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口琴音乐大会在哈奏响 以乐铭记抗战烽火 传承九秩爱国情怀
更新时间:2025-09-03 22:55 浏览量:2
9月3日下午,哈尔滨市党史纪念馆内,悠扬口琴声似潺潺溪流,流淌着厚重的历史情感。由该馆主办,哈尔滨口琴会、哈尔滨工大红枫林筑梦口琴协会、哈尔滨琴缘口琴艺术团、太阳岛口琴乐团、剑桥三中剑桥之音口琴社、哈尔滨之音口琴会等艺术团体承办的“第三次口琴音乐大会”在此举行。此次盛会,既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深情缅怀,也是对哈尔滨口琴社成立90周年的热烈礼赞,以跨越时空的旋律,奏响历史与时代的和鸣。
琴声映初 以乐为刃忆峥嵘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会选择举办地意义特殊——哈尔滨市党史纪念馆,其前身是1933年中共党员金剑啸创办的天马广告社,这里曾是左翼文化运动的联络点与活动阵地,当年进步文人以笔为刃,在侵略者铁蹄下坚守文化抗争。而90年前,一批热血青年在松花江畔成立的哈尔滨口琴社,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外围组织,表面是文艺社团,实则是爱国青年的“发声阵地”:1935年、1936年,口琴社先后在道里巴拉斯电影院(今兆麟电影院)举办两次音乐大会,演奏《乘风破浪》(《义勇军进行曲》)、《沈阳月》(原《战场月》)等抗日乐曲,用旋律传递抗争决心;1937年,日本侵略者制造“哈尔滨口琴社事件”,逮捕12名成员,却始终未能压制住爱国的琴声。
捐赠现场
第三次口琴音乐大会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画面、令人动容。哈尔滨党史纪念馆馆长马天龙、哈尔滨音乐博物馆馆长苗笛等嘉宾出席并致辞,回顾哈尔滨口琴社的光辉历史,强调以音乐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意义。现场还设置了庄重的捐赠环节:上海国光口琴有限公司经理黄克平向党史馆赠送英雄牌木格口琴与《沈阳月》琴谱,将音乐文物与历史记忆永久留存,为红色文化传承增添实物注脚。
演出现场
红色旋律润人心 传扬“音乐之城”爱国乐章
文艺演出在庄严的国歌奏响中拉开帷幕。哈工大红枫林筑梦口琴协会率先带来《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等经典曲目,激昂旋律瞬间将现场观众带回烽火岁月;哈尔滨琴缘口琴艺术团与剑桥三中剑桥之音口琴社联合演奏《我和我的祖国》,90高龄的吴启鹄老先生与12岁初中生同台演出,展现“口琴精神”的代际传承——吴启鹄老人自10岁起吹口琴,80年来从未间断,他坦言“口琴是宣传爱国情怀的好方法,要在新时代继续用琴声传递信念”;黑龙江省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诵艺术团的诗朗诵《民族的丰碑静水深流》、黑龙江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吴伟演唱的《我的中国梦》,进一步点燃现场爱国热情。演出尾声,全体参演团队及口琴爱好者共同奏响《沈阳月》,这首创作于1932年的曲目,曾泣诉侵略者暴行,如今在和平年代奏响,更显珍惜当下、开创未来的深意。
演出现场
“今天上午刚看了阅兵式,歼-20战机划过长空,东风导弹巍然列阵,再到这里听《沈阳月》,更懂‘这盛世如您所愿’的重量。”哈尔滨口琴会会长马立明感慨道。他表示,哈尔滨口琴事业需凝聚各团队合力,让“音乐之城”的红色旋律更响亮。
哈尔滨口琴会会长马立明
爱国琴声引共鸣 企业添力红色传承
此次大会也得到企业积极响应。黑龙江雁鸣湖酒业有限公司赞助龙五加白酒,以美酒礼赞抗战精神,该企业代表隋国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音乐与酒都是情感载体,愿助力传承爱国文化。今后,企业将继续传承抗战精神,秉持匠心酿好酒的精英理念,积极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把‘寒地龙药’做大做强,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佳酿,为守护好国人的大健康产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黑龙江省龙参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赞助养生足浴包,董事长助理苗春燕表示,口琴虽小,却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爱国情怀。它曾是抗战时期进步青年的精神纽带,如今更是“音乐之城”的璀璨明珠。作为“寒地龙药”产业从业者,深知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今后企业将以公益行动传承抗联精神,为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添力。
演出现场
这场以口琴为媒的盛会,让跨越90年的爱国琴声在新时代传承回响,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励人们铭记历史、赓续精神,在复兴征程上奏响更强音。(记者 张晓磊 见习记者 冷沂泽 实习生 王子怡 郭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