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音乐厅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40万乐迷奔赴……

更新时间:2025-08-01 18:57  浏览量:1

编译 | 贾安琪

今年夏季,全球古典乐迷的年度盛宴如约而至。韦尔比耶音乐节(7月16日至8月3日)、萨尔茨堡音乐节(7月18日至8月31日)、琉森音乐节(8月12日至9月14日)三大欧洲古典音乐节依次开幕,维也纳爱乐乐团、指挥家尼尔森斯、钢琴家阿格里奇、大提琴家麦斯基等老牌“顶流”与特里福诺夫、藤田真央等古典新锐悉数登场。截至9月中旬三大音乐节全部落幕,这场持续近两个月的古典音乐盛宴,预计将为瑞士韦尔比耶、琉森及奥地利萨尔茨堡三座城市带来约40万全球乐迷的到访。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作为全世界水准最高、最负盛名的古典音乐节之一,萨尔茨堡音乐节的主题总是更侧重于探索艺术“形而上”的一面——今年的主题被定为“权力”,意在呼应当下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持续的社会动荡及其诱发的人道主义危机。

这从其“传统强项”歌剧中可见一斑:艺术总监马库斯·辛特豪泽(Markus Hinterhäuser)精心选取亨德尔的《凯撒在埃及》(Giulio Cesare in Egitto)、多尼采蒂的《玛丽亚·斯图亚达》(Maria Stuarda)、威尔第的《麦克白》,以及改编自契诃夫《三姐妹》的同名歌剧等剧目,通过不同维度呼应“权力”主题——既有对权力博弈、宗教冲突的呈现,也包含对暴政兴衰的刻画,更不乏对战争、生存焦虑与时代困境的深刻反思。原创戏剧《过去》(Le Passé)聚焦个体记忆与历史创伤对身份认同的塑造,通过革新性的舞台编排,将剧场转化为探讨变革的场域。剧中以强烈的视听冲击呈现权力从巅峰到崩塌的全过程,使这种植根于历史的深刻文化反思既能回应当下的现实困境,亦能向未来传递持续探索的精神力量。

2025年琉森音乐节的主题充分彰显了其传统特色,即“开放终章(Open End)”。一方面,它一如既往承继传统,在丰富多样的古典音乐作品中不断创新形式:今年,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将由西蒙・拉特爵士首次执棒演绎马勒《大地之歌》,中提琴家塔贝亚・齐默尔曼、小提琴家黄慧玲,以及驻场作曲家马克·斯特罗帕将为乐迷带来“经典+前卫”的多场室内外表演;跳出“欧洲室内传统古典音乐”的框架,中国琵琶演奏家王静将首次登台,与阿拉伯鲁特琴、竹笛及管弦乐团融合演绎“丝绸之路”主题;可移动音乐厅“方舟新星”(Ark Nova)在琉森湖畔的亮相,更让音乐节的“开放”创新与瑞士本土浓厚的开放氛围形成绝妙呼应。

另一方面,“终章”在节庆企划中得到多角度诠释:既体现在对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马勒《第十交响曲》等“无终之作”的持续排演,呼应“未完成即永恒”的艺术哲思;也关联着音乐节的人事交替——今年底,任职26年的琉森音乐节行政与艺术总监迈克尔・哈弗里(Michael Haefliger)将卸任,由塞巴斯蒂安・诺德曼接棒。恰逢创始人皮埃尔・布列兹诞辰100周年,主办方以百余场音乐会致敬这位先驱,更借此传递:此次“换帅”并非时代的终结,而是艺术精神在传承中的新起点。

成长与突破的福地

与前两个音乐节相比,韦尔比耶音乐节没有“官宣”其年度主题的习惯,但其为全球艺术才俊提供“练兵场”的成就是其他音乐节都难以比拟的:郎朗、安娜·奈瑞贝科、阿丽莎·维勒斯坦(Alisa Weilerstein)等在成名前都曾在此接受磨炼。名师指导、跨界合作、多样舞台,以及顶尖音乐家借此福地“化茧成蝶”的经历,深深吸引全球的杰出青年音乐家争夺那千分之一的集训交流机会:2025年,43个国家的218名青年在2085份申请中脱颖而出,其中135人是首次入选韦尔比耶音乐节学院(Verbier Festival Academy)及其管弦乐团培训计划,他们在这个夏天与顶尖音乐家一起迎接高强度训练、高水平合作与高密度表演。

韦尔比耶音乐节还是顶流与新锐们热衷的“跨界挑战台”。2001年,钢琴家阿格里奇与大提琴家麦斯基在此完成了他们合作的勃拉姆斯钢琴四重奏首秀,今年这对传奇二人组再次携手庆祝其合作登台演出50周年;小提琴家雷诺·卡普松与弟弟——大提琴家戈蒂耶·卡普松、钢琴新秀藤田真央、小提琴家丹尼尔·洛扎科维奇,以及洛桑贝嘉芭蕾舞团等也带来各具特色的演出现场,韦尔比耶那“没有什么是既定的”新奇感永远令人期待。

“音乐节+”打造多赢局面

远离尘嚣,给艺术家们提供一个既亲密又自在的交流空间,搭建一个为年轻乐手提供更多演出、互动以及接触大师机会的平台——这就是韦尔比耶音乐节创始人马丁-恩斯特龙简约、质朴的创立初衷。每年夏天的欧洲音乐节盛会不仅是乐迷们的盛宴,更是全球青少年乐手的艺术教育天堂,他们在此充分开阔眼界、积累舞台经验,甚至增加曝光度——这种“音乐节+青年支持项目”的创新模式为青年音乐家的职业生涯提供了很大助力,也让盛夏欧洲成为孵化后备音乐家的“圣地”。

奥地利萨尔茨堡州旅游局打出“音乐节+文旅”组合拳,让音乐节成为撬动区域经济活力、传播文化魅力的强力引擎。据《奥地利报》报道,2024年,萨尔茨堡州的入境过夜游客占全国的20%,音乐节购票人数超25万人次,吸引了超百万音乐爱好者,音乐节票房总收入达304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4亿元)。另据奥地利商会测算,萨尔茨堡音乐节为奥地利创造了2.5亿欧元的增加值,纳税、关税及社会保障贡献达9600万欧元,与音乐节相关的各项收入总额高达8.7亿欧元(约合69亿元人民币)。这种极强的市场运营能力也让萨尔茨堡音乐节在赞助、筹资等方面表现惊人,州政府也启动了场地扩建项目以支持其更好发展,令全球同行羡慕。

琉森音乐节、柏林音乐节、BBC逍遥音乐节、美国阿斯本音乐节等亦是如此,在自身发展中与地方文旅、经济等部门深度合作,通过“音乐节+”的创新模式,既推动了古典音乐的传播与传承,也为所在地区的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力求实现艺术、文化、经济的多赢局面。

场馆介绍
北京音乐厅隶属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其前身是始建于1927年的中央电影院,1960年经改建作为音乐厅启用。1983年,在我国老一辈著名指挥大师李德伦、严良堃亲自主持下,北京音乐厅在原址破土重建,成为我国第一座专为演奏音...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北新华街1号
1路、4路、52路、22路、10路或地铁西单站下车
北京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