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恩不需要回报,只需要……
更新时间:2025-07-30 16:30 浏览量:1
前言
这个标题是不是让大家很诧异?父母对子女的爱厚重而无私,我们怎么能不回报呢?不回报是不是不孝?是不是不懂感恩?
请先看看智妍的分享,爱与幸福陪伴了孩子七年,我们看着她长大,看着她一路走来,困惑时迷茫时,我们都在。这次,她碰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我们会告诉她,父母的爱是不需要回报的?
正文
文 | 爱二代 陈智妍
今天听郑老师讲了一天“我是谁”,最有感触的还是看到《我不知道自己是谁》的那个视频。这次和以往不太一样,我是带着问题来的,我很清楚地知道,我当前的压力非常大,而大部分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
今天上课,郑老师看我在掉眼泪,把我叫上了台。
他问我:“你这么喜欢音乐,并考进了全球流行乐的顶尖学府,准备毕业了,毕业后想干什么?”
我说:“不知道!我现在压力很大!”
他说:“教育最怕或者最失败的就是孩子学了十几年,学到最后,准备走上社会不知道要从事什么?你知道自己为什么压力这么大吗?因为没有方向。没有方向,就会迷茫,不知路向何方,就会惊慌失措,越努力越没动力。”
他问我:“你爸妈,给了你压力吗?”
我说:“有,起因源于他们,却不是他们给的。从高中开始,我上学的费用是家里绝大部分的开销,爸妈的工资并不高,我是知道家里的经济状况的。上大学后,更加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让我对父母越加愧疚。我不知道父母如此待我,我要怎么回报父母?我未来是不是得找一份工资足够高的工作,才能不辜负他们这些年对我教育的付出?如果我过得普普通通,那又何必花家里的这么多钱出国留学呢?自己给自己的压力,让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让我越来越没有动力。”
郑老师大声对我说:“不用回报父母!你能回报得了吗?你拿什么来回报父母给你这条命?拿什么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呢?爸爸妈妈对你好,你为什么要回报呢?他们给你,你再返回去,不就是交换了吗?”
我愣住了,不回报是不是不孝?
接着听到郑老师说:“你去问爸爸妈妈,他们要不要你回报?”我问在场的妈妈,妈妈流着泪说不用的;我打电话给爸爸,爸爸说:“宝贝,我们就想好好爱你,真的不要你的回报,父母哪需要你回报啥。”看来郑老师说的是对的,那我该怎么做呢?
郑老师说:“父母给你的爱是无条件的,也是无以为报的。你所需要做的是:第一,把这份爱传递出去,让自己成为他们的骄傲;第二,在他们老时,在他们需要你时,用爱去反哺他们,温暖他们,现在他们还年轻,你轻松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追寻自己的志向,就好。”
我好像有点醍醐灌顶,好像压在心头的重石被拿走了。我就在想,我的志向是什么?以前的我一直分不清职业和志向,总觉得志向就是我将来要做某个职业。当歌手,开公司……现在,放下“回报父母”的纠结,我的志向明确了下来,我也分清了两者的差别:我喜欢音乐,如果我把音乐作为我生存的一种方式,只为自己,那就是一份职业;如果我把音乐当成一个载体,用生命的感悟通过音乐去传递爱,把爱带给更多的人,那就是一个志向。
这次,我终于找到我的志向了!其实,我本来就有,以前被“大石”给掩盖住了。
结语
在采访中,智妍说,没学习前,父母稍微有些在意她的学习成绩;学习后,父母彻底放下了她的学习,给了她自由的空间。从高中起,她就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大学也是她自己选择自己申请。
因为父母对她太好了,而产生了愧疚,从而希望用回报的方式回应父母的爱,是大多数人惯常的思维模式。只是这样的方式,会让你负重前行,并不能真正走向轻松而光明的人生。
我们不回报父母,并不是不懂感恩,而是懂得真正的感恩。有些人用金钱和物质回报父母,但是彼此之间从未有过用心动情的交流。把回报当成了感恩,当成了孝顺,当成了爱,实质却是交换。你想想看,“回报”是把父母给予的再还回去,似乎这样就不欠父母的了,可是我们真的能不欠吗?父母给我们的是生命,我们还再多的金钱和物质,都不可能把命还够,我们还不起。
父母生养我们,是为了什么?当然是希望我们能幸福一生。幸福就是对当下满意,对未来有追求有希望;就是活出勃勃生机的自己;就是去爱更多的人,成为父母的骄傲。孝始于事亲,中于爱国,终于立身。这才是真正的感恩,真正的孝。
智妍只是个20岁的小姑娘,这个年龄正是意气风发,为志向拼搏的年龄。她放下回报父母的重担,才能轻松上阵,她的父母才能真正放心和安心,这是不是真正的孝?等父母老了,需要我们时,我们好好爱父母,就像父母曾经爱我们一样,我们也无私的不要回报的爱他们,爱父母最好的方式就是反哺。
父母不需要回报,只要我们成为他们的骄傲,只要我们反哺他们就好。
本文知识产权归爱与幸福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