墟里轮番上演,为在地年轻人提供了更多互动交流、学习充电的平台。
在地创生
从文化“送下乡”到“种在乡”
从经典老歌到流行金曲,塘口镇“文明Yeah(夜)集·墟里有戏”用音乐串联起一个难忘的夜晚,首场演出圆满成功。
本次活动不仅有本土的艺术团队、音乐人、乐队,也得到粮语艺术公社、唐心酒店、乡遇民宿、碉民部落、懒猫民宿等当地酒店民宿企业的大力支持。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模式,打造了一场集文化体验、艺术展演、社群互动于一体的“文明Yeah(夜)集”,探索出一条“送文化”到“种文化”的乡村文明建设新路径。
“开平将持续推动夜间文化供给,坚持‘群众主导、政府搭台’,让文化真正扎根乡土。”开平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针对村民和青年晚间空闲特点,组织“文明Yeah(夜)集”,融合文化赋能、健康服务、科技下乡,让乡村夜晚“亮”起来、人气“聚”起来。同时,大力培育引导青年创客自主策划活动,从“旁观者”变“主办者”,让乡村文化“有趣有料”,打造一个融合艺术特色与侨乡夜经济共享的文明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