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音乐厅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音乐奇才!中朝两国军歌曲作者都是他——郑律成

更新时间:2025-08-02 17:15  浏览量:1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这首进行曲从抗日战争一直到解放战争,成千上万的战士唱着这支歌冲锋陷阵一往无前,迎来了新中国的黎明。1988年“八一”前夕,中央军委正式将其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我昨天在头条发文介绍了军歌词作者公木创作军歌的过程,今天再来介绍曲作者郑律成。

郑律成堪称是一个音乐奇才。他不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曲作者,还是朝鲜人民军军歌的曲作者。

1918年8月13日,郑律成出生于朝鲜南部全罗南道一个贫苦的革命家庭。他父亲是个爱国者,3个哥哥先后为朝鲜与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小时候,郑律成患有口吃,被发现有音乐天赋后开始学习小提琴。1919年光州爆发了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三一运动”。郑律成在父亲与兄长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浓烈的抗日情怀。

1933年年仅15岁的郑律成随着一批进步的朝鲜青年来到中国,进入朝鲜在华抗日团体开办的南京“朝鲜革命干部学校”学习,并参加朝鲜革命组织“义烈团”、“朝鲜民族解放同盟”等抗日组织。他一边从事革命活动,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音乐。

1937年10月,19岁的郑律成怀着满腔热情奔赴延安。1939年1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天傍晚,郑律成参加完一个群众大会,站在半山坡上,看到战友们沐浴着夕阳的余晖,成群结队地奔向各自的岗位;正在操练的抗日战士喊着响亮的口号,威武雄壮,全城内外歌声四起……这幅雄伟壮观的图画,深深地印在郑律成的心中。著名的《延安颂》就这样在他胸中酝酿成熟。他请莫耶写好歌词,很快就谱出了乐曲。后来,在毛泽东参加的一个晚会上,郑律成亲自演唱了这首歌。“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

《延安颂》表达了千百万革命人民向往延安,热爱延安的真挚感情。这支歌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从延安飞到前方,从解放区飞到国统区,直至海外。当时,很多革命者正是唱着这支歌,寄托着对毛泽东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思念;许多国统区的青年正是唱着这支歌,披荆斩棘,冲破艰险,奔向延安,投入革命洪流。在延安,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延安颂》的歌声。很多人知道郑律成的名字,都是从听他的歌《延安颂》开始的。

从1937年至1942年,郑律成一直生活、战斗在延安,很多曾经跟他在一起工作的人都说:“如果说群众的歌声像烈火,那么郑律成就是一颗火种,他走到哪里,哪里就爆发出烈火般的歌声。”在延安期间,他耳闻目睹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开辟根据地……这些都激励着年轻的郑律成,成为他音乐创作的食粮。在音乐家冼星海写成的《黄河大合唱》的影响下,他同公木合作,写了《八路军大合唱》,把自己对人民军队的热爱谱进了乐曲。大合唱中的《八路军进行曲》后来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在隆重的开国大典上,这支名曲回响在天安门广场上空。

1942年8月,郑律成被派往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工作,任华北朝鲜革命军政学校教育长。

1945年抗战胜利后,郑律成携夫人丁雪松回到朝鲜,历任朝鲜劳动党黄海道委宣传部部长、朝鲜人民军俱乐部部长、朝鲜人民军协奏团团长、朝鲜国立音乐大学作曲部部长等职,为朝鲜军民谱写了《“8.15”颂歌》《朝鲜人民军进行曲》《朝鲜解放进行曲》《歌颂新中国》,大合唱《图们江》《东海渔夫》等10余部作品。

1949年初,郑律成与夫人丁雪松调到中国东北行政委员会驻平壤商业代表团任代表,党的关系也由朝鲜劳动党转回中国共产党。同期,郑律成被调离人民军,安排到朝鲜国立音乐大学任作曲部部长。

新中国成立以后,郑律成的足迹踏遍了中国大地,到处寻找新的创作原料。

1950年郑律成正式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定居北京。

1976年12月7日,郑律成在北京病逝,享年58岁。他为人们留下300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2009年郑律成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场馆介绍
北京音乐厅隶属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其前身是始建于1927年的中央电影院,1960年经改建作为音乐厅启用。1983年,在我国老一辈著名指挥大师李德伦、严良堃亲自主持下,北京音乐厅在原址破土重建,成为我国第一座专为演奏音...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北新华街1号
1路、4路、52路、22路、10路或地铁西单站下车
北京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