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音乐厅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音乐书单】第三期“音途漫记”

更新时间:2025-07-15 00:07  浏览量:2

你是否也曾在某个瞬间,被一段旋律拽进遥远的远方?或是因为一本书,恍惚听见雪山的风声与海潮的节拍?假期到了,音乐书单第三期“音途漫记”,我们以旅行为线索,串联起跨越山川湖海的音乐与书籍——从古典交响诗里的月光,到民谣吉他弦上抖落的公路尘埃;从百年音乐厅的黄金时代,到背包客手写谱里的即兴流浪。戴上耳机,翻开书页,假期将至,让旋律成为你的向导,带你去往未曾抵达的远方。

1

德彪西

《Clair de Lune》

当德彪西的《Clair de Lune》遇上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便是一场关于“漫游”的完美对话。德彪西的印象派钢琴曲,像一场没有目的地的夜间漫步,而德波顿在书中写道:“旅行的价值不在于移动,而在于发现眼睛看不见的事物。”两者都在提醒我们:最美的风景,往往存在于驻足凝视的瞬间。

推荐书目

阿兰·德波顿

《旅行的艺术》

作者:(英)阿兰·德波顿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

ISBN(纸):9787532785049

关键词:随笔

馆藏状态:掌阅图书 可知图书

新城校区图书馆总馆

4F-B阅览区 I561.65/99

金川校区逸夫馆

外国文学图书借阅室

I561.65/99

2

安达组合/龚琳娜

《幸福的牧马人》

安达组合与龚琳娜合作的《幸福的牧马人》是一曲草原灵魂的现代吟唱。马头琴的悠扬、呼麦的苍茫与龚琳娜充满生命力的嗓音交织,勾勒出牧马人驰骋天地的自由与幸福。海勒根那的《骑马周游世界》同样以马背为视角,却用荒诞而诗意的笔触,书写草原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变迁。书中的骏马、牧人、游牧传统,与歌曲的欢愉旋律形成微妙对照,你能感受到一种跨越艺术形式的共鸣:音乐是草原的浪漫化表达,而文学则揭开了浪漫背后的现实褶皱。

推荐书目

海勒根那

《骑马周游世界》

作者:海勒根那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2021年

ISBN(纸):9787521208115

馆藏状态:掌阅图书 可知图书

3

痛仰乐队

《公路之歌》

当痛仰乐队的《公路之歌》遇见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一场关于自由与追寻的摇滚精神与文学狂想就此展开。《公路之歌》用铿锵的吉他riff和“一直往南方开”的重复呐喊,唱出了那种不顾一切、执着向前的冲动,正是每个渴望逃离樊笼的年轻人内心的真实写照。而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用即兴式的文字记录了横跨美国的疯狂旅程,书中萨尔和狄恩不断上路、不断寻找的癫狂状态,与痛仰乐队“义无反顾”的态度非常地相似。

推荐书目

杰克·凯鲁亚克

《在路上》

作者:(美)杰克·凯鲁亚克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2022年

ISBN(纸):9787201163208

关键词:长篇小说

馆藏状态

新城校区图书馆总馆

4F-B阅览区I712.45/1634

金川校区逸夫馆

外国文学图书借阅室

I712.45/1634

4

胡德夫

《橄榄树》

《橄榄树》中“不要问我从哪里来”的永恒叩问,与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里“我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粒沙”的浪漫独白,共同构筑了华语世界最动人的流浪者叙事。胡德夫的钢琴声如沙漠中的驼铃,三毛的文字似绿洲里的清泉,二者都在诉说:真正的流浪,是为了寻找灵魂的归处。当胡德夫沧桑的嗓音唱响《橄榄树》的旋律,与三毛笔下撒哈拉的黄沙在文字间飞扬,一场关于流浪的对话就此展开。

推荐书目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2022年

ISBN(纸):9787544269223

关键词:散文集

馆藏状态:

新城校区图书馆总馆

4F-B阅览区I267/2435

金川校区逸夫馆

中国文学图书借阅室

I267/2435

5

Skeeter Davis

《The End of

the World》

这首1960年代的乡村金曲与这部20世纪最深刻的人类学游记,意外地构成了关于“世界终结”的双重奏。Davis歌声中那个因爱情终结而天崩地裂的微观世界,恰似斯特劳斯笔下正在消亡的原始文明。二者都在诉说:每个世界的终结都是静默的,就像“太阳依旧升起”的残酷与温柔。

推荐书目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忧郁的热带》

作者:(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ISBN(纸):9787300110073

雷光夏

《你静静听》

推荐书目

柏瑞尔·马卡姆

《夜航西飞》

作者:(英) 柏瑞尔·马卡姆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

ISBN(纸):9787020140251

关键词:回忆录

馆藏状态

新城校区图书馆总馆

新城馆4F-B阅览区

I561.55/56(2)

金川校区逸夫馆

外国文学图书借阅室

I561.55/56(2)

7

陈绮贞

《旅行的意义》

以 “旅程” 为载体,探索意义的本质。《旅行的意义》中 “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充满迷茫与憧憬;《悉达多》里悉达多不断告别过去的自己,在一次次自我否定与重生中前行。它们共同告诉我们,意义不在终点,而在经历本身。无论是陈绮贞用音符编织的听觉旅行,还是黑塞用文字构建的精神苦旅,都在启发我们:唯有带着真诚与勇气踏上征程,在与世界的碰撞、与自我的对话中,才能触摸到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意义微光。

推荐书目

赫尔曼·黑塞《悉达多》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4年

ISBN(纸):9787569539455

关键词:长篇小说

馆藏状态

可知图书

掌阅图书

京东读书专业版(电子书)

新城校区图书馆总馆

4F-B阅览区 I516.45/238

金川校区逸夫馆

外国文学图书借阅室

I516.45/238

8

张雨生

《单身旅记》

《单身旅记》是独行的瞬间情绪,《可能的世界》则是十年行走的沉淀回响。音乐中“背起行囊我要去远远方,远的可以把过去遗忘”,在书中化作塞尔维亚寻找德约科维奇餐厅、爱尔兰文学酒吧里与乔伊斯的对话。二者共同诠释了现代旅行,肉身移动只是表象,真正的旅程发生在认知的边境。

推荐书目

杨潇《可能的世界》

作者:杨潇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2024年

ISBN(纸):9787532189922

关键词:游记

馆藏状态:

新城校区图书馆总馆

4F-B阅览区 I267.4/291

9

陈粒/夏日入侵企画

《张三的歌》

这首歌以近乎直白的旋律,唱着 “我们要飞到那遥远地方看一看,这世界并非那么凄凉”,字里行间满是对 “远方” 的向往,不是对某个具体目的地的执念,而是对 “换一种活法” 的本能渴望。这与柯希莫爬上树的决绝惊人地相似:他拒绝的从来不是 “生活” 本身,而是父辈规定的、被礼教捆缚的生活模板。就像歌里 “没有忧伤,没有烦恼,自由自在多好” 的吟唱,柯希莫在树上搭建房屋、与鸟兽为邻、在枝桠间阅读书,正是以最 “不常规” 的方式,实践着对 “自由自在” 的原始向往。

推荐书目

《树上的男爵》

作者:(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19年

ISBN(纸):9787544778008

关键词:长篇小说

馆藏状态

新城校区图书馆总馆

4F-B阅览区I546.45/43

金川校区逸夫馆

文学图书借阅室I546.45/43

10

Bob Dylan

《Blowin' In the Wind》

若将《Blowin’In the Wind》比作背包客的晨歌,那《答案在风中飘》就是深夜篝火边的旅行手记。音乐是年轻的迪伦在公路上踩下油门的瞬间,书籍则是白发迪伦回望油箱见底时依然滚烫的里程表。二者共同诠释了旅行最深的悖论:追问即是抵达,迷路才是归途。当你在旅途中循环播放这首歌,再翻开书中“答案在风中”的章节,会发现自己早已成为迪伦笔下“用轮胎丈量天空的云游者”。

推荐书目

鲍勃·迪伦

《答案在风中飘》

作者:(美) 鲍勃·迪伦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

关 键 词 :音乐评论

馆藏状态

新城校区图书馆总馆

4F-B阅览区J605.1/41

金川校区逸夫

综合图书借阅室J605.1/41

假期已至,不必追问终点在何处。让未听完的歌继续播放,让未读完的书摊在膝头,你脚下的方寸之地,早已因这场 “音途漫记”,变成了通往无数远方的起点。旅行从不是地理坐标的切换,而是让心灵成为自由的容器,装下一首曲子的留白,一行文字的震颤,或是某个与自己不期而遇的瞬间。

场馆介绍
北京音乐厅隶属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其前身是始建于1927年的中央电影院,1960年经改建作为音乐厅启用。1983年,在我国老一辈著名指挥大师李德伦、严良堃亲自主持下,北京音乐厅在原址破土重建,成为我国第一座专为演奏音...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北新华街1号
1路、4路、52路、22路、10路或地铁西单站下车
北京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