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王羲之谈音乐疗愈,偷感十足
更新时间:2025-07-20 02:06 浏览量:3
王羲之谈音乐疗愈,偷感十足。
谢安和王羲之聊天,说:“人到中年,常为哀伤情绪而伤怀,每当与亲友离别,总会有几天难过。”
王羲之说:“人老了,自然会有不少的生离死别,所以我们老年人需要去老年大学学学音乐,用音乐来陶冶性情,抒发忧思。我就是怕子侄们知道我有这个法子,所以我不告诉他们,免得他们打扰了我欣喜快乐的情趣。”
当时社会推崇"老而哀"的审美,子侄辈可能也期待长者保持庄重威严的形象,音乐享乐又往往被视作不够端肃的行为。王羲之既想"得体"(满足大家对他的社会角色期待),又想"得真"(个人情感需求的满足),只好偷偷去老年大学了。
【原文】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译文】
谢安告诉王羲之说:“人到中年,常为哀伤情绪而伤怀,每当与亲友离别,总会有几天难过。”王羲之说:“人到晚年,自然会有这种情景,正需要依赖音乐来陶冶性情,抒发忧思。只是常怕子侄们知道了,会减少欣喜快乐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