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本科红牌专业大盘点,这些专业将停止增设
更新时间:2025-07-11 02:06 浏览量:3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对外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对本地区布点量大、就业率过低的专业及相近专业,原则上不再支持增设,对办学质量不高的专业,要尽快调整”。
各省近年已陆续出台政策,对布点过剩、就业低迷或质量不高的专业严控新增,一批“红牌专业”被明确列入限制增设清单。
2021-2025近5年本科就业红牌专业
0 1
什么是红牌专业?
就业蓝皮书基于 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落实情况、薪资水平和就业满意度,结合国家战略和重点发展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专业布点的动态调整,综合定位出了“红黄绿牌”专业。
其中的红牌专业是指就业落实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且市场需求减少或增长缓慢的专业。
0 2
近五年红牌专业名单
2025年本科就业红牌专业包括:公共事业管理、音乐表演、绘画、法学、美术学。
从近五年本科红牌专业榜单来看,法学、绘画连续五年被列为红牌专业。音乐表演、应用心理学五年上榜4次,公共事业管理今年首次上榜,需加以重点关注。
法学
数据警示:
全国623所高校开设法学专业,2024届本科就业率仅48.7%,法考通过率15.3%。
现实困境:
一线城市律所实习僧多粥少,“付费实习”现象普遍;起薪集中在3k-5k,5年后能晋升主办律师的不足20%。
典型案例:
某政法大学调研显示,63%的法学毕业生第一份工作与专业无关,行政、销售成“过渡岗位”。
绘画 / 音乐表演
市场饱和:
全国艺考人数突破110万,科班出身的从业者中,仅8%能进入专业院团。
薪资落差:
基层培训机构教师月薪普遍低于6k,约40%的毕业生选择“斜杠就业”,靠接商演、插画兼职为生。
院校数据:
某综合大学美术学院2024届就业率不足一半,超60%毕业生转向新媒体设计、艺术疗愈等跨界领域。
公共事业管理
政策变化:
公务员考试专业限制放宽,2024年岗位中仅12%要求本专业,较2019年下降23个百分点。
专业调整:
近十年该专业撤销院校达150所,调整幅度仅次于信息管理专业。
就业去向:
超半数毕业生流向基层社区岗位,起薪普遍低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
多省教育厅公布“过剩专业”名单
掌上高考对部分省份近两年来发布的专业设置优化相关措施进行了整理,多地教育厅公布的不再增设专业名单,具体如下:
不过还需指出的是,各省份的限制名单范围远大于麦可思的年度红牌名单。这主要体现在:
·饱和的商科专业:
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会计/大数据与会计、国贸等,是各省限制名单中最常出现的“大户”。
·过度扩张的计算机/IT相关专业:
从本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等,到高职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网络技术等,普遍因布点过多被限制。
·医学类国控专业:
临床、口腔、中医、针灸推拿、护理等,因其特殊性和资源需求,是政策严格控制新增的重点领域。
·艺术表演类:
除红牌的音乐表演、绘画外,舞蹈表演、表演艺术、播音主持等也常在限制名单(山东、吉林)。
政策限制是供给侧(高校培养)的主动调控,红牌是需求侧(就业市场)的结果反馈,两者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