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优美的要哭了!喜欢芭蕾音乐的烧友与乐迷看这里(连载5)
更新时间:2025-07-29 00:28 浏览量:1
芭蕾音乐就是为芭蕾舞剧表演时现场做伴奏的音乐,其价值往往与与之相伴的舞蹈不相上下。作为唱片公司,芭蕾音乐也是必须录制的音乐内容,选曲通常以著名作曲家的作品为主,其内容呈现有全剧录音和选段录音,在这些录音当中有不乏出类拔萃的制作,既可以展现出音响系统的音乐性,又能考验音响系统的控制力,被影音媒体和音响发烧友所推崇。本期专题就給大家盘点一下那些经典的芭蕾舞音乐专辑。
在这一期里面挑选了Daphnis et Chloé(达芙妮与克劳埃)、Le Sacre du Printemps(春之祭)、Pétrouchka(彼得鲁什卡)、L'Oiseau de feu(火鸟)、Gaîté Parisienne(快乐的巴黎人)这五部芭蕾舞音乐。其中,《春之祭》、《彼得鲁什卡》和《火鸟》这三部由Igor Stravinsky(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为大家熟悉,而《达芙妮与克劳埃》的名气相对一般,但同样值得关注。不过相比起上一期的芭蕾舞音乐,这几部芭蕾舞音乐在旋律上或许比不上一期介绍的音乐,甚至还有些诡异的色彩,比如说《春之祭》,个人感觉在旋律上并不算优美,甚至还有些奇特。不过,对于音响发烧友和乐迷来说都是熟悉不过的旋律了。
本期专题内容
Daphnis et Chloé(达芙妮与克劳埃)
Le Sacre du Printemps(春之祭)
Pétrouchka(彼得鲁什卡)
L'Oiseau de feu(火鸟)
Gaîté Parisienne(快乐的巴黎人)
Daphnis et Chloé
达芙妮与克劳埃
创作背景:《达芙尼与克罗埃》原本是朗高斯的田园牧歌式小说,描写莱斯博斯岛上,牧羊人达夫尼与牧羊女克罗埃的爱情故事,Michel Fokine(米歇尔·福金)与拉威尔共同创作而成。
故事大纲:婴儿达夫尼和克劳埃被牧羊人和牧人发现并收养,成为牧童和牧羊女。他们在田园美景中一同长大,朝夕相处,渐生情愫。然而,他们天真懵懂,起初并不明白这种感情就是爱。但经历过磨难(包括克劳埃被海盗掳走,达夫尼被富家子弟设计灌醉被绑架,家乡受到外族入侵)之后,他们逐渐走向成熟到并确认了彼此的爱意,还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是富家子女,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夏尔·迪图瓦(指挥)/蒙特利尔交响乐团
发行公司:DECCA
相信很多发烧友/乐迷手上唱片应该是DECCA这个由Charles Dutoit与蒙特利尔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的版本。这版本在1980年录制,1982年发行CD唱片。因为它上榜单,所以有一定的名气,而且音响效果也不错。录音地点位于蒙特利尔圣尤斯塔什教堂(Église Saint-Eustache)录制,高顶空间赋予音效天然的混响与包裹感。弦乐如丝绸般绵密,木管灵动闪烁,铜管辉煌而不刺耳,打击乐动态惊人。还有庞大乐团+合唱的复杂织体被清晰呈现,蒙特利尔交响乐团合唱团)与器乐交融自然,风暴场景的混沌感与田园诗篇的透明感对比震撼。
安德烈·克鲁伊坦/音乐学院音乐会协会管弦乐团
发行公司:EMI Toshiba
安德烈·克鲁伊坦与音乐学院音乐会协会管弦乐团合作演出的版本也是一个名盘,这个录音在1962年录制。或许是日本比较推崇的原因,CD唱片最早仅限日本市场发行,由日本东芝EMI公司以“The Complete Orchestral Works Of Ravel”系列发售,当年单张售价为3300日元。当前的二手头版黑胶唱片也不便宜。
目前,我手上也有这张CD唱片。从录音角度来说,它肯定不如迪图瓦在DECCA录制的版本。在音乐方面,安德烈·克鲁伊坦这个版本也缺乏一些激情,总体的来说相对平淡!
L'Oiseau de feu(The Firebird)
火鸟
创作背景:《火鸟》是俄罗斯著名作曲家Igor Stravinsky(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根据斯拉夫民间传说“火鸟”创作的芭蕾舞和管弦乐音乐作品。该剧于 1910年6月25日在巴黎歌剧院首演,立即获得成功,使斯特拉文斯基一举成名,并促成了佳吉列夫和斯特拉文斯基未来合作创作的剧目,包括《彼得鲁什卡》(1911)和《春之祭》(1913)
故事大纲:这个民间故事流传着多个版本,而Igor Stravinsky(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火鸟》,剧本由Michel Fokine和Alexandre Benois创作。故事讲述伊凡王子在狩猎时追逐一只神奇的火鸟,误入了卡谢伊邪恶巫师那被施了魔法的花园。王子设法抓住了火鸟。但火鸟恳求释放,并提出用她的一根魔法羽毛作为交换,当需要她时就挥动羽毛就会火速赶来。在夜幕降临时,被巫师囚禁的十三位公主到花园玩耍,王子相中了当中一位最漂亮的公主并把她泡到手。但黎明来临时她们必须回到城堡,否则会收到惩罚。王子为了得到这位公主,然后用羽毛召唤火鸟。在火鸟的指引下把巫师干掉,公主们重获自由,王子最终也娶到这位公主。火鸟完成了她的使命,最后一次出现,向新人们和重获自由的人们致以祝福,然后飞向远方,消失在天空中。
大植英次(指挥)/明尼苏达管弦乐团
发行公司:Reference Recording
《火鸟》是音响发烧友作为音响测试唱片之一,尤其以美国RR公司在1996年发行的CD唱片(HDCD编码),由日本指挥家Eiji Oue(大植英次)与明尼苏达管弦乐团合作的录音。从音响效果角度,我个人认为这张录音“敢认第二无人敢认第一”,特别是第六段的“卡什切伊国王的地狱之舞”,低音效果非常震撼,重放难度非常高,对功放的控制力要求极高,还有第七段的“结局”,声场非常磅礴,管乐非常灿烂,只有大音箱才能重放的好,如果你用小型书架音箱,那就别来挑战了,否则会很难看!
科林·戴维斯(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
发行公司:Philips
我手上的另一张《火鸟》的录音是Philips公司在1979年录制,由Sir Colin Davis(科林·戴维斯爵士)与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合作演出,1983年首次发行CD唱片。这张CD唱片只有1个曲目,且中间没有分段,只提供分段索引时间,只能使用CD机的Index功能设置。不过,以我的习惯都是从头听到尾。
虽然音效不如RR火爆,但Sir Colin Davis在音乐性方面的表现更好。而且日本似乎挺推崇Sir Colin Davis的《火鸟》。在90年代的时候,Philips就采用24bit数码技术对这个录音进行重新制作母版,推出“24bit纸盒版”CD唱片,目前二手市场上价格不低。
多拉蒂·安塔尔(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发行公司:Mercury Living Presence
水星公司的《火鸟》也是受推崇的版本,这个录音在1959年录制,由Antal Doráti(多拉蒂·安塔尔)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另外,还附带了另外4个曲目,均在1960年代录制,1991年发行CD唱片。
这个录音采用水星公司的三麦克风录音,然后记录在三轨道的磁带录音机里面。在2004年的时候,水星公司重新将原始的三轨道磁带录音重新数码化后推出SACD唱片。这张SACD唱片里面包含一个3声道(左、中、右)的SACD层,一个立体声CD层。其中,3声道SACD层才是精华,通过3声道音响回放,声场特别宽广,特别连贯,声音密度也相当高。
皮耶·布列茲(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
发行公司:Esoteric
这是DG 4D录音技术的代表作品之一,CD唱片在1993年推出,录音非常好。我当年就买了这张唱片的推广版本,虽然只提供部分曲目。声场宽度纵深度,乐器真实感,总体的平衡度把握都是相当好。这张唱片由Pierre Boulez(皮耶·布列茲)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另外,还包含了《四首管弦乐练习曲》。
在2015年的时候,日本HI-END音响公司Esoteric重新推出立体声SACD/CD唱片,沿用相同封面,但搭配曲目方面有所不同。除了《火鸟》之外,还搭配了《春之祭》。而《春之祭》的合作与乐团为克利夫兰管弦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