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的大招:曾在音乐会上无视卡米拉,把戴安娜的照片展现给大众
更新时间:2025-08-29 09:27 浏览量:2
王室的离婚,也不是一场普通家长里短。两口子分开,哭得都不像平时那些“优雅”绅士、贵妇了。戴安娜和查尔斯明明早就各自为政,形同陌路,碰面就是冷漠。可真到婚姻终结那一天,偏偏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查尔斯嘴边嘟囔着:“怎么就成这样了?”你看着这一幕,反而觉得陌生,大人们嘴上叨叨什么“体面”,心里那个窟窿谁都补不上。
说句通俗点的,王室的离婚麻烦事儿总是长在孩子心里。很多父母总觉得,孩子小,就不懂;可实际上,孩子不问,不吭声,并不是没有伤痕。威廉那年才十四,还在青春期最闹心的阶段。家里闹翻天,他却只能在一边看着。对“王室”这种身份,他或许只是有点模糊的自豪,真正关心的,是妈妈为什么哭了。
那些年,查尔斯在威廉心里的分量其实很轻。说是父子,倒更像是在肯辛顿宫偶尔碰到的宾客。查尔斯忙着自己的事,自顾自地生活,戴安娜却总在威廉身边。有时候,威廉会听见身边大人碎嘴,说什么王妃的位子、头衔被拿走了,剩下的是孤零零的母子三人。年幼的他,只感受到一种模糊的失落,却说不明白。
也许为孩子来说,身份、头衔都不值一提。他只看见母亲眼泪,他只想着能让妈妈开心点。所以颇有点憨气地拉着黛安娜的手:“妈妈,等我当了国王,我把一切都还给你。”你说,这句话,有几分童真,也有几分让大人难堪的懂事。戴安娜听了,心头一酸,也就更坚定了:不管往后发生什么,得把退路留给孩子。
可这个“退路”,说来就来不及。遗嘱还没存放妥当,命运又下了重锤。不到一年时间,巴黎那个隧道里,戴安娜的生命就戛然而止。十四五岁的威廉,那时候还不太明白什么叫“世界塌了”。人们都说,孩子适应得快。可其实,他只是把委屈往心里藏了。
母亲的葬礼上,威廉的脸已经变了。孩童的神色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种咬紧牙关的冷漠。很多年后大家回看,都说那是“黑化”的开始。其实哪有那么玄乎?不过是心里埋下一根刺而已。
更巧的是,查尔斯后来过得也不算风光。卡米拉的出现,成了新一轮舆论暴风的中心。所有人都在猜:威廉会不会记仇?会不会记得这位“继母”是他妈妈离开王室的导火索?有的说,王子终于释怀了——威廉和卡米拉一度关系还不错,摆足了“母子和谐”的样子。王室讲究场面,他也不能随便撕破脸。不过,聪明人都知道,这事没完。
时间一晃,威廉熬出了头,真正成了家里的“大少爷”。军队的荣誉有了,婚姻也稳定下来。大家以为,这一代“宫斗”要歇一歇了。直到2016年,威廉带着凯特出访亚洲,去了个特别的地方:泰姬陵。
说起泰姬陵,戴安娜也曾去过。那时候她的婚姻已经千疮百孔,却舍不得说出口。她坐在石凳上,满脸哀愁,许多照片记录下她无助的时刻。我猜,威廉这回去,多少也想带着母亲的回忆。他坐在母亲曾经坐过的位置,成了人父的人,总是更能体会当年母亲的苦楚。那一刻,他没忍住,哭了出来。而凯特,只静静地在旁边守着。
之后的一连串动作,就更有些带着火气。威廉出钱拍了纪录片《我们的母亲:戴安娜与她的生活和遗产》,不玩虚的,邀请哈里一起亮相。他不是要追溯历史,他要让母亲的影像重新进驻王室的记忆中。卡米拉的颜面,这回是被踩在地上摩擦。大家都说,威廉终于出手了。
纪录片之后,肯辛顿宫又多了一尊雕像,是戴安娜。威廉说做就做,没有半点犹豫。卡米拉看到消息,气得直咬牙,却说不出拒绝。王室就是这么个地方,表面风平浪静,背地里一出手就是“王炸”。
其实,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伊丽莎白女王驾崩,王室这个超大“家族企业”少了主心骨。威廉也彻底放开手脚,和卡米拉的明争暗斗真正进入高潮。
加冕礼那天,卡米拉有些得意,做了几件让人侧目的事。一个是把自己的雕像撤了,另一个更狠——除了她自己,其他王室女性通通不准戴王冠。凯特王妃和小公主夏洛特,没理她,戴了一顶比王冠还招摇的珍珠桂冠。出场时,母女俩简直艳压全场,卡米拉看得咬牙切齿,却不敢公开发作。
真正的细节,其实藏在礼仪那一刻。威廉宣誓效忠的是父王查尔斯,卡米拉被晾在了旁边。夏洛特给爷爷行礼,卡米拉也被“无视”。说是小动作,但在王室那种讲究脸面的体系,威廉的“无声反击”可谓杀伤力极强。
接下来的事情更有点“狠”。卡米拉安排了些亲友在王室岗位吃空饷,过不了多久,威廉亲手做了一波清理,把这些“家属”轰出了门。这番动作,里外里都是给卡米拉下马威。可惜,卡米拉并没看懂,这只是“开胃菜”。
最让卡米拉难受的,是被彻底忽视。按理说,查尔斯加冕了,威廉“储君”也要正儿八经地亮相。致辞时,威廉点名感谢王室所有人,唯独漏掉了卡米拉。凯特和孩子们都被一一提到,只有“王后”像空气一般。你要说,这是威廉的“报复”,倒也不完全。他其实是要告诉所有人,有些人进了家门,却永远都不是亲人。
卡米拉的脸上,忍着没事,心里多半是恼羞成怒。王室讲究体面,她不敢跟威廉翻脸,只能暗暗憋着,有苦说不出。
等音乐会、庆典的纪录片上映,戴安娜的照片走马灯一样出现。那些有意无意的“纪念”,其实是威廉把母亲真正摆回了王室大门口。所有人都看得明白:这就是威廉,平时好脾气,一发狠就是真动刀。
有闲人爱猜,王室后面怎么收场?查尔斯还在,威廉还只是“储君”。可等到威廉真的当了国王,谁能说他不会为戴安娜彻底“翻案”?或许,那个憨憨的小男孩,会在王冠的光芒下,把母亲所有失去的荣光都拿回来。
说到底,这一家子无非也是普通人。王室的名利场,再多头衔、再多仪式,眼泪也止不住,也难有答案。谁还不是在风雨交加里,想替最亲的人搬回一座晴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