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人争25席:中戏音乐剧专业校考报考全指南
更新时间:2025-08-03 23:00 浏览量:1
中央戏剧学院的音乐剧专业是国内音乐剧教育领域的重要力量,有着扎实的发展基础和鲜明的特色。
它的音乐剧教学早在1991年就已起步,经过多年积累,2012年正式成立音乐剧系,形成了系统的教学体系。专业聚焦于培养具备综合艺术素养的人才,不仅要求学生在表演上有灵气,还得在声乐、舞蹈方面有扎实功底,能自如驾驭音乐剧这种融合了歌、舞、演的艺术形式。
课程设置很注重实用性和综合性,从声乐基础、表演技巧到音乐剧专项的演唱、舞蹈,再到戏剧史、英语等辅助课程,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师资团队也很有实力,既有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能带来扎实的基础教学,还有活跃在行业前沿的青年教师,甚至会邀请国外资深教授交流授课,让学生接触到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技巧。
多年来,这里培养了不少活跃在舞台和影视领域的优秀人才,还创建了国家级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行业内认可度很高。学生在校期间会排演大量经典中外音乐剧作品,像《西区故事》《家》这些,既锻炼了实践能力,也传承了优秀的音乐剧文化。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人才输出,中戏音乐剧专业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是很多热爱音乐剧的学子向往的地方。
中戏2025年音乐剧专业初试报名514人,计划招录25人。中央戏剧学院2025年音乐剧校考合格分数线78.00。校考成绩合格且文化课成绩不低于生源所在省份2025年普通类专业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80%(小数向上取整)的考生,可按专业成绩排序,由高到低依次破格录取 。
音乐剧校考:
初试:
声乐:自选音乐剧歌曲一首(中英文不限),清唱。可适当删减歌曲重复部分,时长3分钟以内。
形体:自选作品一段,中外舞蹈均可,时长2分钟以内,可播放伴奏。需穿紧身练功服、舞蹈鞋。
台词:朗诵自选诗歌、散文或小说一段,时长2分钟以内。
复试:
声乐:自选不同于初试的音乐剧曲目3首(1首中文,2首外文),每首时长3分钟以内,可对曲目结构做适当调整。如需钢琴伴奏可自带乐谱或自带音频播放器,禁止使用手机播放伴奏。
形体:一是自选中外舞蹈或音乐剧舞蹈一段,时长2分钟以内;二是考查形体基本条件和基本功能能力,此部分成绩不算入总分,但划定资格线。
表演:模仿熟悉的艺术家表演片段,时长3分钟以内,还包括命题即兴表演。
音乐剧评分标准:
基础条件评估(占比约30%):包括形象气质和形体条件等。要求考生形象上具备镜头辨识度,五官比例协调,气质独特且可塑性强。形体方面,女生身高建议165cm以上、男生175cm以上,身形匀称无明显体态问题,肢体韵律感好,空间感知力强,行走坐卧等姿态具有美感。
专业能力测评(占比约50%):
声乐:考查嗓音条件,如音色、音域、声音质感等,要求音准和节奏精准,能清晰吐字,准确把握作品风格,通过演唱传递情感,若能选择与自身声线匹配的歌曲并以肢体语言辅助表达则更佳。
台词:注重语言流畅度,需吐字清晰、语调自然,能通过语速、重音、停顿等技巧传达角色内心波动,达到“声临其境”的效果,同时应避免方言口音干扰,但适度展现地域特色可增强角色真实感。
形体:关注肢体协调性,动作需流畅且与音乐节奏契合,能通过舞蹈或动作表演展现情感,避免机械炫技,如表演古典舞要体现“行云流水”的韵律感。
表演:考查考生的表演灵气,在模仿和命题即兴表演中,能迅速进入角色,展现出良好的反应能力和空间利用能力,在群体表演中能把握好自身角色,既突出又不压制同伴。
发展潜力评判(占比20%):主要看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的情绪稳定性和应变能力,如面对考官故意打断表演等情况时,能否保持冷静,灵活应对,同时突出个人特质,避免模式化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