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五人的傻气四专:在音乐里继续执着地成为“那些要命的傻瓜”!
更新时间:2025-07-18 15:05 浏览量:2
撰文 / 王击凡
《我们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这个冒着几分傻气的专辑名字,仿佛是对告五人最贴切的形容。明明就已经上过万人体育场开世界巡回演唱会了,偏偏他们又很想再一次回到Live House表演,跟观众再靠近的距离一点点,更近距离地感受到听众与音乐之间的共振。拜托,世界上哪会像告五人这样“要命的傻瓜”啊?!
然而,要一直不断做出诚恳的音乐,真的必须具有如此要命的傻气,才能一次又一次地真正感动我们这些听歌的人。《我们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这句话,大概也是告五人之所以能成为今时今日的告五人,最重要的原因吧!在他们的音乐里,告五人始终都一如既往地,继续执着地成为“那些要命的傻瓜”。请注意:“要命”在此处,其实是褒义词。
广东话的“要命”,是“攞命”。四专《我们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就很像是告五人拿命来换的又一张“过命”的专辑。要知道,上一张专辑金曲奖加身的光辉荣耀,已经足够他们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好一阵子了。但是,像告五人这样“要命的傻瓜”,永远都不愿意停在同一个地方。他们绝对是“不把自己搞死不罢休”的那一种“拼命三郎”!
《我们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其中一项最“要命”的挑战,就是告五人的三位团员,要亲自给专辑担任制作人一职。听起来,就很像是羽翼渐丰的小孩子终于长大了,到了要离开父母出外求学的时候,必须要自己为自己撑起一片新的天空。没有了过往的那些成熟制作人站在前方为他们遮风挡雨,这样的告五人,还能做出“要命”的佳作吗?
我们现在听到的这张专辑,是告五人交出来的高分答卷。尽管未必一定是大家心目中的满分,但至少,他们已经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去跟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打了一场无比Tough的硬仗。也有人说,专辑头三首略为重型的作品,甚至让我们听见了极少会出现在告五人身上的“战意”。毕竟,告五人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温润如玉的乐团……
要我说,《我们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也是告五人把“不要命”这个本领,发挥到了更极致的一张唱片。有时候,当我们大胆走出舒适区,坦诚面对自己的“不安全感”,往往能激发出最意想不到的潜能。习惯温柔的人,可以浴血奋战,闯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练习跟“不安全感”共处的告五人,也终于在艰难的成长中,得到更难能可贵的试炼。
在很多人都选择躺平的不安世代,“要命的傻瓜”告五人,仿佛在音乐里活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榜样,以他们鲜活的真实例子来告诉大家:唯一拯救你的“不安全感”的方法,就是继续不要命地傻下去!原来,有一些“傻”,是成长的必经。当别人都觉得你在犯傻的时候,或许正是你成长得最快的生命阶段。有时候,傻一点,才比较好啊!
没有一个乐团不想在艾比路录音室完成自己的唱片,告五人自然也不例外。不过,华人天生就想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到最尽的“卷”,正好跟很Chill的英式下午茶文化相映成趣。飞往陌生的异国他乡,面对文化差异,要练习跟更多不同背景的人一同沟通协作……在这样的过程当中,首度担纲专辑制作人这个角色的告五人,完成了不一样的历练。
去世上最传奇的Abbey Road Studios录音,也让告五人摸索到新的前进方向。而更值得嘉许的,是告五人愿意排除万难、挑战自我的决心。能够在华语乐坛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告五人当然在背后付出了非常多的时间与心血。在人人都如履薄冰的娱乐圈,走错一步很容易就会打回原形,但是告五人却没有因此而自乱阵脚,反倒却更大胆地勇于“试错”。
告五人在《我们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制作过程中的显著成长,也包括了学会“做减法”这件事。你或许会感到疑惑的是:到了世界级的录音室,一切的制作资源也都是成倍的增长,为什么反而他们会“做减法”?原来,当手上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多的时候,当你要为自己作出决定,选择到底要什么、不要什么的时候,才是最锻炼一个人的Timing。
最近,当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某些要做决定的瞬间,我又会想起告五人带来的“做减法”式的生命感悟。把一切不必要之物都简化到最小的标准,你才会看得见事物背后的真意。这也是经历过淬炼之后,《我们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给我们带来的更纯粹的听觉感受:那些更值得被大家听见的声音与情绪,在这张“做减法”的专辑里,更加凸显了。
少跟多,白与黑,往往都是相对的。“做减法”的意义,是看见问题的核心所在。承接上一张专辑的得奖之作《又到天黑》的夜色氛围感,新专中的《黑夜狂奔》,并不是《又到天黑》的续集,而是追梦人在成长过后的进化心得。“我昼夜狂奔在梦的城市”,“我整夜追逐梦中的声音”,正是告五人在面对一片漆黑之时的全情投入,义无反顾。
陪伴告五人一同成长的大前辈五月天石头、玛莎,也特意飞到艾比路录音室给后辈打气,并在《快乐的事记不起》这首快乐得让人忘形的歌里,与告五人一起快乐地沉浸在每个音符的弹奏之间。“努力拥抱过去每个记忆,期待你是当时的那个你”,或许我们都无法真正回到过去,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听着告五人的歌,尝试跟当时的自己,好好拥抱。
《夏天的海冬天的雪》,亦是告五人变得渐趋成熟的对比学说。现在的他们,好像已经不再在乎别人说告五人“变了”。变化是好事,何况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在心底深处,总有一些东西是永远不变的。与其执着于到底告五人的歌到底“变了”还是“没变”,倒不如继续守护创作者最珍贵的“初心”,在日新月异的千变万化之间,以不变应万变。
《鹰》在谈论的,是徘徊在“变”与“不变”之间的来回拉锯。把这一首珍藏多年的压箱之作翻出来,正好昭示了告五人的求新求变之心。我们每一天都会遇到新的不一样的挑战,正如由犬青独唱的《愈合》,也是她从未挑战过的高难度唱法。越是看似轻描淡写的演绎方式,越需要举重若轻地去唱,我们也正是这样在变化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新专辑的第一首歌《城市之丘》,当我们听到再熟悉不过的前奏风格,仿佛又带领我们回到了告五人最初起步时的《迷雾之子》。有人说,《城市之丘》寓意着告五人始终都没有忘记,他们最初出发的地方在哪里。而到了整首歌的结尾之处,当枪声意外地响起,我不禁开始联想:只有勇敢“杀掉”那些旧日的自己,我们方可得到重新开始的机会。
“活着的意义在于追寻,还是听从命运?”追看剧集《影后》时感动得一塌糊涂的影视歌曲《从未见过的海》,被放在了《我们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这张专辑里承上启下的位置,恰好又有了新的功用:它为告五人这一趟全新的音乐征程,扬帆起航。而“不分昼夜我全部都爱”这一句想表明的是,不管告五人变成什么模样,我们都愿意死心塌地的爱。
听着为《我们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整张专辑收尾的Bonus Track《黑画面之旅》,我好像能够在这首一气呵成的One Take录制完成的歌曲结尾处,在三位团员天真傻气的嬉笑打闹声之间,听见告五人这个乐团的真正本质。“可能我们都需要一盏灯火”,而告五人的歌,就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漫漫长路里,点亮你我心间的那一盏不灭的灯火。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