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苏泷工作室深夜发声:词曲版权与音乐初心的坚守
更新时间:2025-07-26 23:04 浏览量:1
在华语乐坛的版图中,汪苏泷与张碧晨,都是极具影响力的名字,他们的音乐才华与独特嗓音,各自收获了无数粉丝的喜爱。然而,近期一场关于歌曲《年轮》原唱归属的争议,却让两人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事情的起因颇具戏剧性。拥有超2000万粉丝的网红“旺仔小乔”,其数年前在回复网友评论时的一句“《年轮》由汪苏泷创作,但原唱是张碧晨,我发一百遍《年轮》也只会写张碧晨原唱”,在2025年7月被翻出,迅速登上热搜,点燃了双方粉丝对于《年轮》原唱者的激烈讨论。这句看似不经意的话语,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将一首发行已十年之久的老歌《年轮》重新拉回大众视野,也让汪苏泷与张碧晨陷入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
7月25日凌晨,这场风波迎来了关键节点。0点刚过5分,汪苏泷工作室率先发文,宣布收回歌曲《年轮》所有商业演唱授权。在声明中,他们提到,本无意参与此次因某博主不当话术引发的争议,并且第一时间积极沟通还原事情全貌,希望能减少负面舆论,可还是不断掉进风波中心 。同时,关于此次《年轮》争议而产生的另一首歌曲《梦幻诛仙》的风波,汪苏泷方在查询合约后,确认这首歌曲“也是双原唱”。仅仅15分钟后,张碧晨工作室也发布声明,坚称张碧晨是《年轮》“无可争议的唯一原唱”,并晒出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登记信息、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中心备案信息、音乐平台歌曲信息等五类证明资料,梳理详细时间线,强调张碧晨演唱的《年轮》是最早正式发布的录音版本,也是电视剧《花千骨》中唯一使用的演唱版本,当年受邀演唱时,合同中未有约定多版演唱者的表述。
音乐平台的标识更改,更是让这场争议进一步升级。QQ音乐在7月23日移除了张碧晨版《年轮》的“原唱”标识,仅标注为“演唱者”,而汪苏泷版本却仍保留“原唱”标签。这一操作瞬间点燃舆论风暴,尽管平台在数小时后恢复标识,但裂痕已然产生。双方各执一词,粉丝们也在网络上展开激烈争论,“《年轮》原唱之争”迅速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随着事件不断发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张碧晨演唱过的三首备受欢迎的歌曲——《年轮》《下一秒》《梦幻诛仙》,词曲均出自汪苏泷之手。这三首歌曲,每一首都承载着独特的记忆与音乐魅力。《年轮》作为2015年电视剧《花千骨》插曲,凭借其独特的旋律与真挚的歌词,完美契合剧情,成为仙侠剧OST经典之作。“圆圈勾勒成指纹 印在我的嘴唇”,汪苏泷细腻的笔触将时光流转的怅惘藏进歌词,张碧晨用通透的声线层层递进,唱出少女心事的柔软与宿命感的辽阔,让这首歌传遍大街小巷,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下一秒》是2016年电视剧《微微一笑很倾城》插曲,曲风轻快,歌词甜蜜,“好想能看到你嘴角微笑,最好在下一秒 ”,汪苏泷用生活化的歌词捕捉校园里的心动瞬间,张碧晨清甜的嗓音褪去华丽技巧,用最纯粹的表达还原那份青春恋爱的美好,让听众仿佛置身甜蜜恋爱中,回忆起校园青涩时光。《梦幻诛仙》作为2016年同名手游主题曲,有着独特的中国风,“御剑江湖一生情一生殇 ”,汪苏泷创作的旋律完美契合游戏主题,张碧晨则将歌曲中江湖豪情与儿女情长完美诠释,唱出了江湖的韵味。
7月25日晚,汪苏泷“十万伏特2.0巡回演唱会”在深圳站开唱,演唱会上,汪苏泷疑用谐音梗回应近期争议,他说:“我觉得深圳有影子,因为俗话说得好身正(深圳)不怕影子斜。” 当晚,汪苏泷工作室再次发文:“今夜的罗曼城,雨来了雨停了,带来了彩虹,带来了凉爽晚风。在每首歌的大合唱里,大家也被爱和快乐包裹。我们的词曲从未旁落,我们的初心也从未改变,希望纷扰止于今夜。” 从这番言论中,不难感受到汪苏泷方对于词曲版权的坚定守护以及对音乐初心的执着坚守。他们强调,无论外界如何争议,自己对于音乐创作的坚持与尊重不会改变,希望这场围绕原唱的纷扰能够就此停止,让大家将关注的焦点重新放回音乐本身。
这场“原唱之争”背后,更深层次反映的是音乐行业对于版权、原唱定义等问题的探讨。从法律角度看,目前我国并无单行法专门定义“原唱”,但《著作权法》第40条规定,首次录制并公开发行录音制品的演唱者,享有“录音制作者权”中的表演者权;《民法典》第1023条规定,禁止在翻唱时以误导方式隐匿“首次公开发表的表演者身份”,学界与司法实践通常把该“首次公开发表的表演者”视为“原唱”。从行业惯例角度,遵循“时间优先”原则,也就是以录音制品的首次公开发行时间为准。如果同一作品存在多个官方授权版本(如男女声双版本)时,只要均系“首次公开发行”,可认定为“多原唱”。张碧晨方提供的证据虽可证明其“女声版首发”的事实,但并不能排除“多原唱”可能,汪苏泷作为词曲作者及版权人,其发行的男声版同样属于官方授权的首发录音制品,亦符合对原唱的定义。
对于广大听众而言,这场争议或许让人感到遗憾。原本带给大家无数美好音乐回忆的两位优秀音乐人,却因这样的纷争而站在对立面。但换个角度看,这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音乐背后的版权问题、原唱的定义以及音乐创作的初心。希望未来,无论是音乐人还是听众,都能更加尊重音乐版权,珍视每一首优秀音乐作品的诞生,让音乐真正成为连接彼此心灵的桥梁,而非引发争议的源头 。也期待汪苏泷与张碧晨在未来,能够放下此次争议,继续用他们的音乐才华,为大家带来更多动人心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