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音乐厅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全运会颁奖音乐发布:脱胎于岭南名曲《彩云追月》,后续将进行多版本开发

更新时间:2025-08-03 05:05  浏览量:1

8月2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倒计时100天启动仪式在深圳广电集团举行,残特奥会组委会主任、中国残联主席程凯,十五运会组委会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出席并致辞。启动仪式上,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发布了本届全运会火炬“绽放”、残特奥会奖牌“同心暖”以及赛事礼仪服装、颁奖音乐,并展示了本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以及十五运会奖牌、服装等。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颁奖音乐主创团队负责人王欣介绍颁奖音乐创作情况

颁奖音乐作为赛事文化的核心载体,一直是全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颁奖音乐不仅肩负着表达对获奖运动员的崇高敬意、传递情感,更要彰显赛事特色和时代精神。本届全运会颁奖音乐创作工作于2025年4月初正式启动,由广州体育学院音乐教师团队精心打造。过程中广泛征求专家学者及粤港澳三地意见,借鉴过往颁奖音乐成功经验,最终形成了涵盖颁奖仪式全流程(提示音乐、入场音乐、颁奖音乐、退场音乐)的四首系列作品,目前该系列音乐已按程序上报国家体育总局,并在当前赛事上使用。

该系列作品以岭南经典名曲《彩云追月》为文化锚点与音乐元素,通过现代化大交响式的创作演绎,使用“解构——重组——升华”三部曲创作法,通过现代大交响化、电子化、场景化的融合来创作演绎,构建“古典意蕴、当代气韵、湾区气象”三位一体的音乐叙事体系,打造兼具国际视野、地域特色与全运会理念的颁奖音乐范式。

据悉,《彩云追月》诞生与流传均根植于岭南文化土壤,具有高度音乐价值和深厚文化内涵。最早见于清代,后由人民作曲家任光在1935年再创作为民族管弦乐作品,后曲词填入粤语、国语、闽南语等多个版本,深受喜爱。乐曲以“彩云”和“月”为意象,象征着圆满与和谐,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 象征着团圆和美好;彩云 则代表着吉祥和希望。

本届全运会颁奖音乐采用《彩云追月》文化元素,寓意是用岭南音韵构建文化地标,深挖粤乐“清新明快、兼容并蓄”的特质;重塑“月文化”的精神内涵,承袭古典诗词中“海上生明月”的天地胸怀,又隐喻运动员“追云逐月”的拼搏意志。

据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颁奖音乐主创团队负责人王欣介绍,本届全运会颁奖音乐中,团队现场采集并创新使用了粤港澳三地具有代表性的祈福钟声,当三地钟声在乐章中交融,寓意粤港澳同心为运动员敲响祝福之钟——这是湾区人民对全国体育盛会的集体致敬。其中香港祈福钟声采自尖沙咀钟楼(原九广铁路钟楼)。

2021年12月,为纪念钟楼100周年华诞,尖沙咀钟楼在沉寂了71年后再次响起。“当时在现场的香港市民说,钟声给他最深刻的印象是‘回家’,洪亮的钟声不仅提醒人们的车次,也好像是为每个归家人送上的祝福。”王欣告诉羊城晚报记者。

接下来,颁奖音乐主创团队还将致力于打造适配不同场景的“全运会听觉符号系统”,并进行不同版本的开发。脱胎与岭南经典名曲《彩云追月》的颁奖音乐完整交响乐版、电子混音版、流行音乐版也将陆续和听众见面。

文 | 记者 吕航

图 | 记者 周巍、梁喻、实习生 孙萌泽

场馆介绍
北京音乐厅隶属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其前身是始建于1927年的中央电影院,1960年经改建作为音乐厅启用。1983年,在我国老一辈著名指挥大师李德伦、严良堃亲自主持下,北京音乐厅在原址破土重建,成为我国第一座专为演奏音...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北新华街1号
1路、4路、52路、22路、10路或地铁西单站下车
北京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