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会过日子的人,都有一颗“闲心”
更新时间:2025-07-30 19:48 浏览量:1
“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
到最后才发现: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
你是否也时常感觉,日子被工作、账单和无尽的待办事项填满,像一只高速旋转的陀螺,停不下来,也慢不下来?
我们刷着手机,看着远方的雪山、海边的落日,羡慕着那些把生活过成诗的人。我们总以为,诗意,需要很多钱,很多时间,需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但其实,把日子过成诗的钥匙,不在远方,而在心上。它只关乎一样东西——一颗被我们遗忘了许久,却至关重要的“闲心”。
何为“闲心”?
它是一种心灵的留白,一种在忙碌中依旧能感受清风、看见明月的从容。它是在为生活奔波的间隙,依然有兴致去看一朵花开,听一场雨落,品一杯清茶。
想起“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苏东坡。他的一生,波澜壮阔,也颠沛流离。被贬黄州,物质极度匮乏,官场失意,但他没有沉沦于苦闷。
他带着一颗“闲心”,开垦东坡,种田酿酒;他会在夜深人静时,欣然接受朋友的邀约,去承天寺“寻月”,只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片刻美景。
没有这份“闲心”,月白风清只是寻常夜色,竹柏光影不过是普通倒影。可有了这份“闲心”,寻常的景致便成了千古名篇里的诗情画意。
“闲心”,是即使身处俗世,也能抬头看见月亮的能力。它是我们对抗平庸、疗愈焦虑的温柔力量。
安放好一颗“闲心”。
我们或许会说,时代不同了,苏东坡的“慢”我们学不来。今天的我们,背负着太多的压力,如何能“闲”?
但其实,“闲心”恰恰是这个快节奏时代的必需品。它不是要你放弃追求,而是让你在奔跑的路上,别忘了沿途的风景。
一、给“无用”之事,留出时间
法国作家 让·季奥诺说:“一切不属于生活的东西,都比生活更美。”
不妨每天,给自己留出15分钟的“无用时光”。
在这段时间里,不带任何功利目的。你可以发发呆,看窗外云卷云舒;可以随手涂鸦,只为指尖的乐趣;也可以放上一首纯音乐,让思绪随之漂流。
这看似“浪费”的时间,恰恰是给心灵松绑、补充能量的最好方式。
二、用五官,去贴近自然
我们离自然太远了。
试着在通勤路上,不总是低头看手机。抬头看看天空的颜色,路边树叶的形状,感受拂过脸颊的风。
周末,与其在商场消磨,不如去附近的公园走走。去听听鸟鸣,闻闻花香,踩踩松软的泥土。哪怕只是观察一只蚂蚁搬家,也能在小小世界里,发现生命的奇趣。
当你与自然重新连接,内心的焦躁与疲惫,自会被悄然抚平。
三、在日常琐碎中,寻找仪式感
诗意,往往藏在那些不被在意的细节里。
认真地为自己泡一杯茶,看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感受那份温热与香气。这便是茶的诗意。
用心为自己做一顿饭,细心摆盘,享受亲手创造的美味。这便是饭菜的诗意。
睡前点上一盏香薰,读几页闲书,让一天的疲惫在书香与芬芳中沉淀。这便是夜晚的诗意。
诗意生活,从来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由这些充满“闲心”的微小瞬间构成的。
‘闲’,是心灵的一种自由状态,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另一种诠释。
生活,一半是烟火,一半是清欢。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被工作吞噬生活。
愿你我,都能在这个行色匆匆的人间,修炼出一颗宝贵的“闲心”。
在寻常日子里,偶得浮生半日闲,把柴米油盐,调成琴棋书画。你会发现,那个把日子过成诗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
从今天起,放慢一点脚步,留一份“闲心”给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