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音乐厅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六年级音乐4《京腔京韵》教案

更新时间:2025-09-02 05:28  浏览量:3

一、核心素养目标

1. 审美感知:感受京剧音乐中唱腔、念白、锣鼓经的独特韵味,辨别西皮、二黄的不同风格(西皮明快、二黄深沉)。

2. 艺术表现:能模仿京剧念白的节奏和简单唱腔(如《甘洒热血写春秋》选段),尝试用手拍或打击乐器演奏基础锣鼓经(如“仓七 仓七 仓才仓”)。

3. 文化理解: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和“四大功夫”(唱、念、做、打),体会京剧作为“国粹”的文化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感受京剧唱腔与乐器伴奏的特点,区分生、旦、净、丑的行当形象。

2. 学唱《甘洒热血写春秋》选段,把握唱腔的节奏和韵味。

(二)教学难点

1. 准确模仿京剧念白的“韵白”风格,避免用普通话平直朗读。

2. 理解京剧“写意性”表演特点(如用动作模拟骑马、开门),并尝试简单表现。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京剧经典片段视频(如《霸王别姬》《智取威虎山》选段)、京剧行当角色图片/PPT、锣鼓经音频(如“急急风”“四击头”)、简易打击乐器(鼓、锣、镲、梆子)、《甘洒热血写春秋》歌谱。

2. 学生准备:提前收集1-2个自己知道的京剧角色或故事(如孙悟空、穆桂英)。

四、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京剧视频、展示行当服饰图片,创设“京剧小剧场”情境。

2. 示范模仿法:教师示范念白、唱腔和简单身段,引导学生模仿练习。

3. 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行当特点、锣鼓经节奏,合作完成“行当小展示”任务。

4. 多媒体辅助法:用音频、视频直观呈现京剧元素,突破抽象概念(如西皮与二黄的区别)。

五、教学过程(40分钟)

(一)导入:情境激趣(5分钟)

1. 播放京剧《贵妃醉酒》选段视频(突出旦角唱腔和服饰),提问:“视频里的表演和我们平时听的流行歌有什么不一样?这种表演形式叫什么?”

2. 引出课题《京腔京韵》,简要介绍京剧是中国“国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知探究:认识京剧元素(12分钟)

1. 认识“四大行当”

- 展示生、旦、净、丑角色图片(如老生-诸葛亮、花旦-红娘、净角-包拯、丑角-时迁),结合视频片段分析每个行当的外形、声音特点(如生角声音洪亮、丑角表情夸张)。

- 小游戏“行当猜猜猜”:教师描述角色特点(如“画着大花脸,声音很粗犷”),学生抢答对应行当。

2. 感受“唱腔与锣鼓经”

- 播放西皮(《甘洒热血写春秋》)和二黄(《霸王别姬》选段)音频,提问:“两段音乐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引导说出西皮明快、二黄深沉)。

- 学习基础锣鼓经“仓七 仓七 仓才仓”:先听音频,再用手拍节奏,最后分组用打击乐器演奏,感受京剧伴奏的节奏感。

(三)实践体验:学唱与表演(15分钟)

1. 学唱《甘洒热血写春秋》选段

- 播放选段音频,学生跟着哼唱,熟悉旋律。

- 教师逐句教唱,重点纠正“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唱腔韵味(如“血”字的拖腔),提醒学生用洪亮、有力的声音表现老生行当特点。

- 分组演唱,评选“最佳京剧小演员”。

2. 尝试念白与身段

- 教师示范京剧念白(如“此乃何地?”),引导学生注意声调的起伏和节奏,避免普通话平直念法。

- 教简单身段:如老生的“捋髯”动作、旦角的“兰花指”,学生跟着模仿,体会“做”功的写意性。

(四)总结拓展(5分钟)

1. 师生共同回顾:京剧的四大行当、两大唱腔(西皮、二黄)、学唱的选段,强调京剧的文化价值。

2. 拓展任务:回家和家人一起观看京剧片段,分享今天学到的京剧知识。

(五)课堂小结(3分钟)

表扬积极参与的学生,鼓励大家多关注京剧文化,传承“国粹”,最后在《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合唱中结束课堂。

场馆介绍
北京音乐厅隶属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其前身是始建于1927年的中央电影院,1960年经改建作为音乐厅启用。1983年,在我国老一辈著名指挥大师李德伦、严良堃亲自主持下,北京音乐厅在原址破土重建,成为我国第一座专为演奏音...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北新华街1号
1路、4路、52路、22路、10路或地铁西单站下车
北京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