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聂耳音乐周 | 20日下午来福保村 看90朵“非遗之花”绽放蓝天
更新时间:2025-07-18 03:14 浏览量:2
7月20日下午,第八届聂耳音乐周昆明分会场将走进六甲福保村,以“非遗+音乐”的创新形式,为市民呈现一场沉浸式文化体验。90只承载云南非遗技艺的巨型风筝将腾空而起,与地面非遗市集形成“天幕与人间”的立体美学场景,诠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独特魅力。
在福保村滇池畔的开阔草地上,云南风筝推广人章腾云将携团队放飞90只传统风筝。作为云南省唯一国家级风筝裁判、昆明市风筝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章腾云耗时一个月精心筹备,每只风筝均采用“滇派硬翅风筝”古法制作,以红黄为主色调的风筝群将组成矩阵放飞蓝天。
“云南风筝讲究‘以形载道’,我们的硬翅风筝能抗七级大风,放飞时发出的‘嗡嗡’声恰似古琴低吟。”章腾云透露,此次放飞的风筝骨架均选用滇中竹材,绘制图案融合了聂耳与音乐的元素,让观众在300米高空也能感受非遗细节之美。
活动现场同步开启的非遗市集,将汇聚四位昆明市级非遗传承人的匠心之作:昆明市糖画非遗传承人程方远将以铜勺为笔、麦芽糖为墨,现场绘制糖画图案;昆明市非遗传承人高玉文将在牛皮上雕刻大美云南作品,展现云南风情;昆明市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邓璧玲将把聂耳元素与掐丝珐琅进行融合,将传统技艺与现代音乐元素完美融合。
“这次活动突破了传统音乐周的舞台边界,让非遗从博物馆走向生活场景。”主办方介绍,福保村分会场特别设计“观筝-听乐-游村”动线,游客在欣赏风筝放飞后,可沿滇池绿道漫步,在改造后的渔村文化馆聆听聂耳作品民乐改编版,品尝非遗美食,形成“视觉-听觉-味觉”的多维体验。
这个周末,让我们相约福保村,在滇池畔的清风中,触摸云南非遗的千年温度。
全媒体记者:佟薇
编辑:贺靖
审核:赵茜
二审:钟玲
终审:许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