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音乐厅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50岁龚琳娜离婚,两次精神断奶,终于活成自己!

更新时间:2025-07-27 07:40  浏览量:1

2024年深秋,龚琳娜一条“与老锣离婚”的声明,把当年唱《忐忑》火遍全国的“神曲教母”,再次推上了舆论风口。大家都猜,这对曾经的“精神伴侣”怎么说散就散?直到最近她在《极限女性》采访里掏出“两次精神断奶”的比喻,才把藏在婚姻里的窒息感摊开——原来她的离婚,不是爱情的落幕,而是一场迟到20年的“自我救赎”。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明明活成了别人眼里的“完美”,却总觉得心里像塞了团湿棉花,连呼吸都闷得慌?

龚琳娜的前半辈子,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模板:5岁登台唱歌,12岁就去法国演出,16岁考进中央音乐学院附中,25岁拿青歌赛奖……每一步都踩在母亲画好的线上。母亲把她的生活照顾得密不透风,大到选专业、找工作,小到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全替她安排得妥妥帖帖。她像个被线牵着的娃娃,明明有时候想反抗,却不知道该往哪儿用力——“我甚至觉得,要是没有妈妈,我连饭都不会吃。”

直到老锣出现,才给她的生活砸了个窟窿。这个德国作曲家不玩虚的,直接指出她“唱歌像机器,没有生命力”,拉着她去听山里的原生态民歌,带她去感受泥土里的烟火气。龚琳娜像抓住了根救命稻草,立刻辞掉体制内的工作,跟着老锣去了德国。她当时豪情万丈:“就算穷得摆摊卖菜,也绝不背叛音乐初心!”可她没想到,这次“逃离母亲”,其实是换了个“依赖对象”。

婚后的龚琳娜,把生活的重心全放在了音乐上,可日常琐事全靠老锣打理:修水管、买 groceries、甚至帮她选衣服。她又变成了“被照顾的人”,连出门买个菜都要问老锣“该选哪种土豆”。这份依赖像藤蔓一样,慢慢缠得两人都喘不过气。直到口罩期间,两人被迫分居两地,龚琳娜才突然发现:“原来我自己也能换灯泡,也能煮一碗热饭,也能决定今天要穿什么。”而老锣也在这段时间里想通了:“我不是她的爸爸,也不是她的保姆,我是她的丈夫,可她得先做自己。”

于是老锣写了封分手信,里面只有:“我爱你,但我不是你的。”龚琳娜没哭,反而笑了——她终于明白,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把“依赖”当成了“爱情”,把“别人的选择”当成了“自己的人生”。离婚后,她回到云南隐居,开始学开车、学烧壁炉、学种菜、学舞蹈,把以前没做过的“人生空白”全填上。她甚至穿起了粉色衣服,以前因为容貌焦虑不敢碰的颜色,现在她笑着说:“我喜欢,就够了。”

龚琳娜说:“50岁才正是叛逆期。”这句话里没有半点抱怨,反而带着股子爽劲。就像50岁离婚去房车旅行的苏阿姨,50岁登台说脱口秀的房主任,她们都用行动证明:女性的觉醒,从来都不看年龄。以前我们总觉得,人生的剧本得按别人的写,得活成“好女儿”“好妻子”“好妈妈”,可龚琳娜用20年的婚姻告诉我们:那些“应该”的标签,从来都不是你的枷锁。

龚琳娜现在多自在:学开车时撞了电线杆,她笑着拍视频说“这是我的‘成长纪念’”;种菜时把菜苗拔错了,她蹲在地里笑个不停;唱《小河淌水》时,她的声音里没有了以前的“刻意”,全是对生活的热爱。她终于活成了自己的主角,而这一切,都始于她敢说“不”——不做母亲的提线木偶,不做丈夫的附属品,只做“龚琳娜”。

有人说,龚琳娜的离婚是“晚了”,可她却觉得“刚好”。因为她终于明白,人生最棒的事,不是活成别人眼里的“完美”,而是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就像她唱的《忐忑》,虽然当年被骂“鬼哭狼嚎”,可那才是她最真实的声音——不迎合,不讨好,只做自己。

龚琳娜的“两次精神断奶”,其实是每个女性都该上的一课:依赖别人的人生,永远不如自己掌控的来得踏实。你可以是女儿,可以是妻子,可以是妈妈,但你首先得是“你自己”。就像龚琳娜说的:“50岁才开始叛逆,一点都不晚。”因为只要你愿意扎根大地,让枝干随风舒展,什么时候开始,都能活成最耀眼的自己。

这大概就是龚琳娜给我们的最好启示——所谓“叛逆”,不过是终于敢做自己;所谓“觉醒”,不过是终于把人生的方向盘,握回了自己手里。而这,才是一个女人最动人的模样。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场馆介绍
北京音乐厅隶属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其前身是始建于1927年的中央电影院,1960年经改建作为音乐厅启用。1983年,在我国老一辈著名指挥大师李德伦、严良堃亲自主持下,北京音乐厅在原址破土重建,成为我国第一座专为演奏音...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北新华街1号
1路、4路、52路、22路、10路或地铁西单站下车
北京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