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盛夏・乐动冰城!中华巴洛克首届音乐季暨第十三届街头音乐节启幕
更新时间:2025-07-21 22:25 浏览量:2
盛夏已至,乐章未央。20日晚,哈尔滨市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广场化身音乐海洋——中华巴洛克首届音乐季暨第十三届哈尔滨街头音乐节在此激情启幕。本届音乐季以“燃烧青春梦想,乐享巴洛克时光”为主题,创新采用“街头+历史街区”模式,持续3个月总计推出200余场特色演出。民谣、摇滚、铜管、爵士、民乐等专场轮番登场,释放青春韵律;将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百年建筑与现代音乐碰撞融合,赋能第37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打造冰城文化新IP,彰显了哈尔滨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与历史底蕴。
当巴洛克的雕花窗棂流淌出小提琴的悠扬,当百年老街的青石板应和着手风琴的节奏,那会是怎样的情形?作为第37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延伸活动,其首次落地亮相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由哈尔滨市吉他协会主办,博纳文化艺术发展交流中心、道外区招商服务中心、哈尔滨谊居房地产有限公司承办,哈尔滨青年宫协办。从马头琴与西洋乐器的跨界演绎,到快闪活动的即兴互动,演出高潮迭起。爵士歌曲《Flymetothemoon》《弯弯的月亮》、特别节目快闪《我和我的祖国》《LOUDER》《巴洛克之光》;乐队趴《荒漠上行走》《生活因你而火热》和《柠檬树》;马头琴演奏呼麦《满都拉汗赞》、马头琴合奏《龙马弦韵》以及带有异国风情的融合舞蹈《梦幻风波》,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街头,是城市跳动的脉搏,是文化交融的舞台;音乐,是心灵的共鸣,是情感的表达。“中华巴洛克从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用青砖灰瓦将西洋乐谱翻译成东方诗行。”据总策划杜宗埔先生介绍,本次街头音乐节汇聚了来自各地的优秀音乐人和乐队,涵盖摇滚、民谣、爵士、流行等多种音乐风格。无论是激情澎湃的摇滚节奏,还是舒缓悠扬的民谣旋律,亦或是充满韵味的爵士风情,都将在街头的各个角落精彩上演。
本届活动主要亮点:一是新增中西常态舞台,以百年巴洛克建筑为天然背景,解锁多元音乐体验。上演200余场特色演出,涵盖爵士、民谣、摇滚、铜管、民乐等多元风格,其中民谣、摇滚、铜管、民乐将以专场形式连续推出,古老墙体的斑驳肌理与跃动的音乐韵律同频共振,营造沉浸式视听体验。
二是新增的“音乐阳台”成为独特风景线——街区内多栋建筑的阳台化作空中舞台,音乐人凭栏演唱,旋律从高空流淌而下;配合新增的两个流动点位及高频快闪表演,与地面观众呼应交织成“楼上楼下、街头巷尾共沐乐声”的互动场景,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
三是创新引入直播、赛事业态,并增设研学游学板块,让街区变身“活态课堂”:线上直播打破时空限制,赛事为爱好者提供展示平台,非遗乐器体验、建筑与音乐探秘等活动丰富多元。杜宗埔还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爵士乐是流行音乐的天花板,由他亲手打造的HRB爵士乐队,是哈尔滨作为“亚洲音乐之城”多年来梦寐以求、本土打造的首支爵士乐队,填补了哈尔滨市的空白,其演奏的《InTheMood》曾连续13年蝉联美国公告牌冠军,这也称得上又一个新亮点。
“一支舞团要想起飞,而且飞得高远,一定要到有风的地方。”海南飞翔歌舞团是国内著名艺术团体,今晚的精彩舞蹈《镜面》让大家大饱眼福。王团长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哈尔滨是“东方的小巴黎”,每年夏季这座城市街头巷尾处处都流淌着音乐,团队成员都深受感染。这是他第三次率团跨越山海来到哈尔滨演出,只为热爱,只因哈尔滨市民太懂音乐,对音乐的痴狂,这是哈尔滨街头音乐节最吸引人的“磁场”。
据悉,哈尔滨街头音乐节始于2008年,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发起并持续培育,前身为“中央大街音乐之街”,2011年升级定名后,历经十七载打磨,累计超万场演出,受众人数超亿人次,已成长为兼具城市记忆与时代活力的成熟文化IP,夯实了哈尔滨“音乐之城”“冰城夏都”的品牌根基。(记者 张晓磊 实习生 付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