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聂耳音乐周 | 4场昆明历史地标时空交响快闪活动浪漫上演
更新时间:2025-07-24 17:39 浏览量:1
7月21—22日,第八届聂耳音乐周之昆明历史地标时空交响快闪活动举行,4场快闪活动分别在聂耳故居、大观楼、胜利堂酒杯楼、云南陆军讲武堂等四大历史地标建筑前轮番上演,动人的音乐从小提琴、小号、单簧管、钢琴等乐器中流淌而出,打破了“艺术专属殿堂”的边界,用最具烟火气的方式,诠释聂耳音乐周“艺术属于人民”的精神内核。
聂耳故居
小提琴独奏《梁祝》响起
宝妈盛赞是难得的艺术启蒙
7月21日上午10点,在昆明聂耳故居门前,一张简单的木桌上静静摆放着一把小提琴。阳光洒落,琴身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在等待一位有缘人。不多时,一名年轻游客停下脚步,目光落在桌上,思索片刻后,她轻轻拿起琴架在肩头,琴弓一拉,悠扬的《梁祝》旋律瞬间流淌而出。
琴声如诉,凄美婉转,仿佛蝴蝶翩跹,又似清风拂面。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有人掏出手机记录,有人闭眼聆听,还有人轻轻跟着旋律哼唱。短短几分钟,聂耳故居前便围满了人,大家默契地保持安静,生怕惊扰了这份突如其来的美好。曲终时,掌声如潮,久久不息。
演奏《梁祝》的是聂耳交响乐团小提琴手李静。李静表示,这次快闪演奏让她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于音乐厅的独特魅力。“《梁祝》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旋律,当它突然在街头响起,大家的表情从惊讶到沉浸,再到感动,这个过程特别打动人。”
聂耳故居,小提琴独奏《梁祝》 供图
作为聂耳交响乐团的成员,李静对聂耳音乐周“艺术属于人民”的理念深有感触。“聂耳先生的音乐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今天以这样的方式演奏经典音乐,就是希望让音乐回归街头,让更多人能零距离感受它的美。”
“我们希望通过更加丰富的宣传形式,让更多人了解聂耳的音乐,了解聂耳的精神,更好地将聂耳的音乐传承下去。”李静说。
现场,不少观众被琴声触动。“我本来是来旅游的,没想到在聂耳故居前‘撞’上了这样好听的音乐!”四川游客王女士兴奋地说,“这种形式太棒了,没有门票,没有距离,音乐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融进了生活。”
家住附近的张先生是聂耳故居的常客,他感慨道:“我小时候就听《梁祝》,但今天在聂耳先生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听到,感觉特别不一样。音乐就应该这样,走到老百姓中间去。”
一名带着孩子的妈妈笑着说:“孩子本来在闹,琴声一响,他立刻安静了,眼睛一直盯着小提琴手。这样的艺术启蒙,比在教室里上课生动多了!”
胜利堂酒杯楼
钢琴摆放街头
市民与游客轮番弹奏
7月22日上午10点,昆明老街早已热闹起来。酒杯楼与抗战胜利纪念堂前游人如织,大家纷纷举着相机、手机与这座城市的地标合影。忽然,一阵优雅的琴声从人群中漫溢开来,一台白色钢琴前,有人正专注地弹奏,美妙的旋律引得过往市民与游客纷纷驻足聆听。
这里是第八届聂耳音乐周昆明分会场之一。自这架白色钢琴在此亮相,便成了昆明老街上最动人的焦点,无论是3岁孩童还是七旬老人,不管是专业的音乐艺术表演者还是素人爱好者,每个人都化身城市的演奏家,以各自的方式奏响心底的旋律。
71岁的昆明市民王华芳和开心艺术团的伙伴们,在酒杯楼前拍照时便被这架钢琴吸引。他们中,有的上前试弹,有的围在琴旁静静聆听。“我们团里没人精通琴艺,但上前试一试、弹一弹也是艺术,即兴表演,也是一份难得的艺术体验。”王华芳说,自己和伙伴们所在的艺术团常年在关上森林公园进行舞蹈表演,也经常有观众为他们鼓掌。她说,无论是舞蹈表演还是音乐创作都是相通的,都在以不同形式感染、温暖身边的人。她说,昆明本就是一座有文化艺术气息的城市,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希望昆明多些有分量的艺术活动,让热爱艺术的人们自在创作、畅快交流。”
从广东佛山来昆明旅游的何先生一家,正循着老街的青石板路享受毕业之旅——大女儿刚结束初三生涯,小儿子也告别了小学时光。遇到摆在街头的钢琴,考过钢琴等级证书的大女儿率先落指,弹起了自己最喜欢的曲目《time machine》,随后,小儿子与何先生先后上前弹奏自己喜欢的曲目。何先生是“乐器通”,希望孩子能在音乐氛围中成长的他说:“每到一座新城市,我都爱去有音乐的地方。”在他心里,有艺术气息的城市,总让人多几分眷恋。
胜利堂酒杯楼,市民、游客弹奏摆放在街头的钢琴
广州游客张女士逛到酒杯楼时,也被钢琴绊住了脚步。起初,她以为钢琴是供拍照用的模型,当她的指尖轻轻一碰才发现是真琴。一时兴起,她索性坐下弹奏,随性选了首《约定》,旋律跟着心情自由起伏,想到哪儿弹到哪儿,格外松弛。一曲终了,身旁游客的掌声如约而至,让她心里暖融融的。“我从星海音乐学院毕业,现在做的也是与音乐相关的工作。” 张女士笑言,在街头偶遇钢琴,实在是份意料之外的惊喜。她说,昆明是聂耳的故乡,有着丰厚的音乐底蕴,希望昆明能多一些这样的装置,“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让城市的艺术气息越来越浓。”
昆明的准大一新生李同学,正和爸妈一起在昆明老街闲逛,准备找地方吃午饭。作为土生土长的昆明人,她从小就浸润在聂耳文化的影响中,对音乐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当看到聂耳音乐周的活动在这里开展,尤其是那架白色钢琴吸引着不同的人上前弹奏时,她觉得这样的形式格外有趣又浪漫,“希望昆明能有更多这样的场地,多办类似的活动,让更多音乐爱好者有地方相聚。”
大观楼
单簧管吹响《波尔卡》
欢快特质与昆明很配
7月22日上午10点30分,第八届聂耳音乐周别具一格的“历史地标时空交响”快闪活动,在大观楼畔迎来一个灵动的音符。熙攘人群中,一块邀请“城市演奏家”的宣言牌静静伫立:“亲爱的城市演奏家,请拿起你的乐器,开始你的表演,此刻静候您的,不仅是这件乐器,更是整座春城的耳朵,我们想邀请您奏响心底的旋律——可以是童年巷口的歌谣,可以是当下的流行,或只是此刻,阳光落在肩头的欢喜。有人曾说:‘音乐是世界的语言’,今天让我们用这种语言,书写关于昆明的诗篇……”
背着双肩包的年轻小伙徐诗尧驻足片刻,若有所思地从背包中取出单簧管,调试呼吸,管口轻抵唇边——刹那间,一曲活泼跳跃的《波尔卡》如清泉般流淌而出,诙谐流畅的旋律瞬间牵引了所有人的脚步,人群如磁石般聚拢,将正在演奏的徐诗尧围了起来。
大观楼,单簧管吹响《波尔卡》
现场,市民游客的反应热烈而真挚。带孩子驻足聆听的张女士格外动情:“音乐一起,看到孩子跟着节奏轻轻点头,我突然觉得,昆明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像是琴键,此刻被这位年轻人的勇气和才华温柔地按响了。”
退休教师李先生感慨:“在聂耳故乡,在承载历史的大观楼前,听到这样生机勃勃的声音,真是奇妙的时空交响!谁说音乐精神只在殿堂?它分明就生长在街头巷尾,流淌在普通人的热爱里。”
“是宣言牌上那句‘音乐是世界的语言’击中了我。”徐诗尧说,自己是音乐爱好者,从小就喜欢单簧管,看到聂耳音乐周宣言牌上的邀请深受触动,便即兴演奏起来。他选择《波尔卡》这首曲子,正是看中其自由欢快的特质。“它像昆明的阳光和蓝天白云一样,没有门槛,人人都能感受那份单纯的快乐。聂耳音乐周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把这份快乐作为礼物,回馈给滋养我们的城市。”
“聂耳是民族文化的代表,聂耳音乐周的活动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聂耳的音乐,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相比往年,今年聂耳音乐周的活动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更加丰富。”徐诗尧表示,这种快闪活动非常接地气,让市民在公园内感受音乐的魅力,用最具烟火气的方式诠释聂耳音乐周“艺术属于人民”的精神内核,非常有意义。
云南陆军讲武堂
小号吹响激昂曲调
游客感到音乐与历史融合
7月22日下午2点,伴随着盛夏热烈的阳光,一场不期而遇的交响乐悄然上演。13岁的张峻熙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内,用清脆激昂的小号吹奏起了《游击队战歌》,少年的朝气与这座百年军校的峥嵘岁月遥相呼应。紧接着,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小号演奏员安轩廷接力,《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悠扬曲调在红墙间层层荡开,周围响起游客市民此起彼伏的掌声。
云南陆军讲武堂,小号演奏《游击队战歌》
这是第八届聂耳音乐周“时空交响”快闪活动最动人的一幕。原本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漫步参观的游客市民纷纷驻足,有人放下手中的相机认真倾听,有人不自觉地跟着旋律轻轻哼唱,还有孩童被嘹亮的小号声吸引,拉着家长的手凑到前排观看。
四川游客李女士用手机记录了全程。她表示:“本来今天是带小孩来参观讲武堂的,没想到撞上这样的惊喜。小号声在这里响起很应景,特别有感染力,感觉历史和音乐真的融合在一起,有种莫名的感动。”
演奏者安轩廷来自吉林长春,从8岁学习小号,至今已17年,现为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成员。“《义勇军进行曲》由聂耳谱曲,而国歌的第一句正是由小号吹响,这种特殊的情感让我坚持学习至今,也让小号成为了我的职业。”他表示,此次选择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演奏《我的祖国》与《我和我的祖国》,是因为考虑到这里是孕育志士、保家卫国之地,这两首歌的精神内涵与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历史气质相呼应,希望能通过旋律传递那份家国情怀。
从长春到昆明,安轩廷笑称,是这座城市的魅力让他做出选择。“昆明气候宜人,云南人也很热情,美食也可口,加上昆明聂耳交响乐团这个好机会,我就独自过来了,现在我早已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安轩廷表示,他是首次参与聂耳音乐周的表演,这个活动很有意义。
与安轩廷并肩演奏的13岁少年张峻熙,则从昆明高新一小海源校区毕业,演奏曲目时,稚嫩的脸庞上带着些许紧张,但眼神却无比坚定。他表示:“这次活动选择吹奏《游击队战歌》,是因为这首曲目是著名的抗战歌曲,旋律轻快又激昂,充满战斗精神,歌词里歌颂的游击队员英勇抗敌的故事曾鼓舞无数人,我也想把这份力量吹给大家听。”
对于第一次参加聂耳音乐周的快闪活动,张峻熙坦言既新奇又好玩,虽然有点紧张,但特别开心。“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让我更坚定了学习乐器的信心,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吹更多有意义的曲子给大家听。”张峻熙说。
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举办昆明历史地标时空交响快闪活动,初衷就是为了打破高雅艺术的传统边界,将聂耳精神与交响魅力注入城市脉搏、自然山水与千年文脉之中,以交响乐为纽带,强化第八届聂耳音乐周“全民性、艺术性、本土性”的品牌内核,实现文化惠民、城市宣传与活动预热的三重价值,奏响“艺术属于人民、文化滋养城市”的春城强音。
终审: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