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乐奏响欧洲“让更多人感受中国传统音乐之美”
更新时间:2025-07-26 07:56 浏览量:1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独具魅力的中国民乐在中欧人文交流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近日,北京笛韵琴声艺术团的演奏家们前往英国,参与诺丁汉大学孔子学院2025年度暑期夏令营活动,为中文爱好者们带来一场主题文化活动“南北笛韵:刚柔相济八千年,一曲吹尽中国味”。
冯彬介绍中国传统吹管乐器
北京笛韵琴声艺术团艺术顾问、北京竹笛文化发展协会副会长冯彬:小小的一支笛子承载了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希望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之美。
三位演奏家现场展示
来自中国的艺术家们纷纷登台用笛、箫、埙等乐器进行演奏,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随后,学员们踊跃上台尝试吹奏中国管乐,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韵味。
学员们积极互动,感受中国传统音乐之美。
德国学员本尼:每个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像把我们带回了古代中国。
中国艺术家还进行了一组快闪展示活动,与意大利竖琴演奏家即兴合奏《茉莉花》《送别》,吸引了不少当地民众驻足欣赏。
北京笛韵琴声艺术团团长王晴凯:最宝贵的莫过于这种即兴合作,有时仅仅是一个眼神的交汇,就能瞬间理解彼此的想法。
在英国期间,北京笛韵琴声艺术团的艺术家们还携手中国舞蹈艺术家黄子桐在剑桥大学共同呈现了一场主题为“中华旋律·舞动康桥”的专场演出。
“中华旋律·舞动康桥”演出现场
令竹笛演奏员盛家豪格外兴奋的是,他在现场遇到了多年前在英国留学时的几位老朋友。他说,让更多外国朋友爱上中国音乐,是自己肩负的一份使命。
盛家豪:很高兴我的朋友们都来到现场,而且还带来了更多新朋友。我们将把更多的中国音乐之美、舞蹈之美、所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之美展示给全世界,展示给更多的朋友们。
近日,来自北京十二中和北京丰台第五小学金帆民乐团的同学们在德国亨德尔中学音乐厅为现场观众带来中国中央电视台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经典乐章。乐团负责人陶航介绍,本次演出是中国青少年乐手们首次把《红楼梦组曲》全曲带出国门。
陶航:我们这次活动就是要走进红楼的世界,通过亲身演奏,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我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树立优秀的中国形象,展现应有的民族自信。
柏林室内合唱团受邀助演
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副主任何文波表示,以少年之声、民族之器,奏响在柏林的舞台,不仅是文学与音乐、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融合,更是跨越国界的中德文化交流盛宴。
何文波:青少年是文化交流最具活力的力量。我们相信,文化的种子一旦在心中生根,就能跨越语言和国界,开出理解与友谊之花。
舞蹈团的小演员们演绎红楼情深
当红楼梦组曲《序曲》的经典乐声响起,现场观众被深深吸引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当中。独唱演员与乐团合作的《题帕三绝》,演绎了黛玉的泪眼执念,舞蹈团小演员们把宝黛情深展现得淋漓尽致。乐团还专门邀请了柏林室内合唱团,共同唱响了催人泪下的《葬花吟》。
不同的乐器 共同的爱乐之心
德国观众弗兰克:这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体验。我认为这是一场非常有内涵、非常多样化的音乐会。绝对专业,这场演出真的是顶级水准!
中德学生深入交流
德国中学生塞西莉亚:我在上海、北京也听过好几场音乐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音乐会带给我更强烈的冲击,音乐很有力量,感觉非常打动人,情感传达得很到位。
红楼曲散 掌声经久不息
德国亨德尔中学音乐教授克努特·安德烈亚斯认为,这样的中学生音乐演出不仅令人惊喜,也为德中跨文化交流开启了一扇窗。
克努特·安德烈亚斯:音乐是德国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学生们从小学就开设音乐课,我们学校尤其注重合奏和乐团训练,也有自己的合唱团、乐团、乐队等等。这场音乐会真的很难选出最喜欢的曲子,因为每一首都很好听。特别是返场的那首,节奏感特别强,直击人心,掀起了全场的高潮。
图片和视频素材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