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鲁音协主席王万有老师音乐作品集面世
更新时间:2025-07-27 23:50 浏览量:1
由朔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朔州市音乐舞蹈家协会主编,朔州市新闻出版局审批准印的《王万有音乐作品集》与广大音乐爱好者见面。本集子(一)编印歌曲170首,其中一部分词曲都是本书作者自己写的,一部分作品的词是其他作者的(也就是合作共创歌曲)。
写在编辑整理王万有音乐作品集之际
师善教
今年九月,应王万有老师之约,帮助其编辑整理个人歌曲集,并要我为歌曲集写个序,我说我文化不高,做个曲唱个歌搞个编辑还行,写序这种事我不行,他讲你是朔州市音乐舞蹈家协会主席,我是平鲁区音乐舞蹈家协会主席,你我上下级,再说了你是词曲行内人,你写这个序最合适,我只好硬住头答应了。
由于工作关系,我和王万有老师早年认识,曾多次参加他执导的文艺演出和赛事活动。2019年受邀参加由他策划组织举办的“平鲁区歌手大赛”颁奖晚会,我看到整个颁奖晚会安排有序,有声有色,高潮跌起,还听到几位获奖演员演唱了他的作品,心想小小平鲁真有人才,这个王万有老师有两下。
2020年疫情来了,做为文艺工作者面对突如其来的可称为国难,义不容辞,拿起手中的笔创作歌曲,以艺抗疫,唱响民族之声,鼓舞民众士气,万众一心,众志成诚,共同抗疫,这是文艺工作者的天职。那个时侯就听到了平鲁区王万有老师的响动了,不长的时间里他和赵贵平、管晓俐、郭志强、李青芬、曹国良、郭振卿、刘葆贞等音乐界的工作者一起义务创作、推出了《加油,武汉的朋友》《大爱无言》《春归艳阳天》等歌曲。与朔州市、区县抗疫歌曲之声形成了朔州抗疫交响乐。
王万有集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朔州市音乐舞蹈家协会常务理事等多重艺术头衔于一身。他早年历经务农、播音员、教师等职业,后任职于平鲁区乡镇企业管理局直至退休,始终深耕文艺领域,成绩斐然,有近百首歌曲MV在各类公众号等平台发布,作品《十爱颂》等4首歌曲进京参加了团中央2008年奥运夏令营演出,《家园》被评为全国优秀地市形象歌曲,《友谊颂》等在《通俗歌曲》、《山西老年》等国家和省级杂志刊发,《儿女山上藜麦香》《情缘油菜花》《前进新平鲁》等登上山西卫视,《向你敬礼》、《尉迟敬德》等作品多次登上山西《学习强国》平台和山西演出行业协会平台;并先后获《中国乡镇企业报》及《中西部乡镇企业》杂志优秀文艺作品、平鲁区委区政府文艺模范工作者、朔州市廉政文化调演编剧奖、中国能源集团优秀音乐作品等诸多奖项,多首歌曲入选《唱朔》朔州市原创歌曲汇编。在文艺活动领域,他连续五届执导平鲁区歌手大赛、四届戏曲大赛,还在多项赛事中任评委,挖掘培育众多文艺人才。此外,他担任多个协会要职,曾主编《平鲁文艺》等文艺类杂志,推动区域文化发展。 2009 年参与央视 “我们的新农村” 晚会撰稿,将基层文艺带上国家级舞台。
王万有老师创作的歌曲作品,有大爱——爱党,爱祖国,爱人民;有情怀爱家乡,爱时代,爱生活。他的歌词,一、精。从空间上塑形,时间上赋神,句句精炼,字字珠玑,且“言”值高。二、美。歌词虚实相生,大气豪迈,蕴有朴素,委碗,含蓄之美感。三、巧。对仗加持,工整又严谨,令人遐想联翩。四、深。出古入新,味厚格高,既具绚丽且清晰的画面感、故事性,又有深邃的意境与深刻的思想内涵,注重押韵与节奏,具有较强的音乐性。
同时,王老师音乐创作,一、创意独特:曲由心出,能够突出主题、情感和故事,让听众有深刻的感受和共鸣;二、情感表达:能够准确地表达歌词所代表的情感,让听众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回应;三、音乐优美:优美的旋律,能够吸引听众的耳朵,营造出歌曲所代表的情感和氛围;四、 制作精良:在有限的情况下包括编曲、录音、混音和母带处理等环节,确保音质、音效和音乐表现力都达到最佳状态。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艺术人生,人生艺术,衷心祝贺王万有老师! 2024年10月(作者师善教,朔州市音乐舞蹈家协会主席。曾任朔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正处级调研员,市歌舞团团长、市艺术研究院院长。)
此曲只应天上有
范和平
早在1980年,我就神交了这个原籍白堂人民公社的高中毕业生,牵线的是一份铅印的、由县文化馆编辑的《平鲁群众文艺》。因为在那个年代,人们接受本县新人新事的主要来源便是县有线广播,其次就是《平鲁群众文艺》。一天,我在第11期上看到了一篇署名王万有的新编历史剧《吉凶关》,如获至宝地反复读了好几次,方悟作者的高深,产生了结交的冲动,也为我尝试小戏创作按下了启动键。
1981年的平鲁纪念“5.23”活动,让我梦想成真,我们一起参加了座谈会,一起在招待所大院合影。那天,我与王万有初次谋面,交谈间得知他已从公社广播员、民办教师转到县社队局(后改称乡镇局),他那睿智的面孔,侃侃的谈吐使我顿感相见恨晚。
日月蹉跎,我俩借《平鲁群众文艺》以及平鲁广播站《平鲁新闻》的平台,时不时便交流一会(多的时候是拜读其作品)。
1996年,王万有当选为区首届作协主席,同时担任了文联刊物《平鲁文艺》和《长城》主编。自然因为意气相投,我俩多次交集,一块商讨小说、戏剧,同时知道了他在音乐方面颇有造诣,特别是无意中看到他作曲的歌曲《尉迟敬德》,方知是时任区宣传部长董晋生作词,王万有作曲,“狼烟起,战马嘶,贴鞭挑残阳……啊……尉迟敬德……”——这首歌形象准确地定性了中华门神尉迟恭的历史功绩,提高了门神故里的宣传效果与知名度。特别是全歌激情澎湃、气势恢宏,加上乐队、演唱者赵峰的演绎,以及电视画面的推送,更使人入脑入心,舞台无数次的传唱,不胫而走。其实我后来才知道,那首早已听过的的《平鲁美》也是其作品。2019年,是建国七十周年,在平鲁区举办的庆祝晚会中,王万有又一次推出领唱合唱《风光无限》等,将他的词曲创作再次推向新阶段。
山中蓝叶径,城外李桃园。大约从进入新世纪起,王万有便在文艺创作中以音乐作品为主,连续两届担任区音协主席,主持举办了第一至五届歌手大赛,平鲁区第一、二届道德模范颁奖盛典,第一至四届戏曲大赛等全区性赛事。更为可喜的是2023年朔州市文联和音协征集出版的《唱朔》(全市音乐作品集),其中收录他的原创作品24首,数量位居六区县作者之首,全市(含市直单位)排名第四。
翻看王万有音乐作品集,近170首歌曲里充满了儿女对母亲的挚爱与深情,充满了对艺术的真知与灼见。为了配合门神故里宣传以及推动平鲁“一区两城”建设,王万有写出了《尉迟敬德》、《红山荞麦》、《庆丰年梦圆圆》等30多首赞颂平鲁本土的歌曲,不仅丰富填充了平鲁的音乐宝库,而且以欢快、向上、励志的词曲激起平鲁儿女的豪情壮志,用那行云流水、珠落玉盘的旋律把人们带入了新时代,唱开了千山万水的野花,唱熟了十万亩农田的丰收。毫不夸张地说,他无愧平鲁音乐界(音乐作品数量、发表MV数量)第一人的称号,数量问题不用辩论,那是明摆着的事;而这170首歌曲的集子也填补了平鲁个人音乐作品书籍的空白。他的作品必将在平鲁历史上留下重彩浓墨的一页。
五十多年的文艺创作,他不仅能写,还能“导”,为此他在年过半百时报考了成人音乐学本科,系统学习了音乐专业知识和“文艺晚会导演艺术研究”等课程,使得他在舞台艺术中的导演编排、设计撰稿等方面也有了扎实的功底和造诣。
歌曲是一种文学和音乐结合的艺术形式,它比其它文学创作要更难、更于严谨。因为它要结合音乐和歌词,通过二次创作即配乐、演唱的演出,才能表达出其思想和文化价值,才能成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艺术。
试想,我们熟悉的《东方红》、《歌唱祖国》、《义勇军进行曲》等革命歌曲,不就是彪炳千秋之作吗?音乐是战斗的号角,歌曲是幸福的抒发。
翻看王万有音乐作品集,我汲取了歌词的文学精彩,揣摩着作者写词时的凝聚苦想,体会了其文学道路的每个节点,深为其“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精神所感动。说真话,本人虽然自幼喜好音乐但始终未能涉足此行,只能凭演唱者的歌声来感受美妙音符的躁动,当然从中有股清泉涌动、战马奔驰、情感升华的享受,领略了“余音绕梁”。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与王万有的近半个世纪的交流中,我深深地感到,他的音乐创作之恋,绝对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把一种真情深融其中,不计名利,以苦为乐,矢志创作。他表示还要在“夕阳无限”之年为平鲁、为朔州“春蚕到死丝方尽”。
作为交好45年的、淡如清水的挚友,在此书面世前能随其登上大雅之堂,亦感“桃花潭水深千尺”。赘絮千言,自由发挥,不足之处,请君赐教。
2024年9月于井坪
(作者范和平,作家,剧作家,曾任平鲁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乡委书记和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