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音乐厅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国家大剧院与美国卡内基音乐厅举行战略合作备忘录续约仪式,美国“青交”燃爆“2025漫步经典”收官之夜

更新时间:2025-07-31 07:16  浏览量:1

2024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致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的贺信中写道:“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中美关系的未来在青年。”曾经在2015年、2018年两度造访国家大剧院的美国国家青年交响乐团(NYO-USA)正是中美青年交流的重要使者。

美国国家青年交响乐团(简称“美国‘青交’”)由美国卡内基音乐厅发起,每年夏天都会召集来自全美的优秀年轻音乐家前往世界重要的音乐舞台演出交流。7月30日晚,这支充满朝气的乐团第三度站在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在指挥大师贾南德雷亚·诺塞达的执棒下、携手华裔小提琴演奏家陈锐奉献了一场精彩的音乐会,宣告“2025漫步经典”系列演出圆满收官的同时,也为中美人文交流谱写新的篇章,彰显着“音乐跨越国界,文化架起桥梁”的重要意义。

国家大剧院与卡内基音乐厅

举行战略合作备忘录续约仪式

7月30日,国家大剧院与美国卡内基音乐厅在北京艺术中心举行战略合作备忘录续约仪式。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美国卡内基音乐厅执行与艺术总监克利夫·格林逊爵士共同现场签署备忘录。

签约期间,王宁院长与格林逊爵士举行会谈,双方围绕深化机构间交流合作、不断创新合作领域与形式进行深入交流。双方一致认为,此次战略合作备忘录的续签将助力两机构合作走深走实,切实推进中美人文交流和全球文化艺术与音乐教育事业发展。

王宁院长表示,国家大剧院与卡内基音乐厅对音乐怀揣着同样的热忱和理想。多年来,双方在演出交流、艺术普及教育、人员互访等众多领域展开了一系列创新合作,收获了丰硕且重要的合作成果。期待未来卡内基音乐厅积极参与世界剧院联盟框架下活动,与大剧院一同搭建更广阔的艺术平台,共同促进中美乃至世界各地民心相通。格林逊爵士表示,国家大剧院是卡内基音乐厅重要的合作伙伴,双方携手共进,成功在多个领域达成了深层次合作。此次率美国国家青年交响乐团来京演出是与大剧院合作的又一硕果。未来将继续用音乐传递友谊之声,连接彼此心灵,为美中人文交流和全球音乐发展注入蓬勃力量。

会谈期间,双方还回顾了2024年“世界青年管弦乐团周”盛况和北京青年交响乐团精彩演出,围绕继续就该活动展开合作进行探讨。北京青年交响乐团由国家大剧院发起成立、国家大剧院与北京市教委联合创建,于2024年应卡内基音乐厅邀请前往纽约参加“世界青年管弦乐团周”,与来自五大洲的其他六支优秀青年交响乐团先后亮相卡内基音乐厅,以乐会友、文明互鉴,乐团卓越的艺术水准与昂扬的精神风貌收获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与高度赞誉。北京青年交响乐团还参加了“五洲青年大合奏”特别活动——来自亚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南美洲的700余位乐手们齐聚贾维茨会议中心,在著名指挥家古斯塔沃·杜达梅尔的执棒下,奏响了多元交融的恢弘乐章。

到访期间,嘉宾一行参观了北京艺术中心各大剧场设施,对大剧院“一院三址”建设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参访结束后,嘉宾一行观看了“流光溢彩”诺塞达、陈锐与美国国家青年交响乐团音乐会。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朱敬、张尧陪同出席相关活动。

爆演之夜

青春活力诠释新作与经典

7月30日晚的音乐会在当代作曲家卡洛斯·西蒙的新作《节庆号角与序曲》中开启,作曲家将音乐大师肖斯塔科维奇经典的《节日序曲》作为创作的灵感与素材,以充满巧思的笔触向逝世50周年的肖斯塔科维奇致敬,身着标志性红裤的美国“青交”在这部作品展现出扎实精湛的技术能力以及对当代音乐作品风格的纯熟驾驭。

小提琴演奏家陈锐与乐团联袂演绎了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这部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被誉为“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的杰作展现出门德尔松在古典主义的严整结构和浪漫主义的动人抒情间保持的高度平衡,炽热的情感释放、非凡的技巧挥洒、精妙的声部对话俯拾皆是。这部作品也是小提琴家陈锐的保留曲目,在其艺术生涯的多个重要时刻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他在华彩乐段的精湛演奏、行板乐章的如歌吟唱、快板乐章的飞速竞奏都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诺塞达棒下的青年演奏家们同样展示出高度的默契,收获了观众的热情掌声。

陈锐返场加演了伊萨伊《第二号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与巴赫《E大调第三号无伴奏小提琴组曲》“加沃特舞曲与回旋曲”。

音乐会下半场,美国“青交”奉献了拉赫玛尼诺夫《E小调第二号交响曲》,作曲家对悠长旋律和壮美抒情的青睐在这部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在青年音乐家们倾尽全力的演奏下,深沉宽广的开篇、凌厉戏谑的第二乐章、一咏三叹的柔美慢板、恢弘壮美的收束浑然一体,作品荡气回肠的美感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在全场观众热情掌声与欢呼中,指挥家诺塞达执棒乐团返场加演了马斯卡尼《乡村骑士》“间奏曲”与柴科夫斯基《胡桃夹子》“特列帕克舞曲”,一静一动间的迥异美感,为这个被音符装点的美好夏日夜晚划上了完满的句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音乐会开场前的国家大剧院公共空间演出中,来自美国“青交”的青年艺术家们也惊喜献身,带来了“快闪”演奏,多元的音乐风格、陶醉的演绎状态、亲切的互动交流,将公共空间小舞台变为欢乐的海洋。

素材:国家大剧院艺术交流部

摄影:袁野、牛小北

文案 / 编辑:高建

场馆介绍
北京音乐厅隶属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其前身是始建于1927年的中央电影院,1960年经改建作为音乐厅启用。1983年,在我国老一辈著名指挥大师李德伦、严良堃亲自主持下,北京音乐厅在原址破土重建,成为我国第一座专为演奏音...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北新华街1号
1路、4路、52路、22路、10路或地铁西单站下车
北京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