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靓颖被刘宇宁“一巴掌”打醒?从实力派到网红风,她到底输在哪
更新时间:2025-07-15 08:01 浏览量:3
近期娱乐圈有个话题引发轩然大波——张靓颖因一场演唱会备受瞩目,不过并非因为歌声美妙,而是由于她“扭动过度”,被网友斥责为“油腻低俗”。
而这一切的根源,竟然是三年前那首红遍全网的《九万字》。更荒诞的是,这首歌的另一位演唱者刘宇宁,却在这场风波里意外成为“清流典范”。
这事儿是不是有些匪夷所思?一位唱功扎实的实力天后,怎会被一首歌带偏?而那个曾经靠直播起步的“网红演员”,反倒成了圈内公认的“清醒之人”?
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九万字》往昔的热度与如今张靓颖的惨状
2023年,《九万字》犹如病毒般迅速传播,堪称神曲。在短视频平台随意浏览,十条视频里有八条是这首歌的剪辑。大街小巷、KTV包厢,甚至广场舞大妈都会哼唱几句。
刘宇宁和张靓颖的合作,恰似火星撞地球。一个嗓音粗犷且沧桑,一个声音空灵又婉转,组合起来却异常和谐。当时,要是不会唱几句“你写九万字情书,我只回一句滚”,都不好意思称自己是音乐爱好者。
数据表明,《九万字》在某音乐平台的播放量直接突破10亿,评论区满是“神仙组合”“灵魂搭档”之类的赞誉。那时的张靓颖,依旧是粉丝心中的“铁肺天后”,刘宇宁也凭借这首歌成功摆脱“网红”标签,跻身主流视野。
然而谁能料到,一年后,这首歌竟成了张靓颖形象崩塌的导火索?
#刘宇宁:当红之际急流勇退,低调拍戏不蹭热度
刘宇宁这人挺有趣。《九万字》走红之后,他不像其他人那般疯狂参加综艺、开直播、搞翻唱,而是转身扎进剧组,拍戏拍得灰头土脸。
有一回片场花絮流出,他身着古装,脸上沾着泥,头发凌乱,活脱脱一个古代乞丐。粉丝见了,直呼:“这才是演员!”还有人打趣:“别人红了开跑车泡妞,你红了去工地搬砖。”
他曾在一次直播中轻描淡写地说:“有些歌,唱一次是情怀,唱多了就成了消费。”这话看似说别人,实则更像是在告诫自己。
果不其然,自《九万字》之后,他再也没在公开场合演唱这首歌。偶尔上节目也是唱经典老歌或者新作品,观众看得惬意,评论区也是好评如潮。
再看张靓颖呢?
#张靓颖:将《九万字》过度依赖,越唱越起劲,越跳越暴露!
若说刘宇宁是见好就收的“降温型选手”,那张靓颖就是“添柴加火型选手”了。
2024年,张靓颖开启全国巡演,《九万字》成了每场必唱的保留曲目。舞台灯光亮起,她穿着亮片短裙,扭动得极为欢快,动作幅度大得让观众都为她揪心。
更离谱的是,她不仅演唱,还在舞台上跳起了地板动作,着装也愈发大胆。有人吐槽:“这不是张靓颖吧?这是哪个夜店驻唱?”还有人直言:“画心女神怎么变成抖音网红了?”
数据显示,她的演唱会视频播放量虽突破2亿,但差评率高达三成。弹幕上满是“用力过猛”“审美下降”“油腻”等话语。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2025年初,她在社交平台发长文,直接与网友硬刚:“我红了20多年,想怎么唱就怎么唱,以后我会更过分,你们等着瞧!”
这话很霸气,却彻底激怒了网友。有人翻出她早年的采访,当时她说:“音乐是我的底线,我不会为了流量妥协。”如今看来,真是自相矛盾。
#实力派走向网红风?张靓颖错在何处?
张靓颖的唱功毋庸置疑,现场开麦相当稳定。2023年她在某音乐节演唱《如果这就是爱情》,高音飙得全场起鸡皮疙瘩,视频播放量突破5000万,评论全是夸赞。
但问题在于,她把《九万字》当作救命稻草,甚至不惜损害自身形象来博眼球。网友们分成两派争论不休:
一派称她是“真性情”,敢于做自己,40岁还能如此火辣。
另一派则痛批她是“消费情怀”,亲手毁掉实力派的形象。
丁太升在节目里点评她时,毫不留情地说:“现在的张靓颖,像极了夜店蹦迪,少了灵魂,多了讨好。”
这话虽犀利,却并非毫无道理。很多网友表示:“我们喜爱的是用嗓音讲述故事的张靓颖,不是靠扭动吸粉的张靓颖。”
#如何挽救张靓颖?
其实张靓颖并非不能转型,只是选错了方式。
刘宇宁能够成功转型,是因为他采用了“接地气 + 专业演技”的组合策略。他拍戏、上综艺、做直播,但从不依赖旧作。他懂得何时该进取、何时该收敛。
而张靓颖却像是走进了死胡同,以为自己越夸张就越能证明“我还可以”。可惜,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她越努力,越让人感觉“用力过度”。
有网友总结得好:“实力派无需靠扭动来证明自己。”
这话虽刺耳,却点明了问题所在。倘若张靓颖能稍微收敛,专注于音乐本身,或许也不会被骂得如此凄惨。
#结尾悬念:张靓颖是否会继续“扭动”下去?
如今的张靓颖,宛如站在十字路口的歌手。一边是流量红利,一边是口碑坍塌。
她可以选择舍弃《九万字》,重新回归抒情路线;也可以继续走“性感路线”,哪怕被骂得遍体鳞伤。
问题是,她真的愿意放弃这张“网红牌”吗?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张靓颖还能重回巅峰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