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苏泷硬气收回版权!下架 200 首翻唱,这波操作太刚了
更新时间:2025-08-01 20:25 浏览量:1
汪苏泷在直播里敲下确认键的瞬间,把音乐圈的版权问题砸到了聚光灯下。他穿着件灰色连帽衫,头发随意抓了抓,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歌曲列表,指着《不分手的恋爱》后面的红色 “下架” 按钮说:“这些未经授权的翻唱,今天起全没了。” 34 岁的他,没像平时那样开玩笑,语气沉得像压着块石头,“有人把我的歌改成喊麦,有人在婚礼上商用还拒不付费,这不是玩梗,是抢饭碗”。直播结束后,平台上 200 多首侵权翻唱作品集体消失,包括某网红用唢呐改编的 “土味版”《有点甜》,评论区瞬间炸了锅,“支持汪苏泷维权” 和 “这下翻唱圈慌了” 的讨论刷上热搜,有人翻出他早年说 “音乐能被喜欢就好” 的采访,“从佛系到硬刚,他是真被逼急了”。#汪苏泷方决定收回年轮授权#
他的 “较真” 藏在细节里的委屈。团队透露,汪苏泷的工作室光是去年就收到 300 多起侵权投诉,有火锅店整年循环播放他的歌却拒付版权费,说 “大家都这么用”;某短视频平台上,有人把《年轮》改成 “毒舌神曲”,歌词里全是低俗梗,播放量破亿却没打过一声招呼。最让他生气的是,有家长带孩子参加 “童声翻唱比赛”,主办方用他的歌盈利,孩子唱错歌词还被评委嘲讽 “原唱也就那样”。他在朋友圈发过一张截图,是某侵权者的回复:“你都这么火了,还在乎这点钱?” 这句话后面,他画了个大大的问号。这次收回版权前,他让律师团队逐首核对授权记录,光整理材料就用了三个月,“不是针对谁,是想让大家知道,音乐人的劳动值得被尊重”。
国际乐坛里,“版权保卫战” 从来没停过。泰勒・斯威夫特为了夺回歌曲版权,花六年重录全部专辑,说 “这些歌是我的血与肉”;韩国歌手 IU 发现某综艺盗用她的旋律,直接发律师函要求停播,哪怕对方是顶流电视台;日本的米津玄师更绝,把所有歌曲的翻唱授权费提高三倍,“想唱可以,先证明你懂这首歌”。不同文化对版权的态度不同:欧美讲究 “寸土不让”,亚洲常碍于人情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汪苏泷的特别之处,是他没走 “天价索赔” 的路子,只是默默下架侵权作品,在直播里说 “我不要钱,我要尊重”,这种温和里的坚决,比撕破脸更有力量。
网友的争议点绕不开 “维权是不是太小气”。有人觉得 “翻唱是帮你传播,何必这么较真”,翻出自己学生时代翻唱的视频 “难道也要被追责”;支持者却甩出数据,“汪苏泷每年版权收入的三成被侵权稀释,换你你乐意?”;甚至有人争论 “网络时代版权是不是该放宽”,却忘了他特意留了口子 —— 非商用的个人翻唱只要注明原唱,依然可以保留。这种争议本质上是对 “创作价值” 的轻视,好像音乐人就该 “为爱发电”,却没想过他们也要付房租、买设备、养活团队。就像有人吐槽 “周杰伦不让用他的歌做铃声太抠”,却忘了那些旋律背后,是他熬了无数个夜写出来的心血。
从行业趋势看,“版权觉醒” 正在成为音乐人共识。周杰伦把老歌版权牢牢攥在手里,邓紫棋成立个人版权公司,连独立音乐人都开始用区块链登记作品。汪苏泷的举动之所以让人叫好,不是因为他有多强势,而是他让普通人看到:版权不是冰冷的法律条文,是 “你尊重我的劳动,我才敢继续创作” 的默契。他在直播最后弹了段未发布的旋律,说 “只有保护好过去,才能写出更好的未来”,这话里的认真,比任何维权声明都动人。
娱乐圈里,太多音乐人对侵权 “忍了又忍”,怕得罪人,怕被说 “不大度”,汪苏泷却像个拎着尺子的学生,一笔一划地划清边界。他的硬气不在狠话里,而在逐首核对的授权记录里;他的坚持不在热搜上,而在 “哪怕少赚点,也要守住底线” 的清醒里。那些纠结 “他是不是太较真” 的人,或许没明白:今天纵容一句 “借用一下”,明天就会有人把你的心血当成免费的背景音。就像网友说的 “汪苏泷开了个好头,以后音乐人终于不用跪着赚钱了”。在这个 “万物皆可蹭” 的时代,他的收回版权,其实是给所有创作者的一颗定心丸 —— 你的付出,值得被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