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才是姜文电影中永远的“醋”
更新时间:2025-08-05 12:54 浏览量:2
“就是为了这点醋,我才包的这顿饺子”,这句台词出自姜文电影《邪不压正》,这句话不仅成为阐释姜文电影的秘钥,也是当下能指狂欢时代修辞学意义上的一个网络爆梗。
的确,姜文执导的影片向来以语言/言语符号层面的借古讽今、言此意彼、声东击西而著称,无论是借土匪张麻子(姜文饰)讽喻民国政治乱象的《让子弹飞》,以马走日(姜文饰)指涉时代交替下新旧权力冲突的《一步之遥》,还是以侠客李天然(彭于晏饰)报仇雪恨映射人性博弈的《邪不压正》,关于“饺子”和“醋”的争辩便从未停歇,这部姜文新作《你行!你上!》当然也不例外。
有评论者言:饺子是其表层结构(故事),醋是深层结构(隐喻),果真如此,那必然会令观者陷入现象与本质、能指与所指、历时与共时等二元对立的思维窠臼和符码禁锢中,而视姜文电影中音乐的叙事和抒情作用于不顾,致使大多数观众陷入在姜文电影中寻找“醋”与“饺子”的执念,从而按图索骥、以讹传讹。
可以说,这部《你行!你上!》是姜文借由郎朗的故事写给古典音乐的“一封情书”,从影片不难看出,姜文压根就没想讲一个中规中矩的人物传记故事。
这样去看,就很容易理解为何影片中的传主郎朗的人物形象被塑造得呆滞扁平,人物弧光黯淡,人物表情动作夸饰,那是因为这盘“饺子”始终是为古典音乐这点“醋”服务的,音乐的曲目、调性、节奏、音高等决定了电影的叙事织体和情感结构,主人公郎朗从头到尾被设定为配合每首音乐登场的“表演木偶”而已。
众所周知,姜文嗜爱古典音乐成痴,他本人并不懂乐理知识,却具有极高的古典音乐鉴赏力和艺术品味。早在1993年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姜文就曾受到了马斯卡尼《乡村骑士》间奏曲艺术缪斯的启迪,他曾坦言该片几乎是依据这首曲子而创作的。
马斯卡尼 歌剧电影《乡村骑士》
《乡村骑士》由意大利作曲家彼得罗·马斯卡尼作曲,讲述了美丽的西西里小镇上两名男子为争夺心仪的女子决斗而身亡的凄美爱情故事,这首荡气回肠而又缠绵悱恻的歌剧一经演出就不胫而走。影片中,《乡村骑士》间奏曲成为主人公马小军(夏雨饰)的青春记忆和爱情回忆,每当他用望远镜偷窥米兰(宁静饰)挂在墙上、身着比基尼笑靥如花的照片,或禹禹穿行在军区大院高墙围栏上寻找米兰的场景,这首“间奏曲”都会徐徐莅临、铺满音轨,梦幻般的旋律带出无限怅惘的心灵悸动。1990年,科波拉的《教父3》嵌套了这首间奏曲,堪称“在西西里歌剧院上演一出西西里歌剧”。
新世纪以来,古典音乐几乎成为姜文电影创作的直接灵感来源:《邪不压正》影片伊始,姜文用开场出字幕(几近黑屏)的2分15秒钟时间将苏联著名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号爵士组曲》(圆舞曲)作为片首曲进行了较为完整演绎(总长度为3分44秒),为全片铺垫了华丽优雅而又绮靡诡谲的情绪基调。《邪不压正》则运用了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柔板,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乐派唐尼采蒂的男高音(帕瓦罗蒂演唱)《爱的甘醇》选曲《偷洒一滴泪》,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女高音咏叹调《索尔维格之歌》等经典曲目,与无疾而终的爱情、荒诞离奇的人物、错乱迷失的时空、呓语般重复的人物台词等,如同万花筒般拼贴出姜文电影斑斓的声像图景。
《一步之遥》的片名灵感来源于阿根廷作曲家卡洛斯·葛戴尔最知名的小提琴协奏曲《一步之遥》,该曲时常被运用于绅士淑女们在豪华瑰丽的舞池中翩跹起舞、眉目传情的经典场景,纸醉金迷的氛围与流光溢彩的舞台在爵士乐、萨克斯的伴奏下尽显上流阶层的奢靡、糜烂。这首经典曲目也曾出现在《辛德勒名单》《闻香识女人》《真实的谎言》等影片中。在创作《太阳照常升起》时,姜文曾用莫扎特的《安魂曲》片段作为样片配乐来要求日本配乐大师久石让,后者更是以一段气势恢宏的铜管乐交上完美答卷,连姜文都评价其为:“比莫扎特还要好”。姜文对古典音乐的热爱早已深入骨髓,成为其电影不可替代的风格化标签。
无论是巴赫、莫扎特、马斯卡尼、格里格、唐尼采蒂,还是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姜文都让其在自己的电影中做到恰到好处。不仅间奏曲、舞曲(阿根廷舞曲、奥地利圆舞曲、德意志舞曲等)、协奏曲、进行曲、交响曲,乃至于埃及幻想曲、俄罗斯民歌、帕格尼尼随想曲等地方性曲目,姜文都可在配乐中信手捏来。从时间跨度上来看,从16世纪古典音乐之父巴赫开始一直蔓延至19世纪的古典音乐作曲家格里格、西贝柳斯与勋伯格,如此广泛的古典音乐阅听面、配曲数量与频次,在整个华语电影导演界都极为罕见。
在这部《你行!你上!》中,更是大量启用多首古典音乐和民歌钢琴演奏版本,音乐不仅是形塑主人公郎朗人物成长经历、成功之路、父子之情等情节的重要铺垫,也是推动剧情、营造氛围、表达情感、凸显主题的重要媒介。
如用贝多芬的《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协奏曲》)这首气势恢宏、气贯长虹的曲子为影片奠定基本调性,无论是辗转于各种拜师学艺,还是在柯蒂斯音乐学院的擂台比赛中,它始终伴随着郎朗的求学之路和生命成长。与此风格相对的是另一首肖邦的《f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相比前者,这首曲子象征了女性(母爱)的细腻柔情与情意绵绵,是影片中传递情感与情绪的声景担当。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则更如同全片的定海神针:在铜管乐震耳欲聋的轰鸣中,一个天才音乐家似从天而降。
此外,为了凸显郎朗钢琴表演的技术难度,姜文还特意选曲了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这是郎朗参加国际钢琴大赛的保留曲目,演奏时需急速地变幻手指,快速的节奏型转换,对演奏者的内心和情绪等造成极大挑战;表演乐段的高潮部分两只手如同在琴键上肆意狂舞,宛若“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可谓鬼斧神工、雷霆万钧。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姜文除了对古典音乐情有独钟之外,还大量挪用了《国际歌》《毛主席啊,革命战士敬祝您万寿无疆》《毛主席的恩情永不忘》《歌颂献给毛主席》《毛主席的光辉把炉台照亮》《远飞的大雁》《井冈山上红太阳》《红色娘子军组曲》《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北京颂歌》《天鹅湖》《友谊的花开万里香》《友谊花开万里香》等红色革命歌曲和外国民歌。故而,观众在《你行,你上!》中可聆听到姜文将《小芳》《千万次的问》《浏阳河》《保卫黄河》等中国民歌和流行歌曲进行连缀串烧。这四首曲子之间无缝衔接,情感情绪逐级递升,配合画面中身着红衣的郎朗和一架钢琴被吊在半空中,姜文用音乐、色彩、光影等视听图谱为赴美前的郎朗营造了一个熠熠生辉的舞台,围观的人群随音乐律动也纵情高歌,似释放和延续着马小军们后革命乌托邦的生命激情与狂欢体验。
除此之外,影片《你行!你上!》中还大量启用了贝多芬的《致爱丽丝》《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月光奏鸣曲》、肖邦的《幻想即兴曲》《黑键练习曲》、李斯特的《塔兰泰拉舞曲》《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舒曼的《梦幻曲》、舒伯特的《f小调音乐瞬间》等,这些经典曲目贯穿电影的叙事肌理和情感表达,既是姜文电影的风格化表征,也是导演籍由电影配乐表达情动的能量符码。
可以说,古典音乐才是姜文这盘“饺子”的灵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