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能人|参加聂耳音乐周大师班 为创作蓄力 为春城而歌
更新时间:2025-07-21 00:15 浏览量:2
7月18日、19日,来自昆明各地的乡土文化能人和文艺工作者齐聚五华区百里春秋春城会客厅,参加第八届聂耳音乐周大师班讲座,聆听于海的专题讲座《最爱我们的国歌》,沈亮、方兵、王诗莹带来的访谈《艺术创作的时代性》。
《最爱我们的国歌》讲座现场
现场,大家被几位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述所吸引,观众席中不时传来掌声。专家们还与听众亲切互动,就专业问题进行探讨。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对文艺创作和乡土文化弘扬具有启发作用。
《艺术创作的时代性》访谈现场
深入群众,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
聂耳作为土生土长的昆明人,他和国歌的故事深入人心。在聂耳精神的影响下,昆明人对音乐和旋律情有独钟,涌现出很多民间乐团。这些乐团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文艺爱好者,为自己而歌、为时代而歌,将正能量、接地气的作品带到群众当中,为建设“幸福春城”贡献文艺力量。
昆明海鸥管乐团成立于2019年,广泛吸纳有音乐基础的退休人员参加,规模40人左右。管乐团能够熟练演奏《欢迎进行曲》《钢铁洪流》《波基上校进行曲》《欢庆舞曲》等30余首中外名曲。今年以来,乐团先后参加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群众文化系列活动、第44届盘龙江文化艺术节拓东街道分会场活动、盘龙区2025年“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等,现场演奏水平受到高度认可。
于海老师与海鸥管乐团部分成员合影
管乐团发起人之一的孟学范说,今年是人民音乐家聂耳逝世90周年,举办第八届聂耳音乐周特别有意义。“听了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让我们对聂耳、对国歌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他表示,海鸥管乐团将以聂耳精神为指引,将更多的好作品带到市民中间。
昆明音立方女声合唱团演出照片(受访者供图)
昆明音立方女声合唱团成立于2023年,是一支纯女声合唱团。合唱团排练曲目以时代红歌、中国民歌改编作品、现当代原创合唱为核心,致力于用温暖而有力的女声讲述属于时代的故事。
就“文艺工作如何弘扬乡土文化”,合唱团团长陈永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看法。他说,文艺工作者可以把乡土文化里的集体记忆编成合唱——比如歌颂家乡山水的民谣、讲述村落故事的叙事歌。演唱时,带着对家乡的真切情感,用和声的层次感传递“这是我们共同的根”。
俯下身子,做乡土文化的传播者
在听众中,有很多来自于基层的文艺工作者。他们带着学习的态度,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为自己的工作打开新思路。
杨志刚演出现场(受访者供图)
杨志刚是云南省民族器乐研究会副会长,也是官渡区丝诺文化的创始人,长期从事民族器乐的推广和普及工作。他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推动文旅融合方面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他说,文艺工作者可以积极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工程,协助策划乡村节庆活动、建设文化馆所、开展文艺培训等,推动乡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
肖岩街是云南老年大学的一名陶笛、葫芦丝专业教师。除了线下教学,他还积极拥抱互联网,致力于通过直播等方式,普及埙这种中国传统乐器。
他说,传统乐器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他鼓励学员“选一样适合自己的乐器,随身相伴”,认为“吹奏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肖岩街与演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第八届聂耳音乐周大师班采用“线下讲授+线上直播”的方式,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和乡土文化能人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两场讲座过后,听众们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文艺创作和乡土文化弘扬工作。
全媒体记者:祝小涵
编辑:汤维
审核:钟玲
终审:许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