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的胆子太肥了
更新时间:2025-07-18 05:43 浏览量:2
1
我很讨厌的一种论调,就是“这一代年轻人不够XX”。
说他们这个不敢,那个情绪不稳定,还有一个太丧,我觉得是根本不懂年轻人。
现在的年轻人只是嘴上down down down,但一个行动力on on on,看似唯唯诺诺,实则重拳出击。
最魔幻的案例是什么?
是总有人说年轻人放不下身段,但你去保安证考试现场看看,一听说保安证能免费看演唱会,各个跳绳、折返跑速度起飞,宛如运动健将。
什么脆皮大学生我也是不信的,这几年健身房总能看到肩膀比我头都大的年轻人边健身边学考研英语,就是享受这种被骂醒被鞭策的刺激感。
害得我健身都不敢摸鱼,生怕晓艳老师跨越次元给我来两句。
甚至可以说,那些看似emo整天抱怨的年轻人,正是充满了活力和希望才会这样。
越是在大喊大叫肆意撒野,越在激烈的生活着,在碰壁也在试错。
因为他们心里清楚,这个世界没有捷径,但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劲头,在他们血液里就没消停过。
他们心中始终涌动着亟待表达的渴望,只是深埋心底,等待一个契机。
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最终都在音乐里找到了出口。
当旋律响起,所有的渴望,都有了最真实的表达。
2
所以感谢音乐,真的谢谢音乐。
年轻人为什么爱音乐?
就是在你最迷茫最年轻的时刻,能通过旋律将心声唱出来,能通过节奏将成功的喜悦预演出来,尽管我不知道如何表达,但耳机里的歌声,已经替我解释了一切。
这种感觉我也有过,因为我也有首听了快一千次的人生战歌,叫《特斯河之赞》。
每当我挫折低落,沮丧没有力气,而密集的鼓点又响起的时刻,我就像是又凭空生出了一颗心脏,我的血液变成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去不返的将所有礁石碾碎,我宁可在胜利的路上燃尽,也不苟且 怯懦 。
这种反差又冲突的状态,谁懂?
百事懂。
因为投身音乐赛道多年,年轻人在爱音乐背后的细腻情绪,百事也懂。
百事陪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成长,知道年轻人勇敢,知道年轻人渴望,他们认清生活的同时,依旧热爱生活。
所以它并不是如同那些流于表面迎合的品牌一样,简单轻巧地说句祝福,而是就从音乐这个年轻人的心头好出发,就用百事校园最强音这个IP,每年都能让年轻人以音乐会友,玩在一起,用音乐对话。
小圈子,也能变成大圈子;
细微的情绪,也总能找到共鸣。
那些渴望着有抱负的年轻人,能借此聚集在一起,那就把渴望唱响,把场子唱燥。
3
今年是百事校园最强音的第十二年,一个生肖轮回。
依然有年轻人放声高歌,依然有年轻人在这里圆梦。
不同赛区的优秀选手聚集到灯光下的一刻,他们或许还年轻,或许歌曲中有一两处转音,但没人会苛求,这已经是他们圆梦的闪耀时刻。
更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最燥最好玩的不只是夺冠的选手,还多了个百事品牌首个人形机器人,百事蓝宝。
说真的,我第一次见到一个机器人能这么拟人,什么人?
社交超人。
它第一次登台时,还只是会打太极一宝。
现在再见时,它已经成长到不光能带着大金链子讲段子,跟冠亚季军选手碰拳,问它们夺冠是不是像喝冰百事一样爽,还能给TOP登陆少年组合伴舞,一身的活儿。
最6的是,它还直接对着李荣浩老师贴脸开大,委婉地表示李老师有点不务正业啊,怎么总往鱼塘里跑,这样下去我可就成百事大家族的音乐担当了。
那一刻李老师看着要篡位的百事蓝宝都绷不住了,我都怀疑下了台李老师会直接嘱咐工作人员扣它电。
更感动的是,今年渴望之夜,TOP登陆少年组合唱的主题曲《渴望就可能》中,有句词特别好。
“我们失去的只是一个个借口,我们将拥有的是一整个宇宙”
我也年轻过,我也是从百事群星时一路走来的。
年轻时,我会觉得渴望就可能是句空话,追求梦想是个虚词,但就是在很多年以后再回想,只要动起身来,有了渴望,你梦想的事物就会受到引力。
所有你遇到的挫折都会变成筛网,将错误选项筛走,筛到梦想到来的那一刻。
直抒胸臆有什么丢人的?
就是要唱出来,要大胆讲出来,这腔热血,才能将一切照亮,将一切烧的滚烫。
也就是在我们都逐渐成为中年人的今天,百事依然还在为年轻人提供圆梦的窗口和渠道,从赞助节目到合作艺人到打造原创歌曲,始终用音乐在跟年轻人说话,这个窗口,才越发珍贵。
因为百事知道,音乐有小众,但小众也会变的大众。
今日的少年,也有可能成为明日天王。
歌曲会变,潮流也会变,就连百事都在投身科技,不断推陈出新的路上,但永远有年轻人的事实不会变,年轻人对梦想的渴望以及对音乐的热爱不会变,那就给年轻人一个不care对方身份会标签的自由之地,让年轻人用音乐互相启发碰撞。
百事选择了音乐,更是选择了渴望本身。
从不是时代选择了百事,而是百事保持在前进的道路上。
只是那些前进路上的剪影,和年轻人的圆梦的经历,早就成为了时代的一部分。
4
海明威说的好,我们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
现在回头看,我们的人生已经很了不起了。
就像是足球青训,有些人可能最后未必会选择职业的道路,依然选择了继续学习或生活。
百事校园最强音的大多数选手,也并不一定会选择以音乐为生。
只是在前路再次迷茫的时刻,或许他们总会记得那个自己引吭高歌的夜晚,在那一天,他曾会为自己渴望的梦想所闪烁。
于是,抬头向前的脚步又坚定了些。
我们也一样。
所有从蓄势待发中涌出的冲动,和拼尽全力去完成的行动。
都是来自内心最真实的渴望,也是成长体验中“自我觉醒”的信号。
打开未知瓶盖的那一瞬间,任何渴望都值得被听见、被点燃、被实现为可能。
人生的精彩,尽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