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音乐家眼里的中国 | 盛唐诗歌与马勒的情缘
更新时间:2025-07-28 23:37 浏览量:1
被中国网友亲切称为“甲亢哥”的美国知名网红“IShowSpeed”,在今年3月到上海、北京、成都、重庆等多个中国城市开展直播活动,把安全、友好、美丽的真实中国呈现给数千万海内外网友,受到广泛好评。仅其在上海直播的6小时,就吸引了560万人观看,收获上万条留言,数百万全球观众跟着他一起见证了中国的开放包容、科技成果与文化底蕴,以及中国人民的善良热情和好客。而通过回看等形式接触这些直播视频的外国网友,更是数以千万计。
“甲亢哥”的中国打卡,累计观看量达到了3516万,其强大的影响力,让某些欧美国家长期以来不怀好意利用媒体抹黑塑造的中国反面形象被一举击溃,让世界看到了真实的中国。很多外国人以往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存在诸多偏差,以为中国还停留在贫穷、落后、专制、封闭的旧时代者比比皆是,中国人也顺理成章成为神秘、愚昧、无知、危险的代名词。2024年,中国不断优化过境免签、区域性入境免签、口岸签证等政策,进一步扩大单方面免签、互免签证范围,持续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在华便利度。一系列突破性调整如强劲东风,迅速吹遍全球,向世界展现出中国以更开放姿态拥抱国际交流的决心与魄力。在全球许多国家收紧边境政策、阻碍国际交流的当下,中国以一连串的大动作向世界递出“欢迎的名片”。各类政策在境内外广受欢迎。在国际互联网上,以“China Travel”(中国游)为主题的媒体流量突破10亿。随着中国签证政策的不断优化,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提升。
多层次、多领域的开放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不仅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让世界更深切地感受一个开放、自信、文明、安全的真实中国。现今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呈现多元视角,既有对经济韧性、科技创新的惊叹,对深厚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的赞赏,也存在生活方式差异与不同文化解读的讨论,折射出中国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复杂形象。
实际上,自古以来,西方人对神秘的东方,庞大的龙的帝国充满着各种想象和向往。地域的阻碍与语言文化隔阂,让他们以不一定刻意丑化的立场,来定义他们认为的中国,以及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在音乐这个领域也是一样,外国音乐家眼里的中国,角度各异,形态五花八门,有的似是而非,有的流于臆造,有的中西合璧,有的传统与现代交织。尤其是在当代,所谓的外国人不光是金发碧眼的鬼佬,还应该包括黄皮白心的香蕉人,以及移居国外多年几乎已被外国同化的华裔,欣赏他们依托自身认知打造的中国题材音乐,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盛唐诗歌与马勒的情缘
■ 马勒
对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有着浓厚兴趣的西方人,一向不乏其人。西洋古典音乐历史上,与中国文化有密切关联的作品也屡见不鲜。但是在这些作品当中,像马勒的《大地之歌》这么规模宏大而且知名度广泛的,只能说是凤毛麟角。这部作品完成于1908年,当年作曲家马勒来到奥地利西部一个叫杜布拉赫的村庄,面对终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产生了无限感慨。这一年对于马勒来说实在是多灾多难。一方面由于马勒对于保守势力从不妥协加之他的犹太血统,使得他在文艺界结怨甚多。从1907年年初起,反马勒阵营展开了全面攻势,最终迫使马勒从维也纳宫廷剧院辞职。另一方面,他最心爱的大女儿玛利亚因为染上了猩红热和白喉,在被病魔折磨了两个星期后悲惨离世。随后的身体检查更是雪上加霜:马勒被确诊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当顿感百无生趣的马勒读着德国作家汉斯·贝特格翻译的唐诗《中国之笛》一书,东方诗人的不幸遭遇和悲壮情怀激起了这位西方作曲家的强烈共鸣。马勒挑选了其中的七首唐诗谱上旋律,写成了这部《大地之歌》。这部作品加入了人声,被作者称之为“为男高音、次女高音声部与管弦乐队而写的交响曲。”其中的歌词部分出自于中国的李白、王维、孟浩然等人的诗作,全曲共分六个乐章。尽管马勒从来都极力反对标题音乐,但在他的创作中,主观因素同样占据着首要位置。他很少刻意诗化或描述什么,而是将他的全部感情和思想都容纳进去,将自身的生活体验投射其中。《大地之歌》正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马勒自己也认为这是他平生所写的最为个人化的一部作品。
《大地之歌》自从诞生以来,就被视为经典的交响音乐作品。录音唱片的时代来临以后,这部作品的录音版本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比较可惜的是,这样一部与中国传统文化如此关联密切的音乐,很少有由华裔音乐家诠释的经典版本,着实让乐迷扼腕感叹。
■ 《马勒 大地之歌》由新加坡交响乐团灌录,指挥家是乐团的音乐总监水蓝,著名次女高音歌唱家梁宁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独唱
瑞典著名的发烧古典唱片品牌BIS公司,2005年推出了一张《大地之歌》录音,由新加坡交响乐团灌录,指挥家是乐团的音乐总监水蓝,两位独唱声部演员都是华裔,分别是著名次女高音歌唱家梁宁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梁宁是当今国际歌剧舞台上一位杰出的中国歌唱家。毕业自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和世界著名的茱丽亚音乐学院的她,获奖无数,曾先后受聘于各著名歌剧院,足迹遍布国际上所有重要的音乐之都,赢得欧美媒体一致赞誉。《瑞士日报》称:“梁宁有浓郁的音色和令人瞩目的才能。”维也纳的《文化报》称:“梁宁控制力超强,演唱毫无瑕疵。”被称为“华人第一男高音”的莫华伦,毕业于美国夏威夷大学音乐系、曼克顿音乐学院。他先后在柏林爱乐大厅、莱比锡歌剧院、丹麦皇家歌剧院、里斯本圣·卡洛剧院、西雅图歌剧院中饰演过多部歌剧男主角,受到许多世界级的音乐节、艺术节邀请。现担任澳门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和香港歌剧院艺术总监。
■ 著名次女高音歌唱家梁宁
■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
新加坡交响乐团是亚洲最重要的管弦乐劲旅,在1997年水蓝接任该团音乐总监职位后,乐团的演奏水平日益提升。这个《大地之歌》录音,包括指挥、乐团和独唱演员之间,事先各方面都进行了细致的准备。事实证明,这个纯华裔音乐家构成的组合,圆满地完成了整个录音。他们的诠释准确地把握住马勒的音乐精神和东方传统文化的精髓,将音乐宽广的意境空间舒展开来。为了更好地表达出古典文化的神韵,演唱者还特地用中国南方语言——粤语来演绎歌词(制作人认为中国南方语言更多地保留了中原古音),用粤语颂歌的唐诗,诗文声韵的抑扬顿挫,形成悦耳动听的音律,为马勒的作品做了最新颖地还原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