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德医:用音乐调理类风湿关节炎?五音疗法帮你“以音养身”
更新时间:2025-07-18 18:34 浏览量:2
你可能听过“听歌能放松”,但你知道吗?中医里还有一种“五音疗法”,能通过特定的音乐帮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调理身体。今天就来聊聊这种“用音乐养关节”的方法,简单又实用。
“五音疗法”:音乐和身体是“好朋友”
中医说的“五音”,就是宫、商、角、徵、羽五种音阶,它们可不是随便的音乐,而是和我们的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行(木、火、土、金、水)对应着的。
打个比方:
角音(像古筝、竹笛的清越声)属“木”,对应肝,能帮肝“解压”,适合心情不好、爱生气的人;
徵音(像二胡、小提琴的明亮声)属“火”,对应心,能让心安定,适合心烦失眠的情况;
宫音(像钢琴、大提琴的浑厚声)属“土”,对应脾,能帮脾胃消化,适合肚子胀、没胃口的人;
商音(像唢呐、小号的高亢声)属“金”,对应肺,能帮肺“通气”,适合咳嗽、气短的人;
羽音(像古琴、长笛的低沉声)属“水”,对应肾,能帮肾“补能量”,适合腰腿疼、没劲儿的人。
简单说,就是选对了音乐,身体能跟着音乐的节奏“动起来”,慢慢调顺脏腑功能。
为啥五音能帮助调理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里叫“痹证”,核心问题是“底子弱+堵得慌”:
肝肾亏虚(肝管筋、肾管骨,它们弱了,关节就像没浇水的花,容易变形、僵硬);湿气、寒气堵在关节里(所以关节又痛又肿);时间长了还可能心情不好(肝郁)、脾胃弱(吃不下、没力气)。五音疗法就是通过对应的音乐,让身体和音波“共振”,达到“调心情、补脏腑、通关节”的效果,帮着缓解不适。
不同情况,选不同音乐!
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因人而异,得根据自己的情况挑选音乐,试试这几种常见情况:
1.关节变形、腰腿疼、没劲儿(肝肾亏虚型)
表现:关节变形、早上起来硬得厉害,还可能头晕、 耳鸣 、夜里老起夜。
选:角音(养肝)+ 羽音(补肾),它们是“好搭档”,一起帮关节补营养。
推荐曲目:
- 角音《竹雨松风》(古筝曲,清清爽爽,像春雨滋润关节);
- 羽音《寒潭映月》(古琴曲,低低缓缓,像清泉滋养骨头)。
怎么听:每天傍晚5-7点(肾最“活跃”的时候),坐或躺着,闭眼听20分钟,感觉音乐在“喂饱”关节。
2.关节冷痛、遇冷更厉害(寒湿痹阻型)
表现:关节又冷又痛、肿,天冷或碰冷水后更难受,舌头白白腻腻的。
选:宫音(帮脾胃排湿)+徵音(暖身散寒),脾能“化湿”,火能“温寒”,一起赶跑湿气寒气。
推荐曲目:
-宫音《大地回春》(钢琴合奏,厚厚实实,帮脾胃“甩”掉湿气);
-徵音《暖阳融雪》(二胡曲,亮亮暖暖的,像阳光融化冰块,打通关节)。
怎么听:每天中午11-13点(阳气最足的时候),听30分钟,配合热敷关节,让温暖和音乐一起“赶走”冷痛。
3.关节痛还心烦、爱生气(肝郁气滞型)
表现:关节胀痛(疼的地方不固定),心里烦、爱叹气,睡不好。
选:角音(疏肝解郁)为主,加一点点商音(帮气流通),让“堵着的气”顺起来。
推荐曲目:
-角音《清风拂柳》(竹笛曲,轻轻快快,像春风吹散乌云,心情跟着松快);
-商音《金风送爽》(唢呐曲,高高亮亮,帮气“跑”起来)。
怎么听:每天早上7-9点(肝在“努力工作”的时候),听15分钟,边听边慢慢动动手腕、手指,让坏情绪跟着音乐“飘走”。
4.关节酸、没劲儿、吃不下(气血不足型)
表现:关节酸酸的(不怎么疼但老不好),脸色白、没力气、吃饭没胃口,动一动就累。
选:宫音(帮脾胃造气血)+徵音(帮气血跑遍全身),脾胃是“气血工厂”,心是“气血快递员”,一起把营养送到位。
推荐曲目:
-宫音《五谷丰登》(大提琴曲,稳稳当当,帮脾胃把食物变成气血);
-徵音《丹心映月》(小提琴曲,温温柔柔,让气血“流”到关节里)。
怎么听:每天晚饭后1小时,听25分钟,音量别太大(能听清又不影响说话),慢慢散散步,感觉气血像小溪一样“流过”关节。
听音乐的小提醒
不能代替药:五音疗法是“辅助选手”,该吃的药、该做的治疗别停,急性发作(关节红肿热痛)时先找医生!按自己情况调:如果又怕冷又心烦,上午可以听角音(疏肝),下午听宫音(排湿),别一直听同一首歌,容易腻。环境要舒服:找个安静、暖和的房间,听的时候放下手机,专心感受音乐(比如听角音时想想竹林,听羽音时想想深海),让心和音乐“贴贴”。慢慢来,看反应:刚开始一次听10分钟,慢慢加到30分钟,4周一个周期。如果关节没那么硬了、心情好了,就继续;如果听着烦躁,换首更柔和的试试。类风湿关节炎的调理像“慢火煲汤”,急不得。让这些宫商角徵羽的旋律陪着你,慢慢帮肝肾补营养、赶寒湿、顺心情,关节舒服了,日子也会更轻松。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