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被汪苏泷骗了
更新时间:2025-07-31 21:21 浏览量:1
唐丽君透露,《花千骨》OST除三首歌曲外,其余均与海蝶音乐合作,采用盲选方式从海蝶提供的曲库中挑选。当时剧方收到并选用的是张碧晨演唱版本,原因是其歌声“代入感很强”,非常贴合剧中女主角花千骨的心境 ,而对于海蝶音乐与汪苏泷、张碧晨之间的具体合作细节,剧方并不知情。这一回应,首次从剧方角度解释了为何剧中仅使用张碧晨版《年轮》,也侧面说明在当年的OST合作模式下,影视剧制作方与音乐版权方、演唱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差。
《花千骨》制片人唐丽君的一句 "我们只收到张碧晨版母带",将尘封十年的《年轮》版权争议推向舆论中心。作为现象级仙侠剧的幕后推手,唐丽君的回应具有权威性 —— 她首次披露剧方通过海蝶音乐曲库盲选歌曲的全过程,强调对汪苏泷男声版 "完全不知情",并直言 "若当时明确双版本可避免争议"。这场由网红言论点燃的风波,折射出 OST 行业长期存在的信息差、合同漏洞与版权认知混乱,也让 "谁是《年轮》原唱" 成为法律与情感的双重命题。尽管法律上汪苏泷拥有著作权,但调查显示,83% 的剧粉听到《年轮》会自动联想到花千骨的白衣造型。这种情感联结让唐丽君感慨:"音乐与剧情的绑定,或许比版权归属更深刻。"
在这场争议中,“谁是原唱”成为焦点。从时间线看,2015年6月15日,张碧晨女声版随剧集插曲率先发行,成为剧中唯一使用版本;6月29日,汪苏泷男声版以单曲形式上架;同年7月16日,两版共同收录于《花千骨电视原声带》专辑。张碧晨工作室强调其版本发行早且为剧中唯一使用版本,是“唯一原唱”;汪苏泷方则认为两版均收录于OST专辑,符合“双原唱”惯例,且汪苏泷作为词曲创作者,拥有著作权。从法律层面而言,“原唱”并非著作权法概念,汪苏泷作为词曲作者享有著作权,张碧晨、汪苏泷作为演唱者分别对各自演唱版本享有表演者权 。但在公众认知里,因张碧晨版借《花千骨》剧集热度广泛传播,QQ音乐收藏量达1400万+,远超汪苏泷版的470万+ ,很多剧粉听到《年轮》就会自动联想到花千骨的白衣造型,这种音乐与剧情深度绑定的情感联结,让“谁是原唱”不再只是简单的法律问题,更成为一种情感命题。
此次《年轮》版权争议,也暴露出OST行业长期存在的合同漏洞与版权认知混乱。一方面,在授权环节,诸如“永久演唱权”这类模糊表述,容易引发后续纠纷。法律上不存在“永久演唱权”概念,表演者演唱权源于与著作权人及制作方约定,需明确授权期限、范围等权利边界 。另一方面,行业内对于“原唱”等商业概念缺乏清晰界定与合同约定,导致各方理解存在偏差。此次事件中,制作方、唱片公司、创作者、演唱者之间复杂的版权关系与利益纠葛,正是行业乱象的一个缩影。
唐丽君在回应结尾感慨:“争论谁是原唱时,我们都忘了 —— 是《花千骨》成就了《年轮》,也是《年轮》让花千骨的故事更动人。”这句回应,不仅是对《年轮》与《花千骨》相互成就关系的深刻总结,也为这场争议提供了一个温情视角。在版权纷争之外,音乐与影视作品之间那种灵魂交融、彼此升华的艺术价值,或许更值得被铭记。此次《年轮》争议,为OST行业敲响警钟,未来只有通过完善合同条款、明确版权归属、加强各方沟通,才能避免类似的版权罗生门再次上演,让音乐与影视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中继续携手,创造更多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