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音乐厅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北京日报独家揭秘 | 3000人合唱中的“声音标杆”,他们如何做到?

更新时间:2025-09-03 11:52  浏览量:2

9月3日纪念大会当天,3000名高校学生组成的合唱团引吭高歌,听得人心生澎湃。这其中,有几所高校担任“声音标杆”,记者专访其中一所高校——中央音乐学院的,揭秘他们如何通过训练成为“样板”。

中央音乐学院参与合唱的同学具有一定专业优势,但作为“标杆”,他们的声音要在合唱团中成为“样板”,这也意味着更高的要求和更严格的训练。

“我们精心打磨每一首歌曲,每一句、每一字的声音、情绪、气息都做了细微调整。”带队老师王茜说,同学们不仅进行专业合唱训练,让声音“精益求精”,还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开展体能、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各方面的训练。

同学们虽然来自音乐专业,但以往的演唱多是独唱,每个人的气息和韵律都不同。这一次的大合唱却不能突出个性,而是强调共性,不仅口型、发力、气息要保持一致,连歌唱过程中的表情转换也要统一。

首先要做的就是磨掉自己的锋芒,统一、统一、再统一。“大家平时有的飙高音,有的秀低音,可在大合唱中,必须要调整心态,不能只想着凸显自己的特色。我们代表的是中国青年,要为集体着想,要学会听周围的音色来调节自己的气息,达到整体的平衡。”来自声乐歌剧系的孙景伊告诉记者,她所在的专业平时便是以培养独唱为主,不过这次她心态调整得很快,“因为能参加真的很荣幸”。

来自音乐教育专业的许自成2021年曾作为学生代表,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观众席观礼。广场合唱的强烈震撼和情感共鸣深深烙印在他心里。“希望我也能参与到合唱中,把声音延续下去。”2025年,他如愿成为合唱团的一员。“直到加入合唱团,我才知道原来在广场上呈现那么震撼的效果,背后要付出很多努力。”许自成说,虽然广场合唱只有几分钟,但为了把最高的能量、最好的状态展现出来,他每一次训练都全身心投入。除了跟着校内老师进行体能训练,他还专门跑到健身房做有氧运动,锻炼自己的耐力。“训练虽苦,可我并不觉得。”许自成说,大家团结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而齐心协力,这让他很自豪。对于音乐学系的苏怡来说,合唱训练是一场身心的磨砺。“一个又一个8分钟,一遍又一遍唱,是对自己的一场极限挑战。”

王茜告诉记者,同学们平时在学校更多学习的是专业性较强的曲目,对抗战歌曲虽然都很熟悉,却缺少深入理解。通过这次训练,同学们深切感受到歌曲中的精神和意志。从最初的校内训练,到最后的3000人集训,她在每一次训练过程中看到了同学们的成长与蜕变。“对同学们来说,这是一堂非常生动的大思政课。”

记者:鹿艺佳,邓伟

场馆介绍
北京音乐厅隶属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其前身是始建于1927年的中央电影院,1960年经改建作为音乐厅启用。1983年,在我国老一辈著名指挥大师李德伦、严良堃亲自主持下,北京音乐厅在原址破土重建,成为我国第一座专为演奏音...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北新华街1号
1路、4路、52路、22路、10路或地铁西单站下车
北京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