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音乐厅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5天的海边旅程,2230分钟的奇遇音乐,让现实娱乐魅力回归

更新时间:2025-09-06 12:31  浏览量:1

5天、2230分钟、3个舞台、40余组音乐人,草坪、沙滩、海边,电影、潮流、展览。

在刚刚过去的8月,这些数字与混搭的标签犹如一串代码,生动推演出一场看似“另类”的夏日狂欢——2025阿那亚·虾米音乐节。

的确,相较于传统音乐节,已举办了四届的阿那亚·虾米音乐节有些先锋。

将舞台由内陆搬去海边,撕裂同质化阵容的千篇一律。同一个舞台上,允许大众歌手与小众海外乐团共存,经典曲目与即兴创作同在。

因根植大麦娱乐丰富的业务场景,电影、潮流、展览等元素也跨界融入。

于是人们发现,虾米音乐节的观众也十分多元。摇滚乐迷之外,银发群体、幼儿、坐轮椅的残障者甚至是宠物都来共享同一场音乐盛宴。虾米音乐节前所未有地拓展了“乐迷”这一概念,也重新定义了音乐节的“样貌”。

人们在虾米音乐节真切领略到音乐强大的包容力与疗愈力。

在5天的海边旅程里,在2230分钟的演出时间里,他们完全被音乐、电影和潮流艺术抓取,从而得以告别手机,回归生活尚未被虚拟世界过度侵扰的日子,回归海风与沙滩,回归朋友、爱人与宠物的身边。

在所见即所得的现实娱乐方式里,他们恣意地流连在海岸线上,与陌生人同频尖叫,收获畅快淋漓的奇遇。

以下是有关他们与音乐节的真实故事:

文 | 段然

编辑 | 卓然

8月29日22点55分,在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的阿那亚社区,面向北方的海边沙滩上,数万人举起手机,翘首期盼见证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万能青年旅店乐队的歌曲《秦皇岛》在秦皇岛的舞台上奏响。

05后摇滚乐迷kehimo那时也在人群里,他比任何人都深谙这一刻的含金量——一个等待了四年的遗憾即将被填补。

图| 8月29日万能青年旅店在虾米音乐节演出现场

四年前,首届阿那亚·虾米音乐节几乎在同样的时间地点举办,即将升入高三的kehimo得知消息后说,“我最想看的阵容来到我家门口了!”

kehimo是秦皇岛本地人,高中时开始接触摇滚乐,从崔健入坑,又种草万能青年旅店(下称“万青”),万青的专辑他反复听过许多遍。当看到音乐节的演出阵容上万青赫然在列,他决心无论如何要说服爸妈,在升入高三前的最后几天,让他用摇滚的方式释放一把。

遗憾的是,那一年万青的演出被迫取消,在秦皇岛听《秦皇岛》的愿望跟着落空了,成为他和许多人的遗憾。

几年后,在同一个舞台、同一片海滩,“白月光”《秦皇岛》虽迟但到。

图 | 万能青年旅店正在演奏《秦皇岛》

8月29日22点55分过半,虾米音乐节的舞台灯光突然暗寂,全场观众屏息。再下一秒,灯光瞬间点亮,随即《秦皇岛》标志性的小号乍然响起。

那一刻,四年前与四年后的虾米舞台隔空合体,在秦皇岛的夜空,迟来的欢呼热烈绽放,kehimo也终于在那晚给四年前的自己画上一个暂时的句号。

“我已经很久不听《秦皇岛》这首歌了,对我来说那是一首带着压抑记忆的歌,我不敢随便听。”

直到他这个秦皇岛人真的在秦皇岛听到《秦皇岛》了,那段日子和情绪才真正与他作别。

kehimo说,现在的虾米音乐节对他来说已经是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个“节点”。

即便他后来又去过很多音乐节,“每年大概要看十几场线下演出吧,是那种买成淘麦VIP黑钻会员的频次。”但在他心里虾米音乐节始终无可替代。

“从演出阵容来看,我认为虾米比国内90%的音乐节都要好。”

再加上这是一个固定时间、地点的音乐节,于是成了他每年暑假必打卡的摇滚节日,甚至是一种仪式。

“我一直认为音乐节最适配海边,尤其是阿那亚这种氛围,真的太稀缺了。”他说同一首歌无论在耳机里循环多少遍,也不如一次回归自然的live直达灵魂。

图 | 歌手面向大海的现场演绎

“我不知道别人是否有类似的感觉,可能我是海边长大的,更熟悉这片海,所以我在虾米听《秦皇岛》的live,更能感受到其中乐器对海浪的模仿,尤其结尾的几个音,很像海鸥的鸣叫。”

巧的是,在live结束的第二天,kehimo坐在沙滩上回味时,正有两只海鸥从空中掠过,飞向音乐节的主舞台。

“摇滚本就是扎根现实的创作,所以在舞台上,在这种自然的状态里才能真正展现创作的内核。”比起听歌软件,他总是偏爱在现实里与摇滚更近一些。

当《秦皇岛》在虾米音乐节上响起时,舞台下的人群里,72岁的侯蘅如正和周围的年轻人一起随着旋律左右摇摆。

即便夜幕降临,她的与众不同还是在人群里格外显眼——留一头花白的短发,戴银灰色墨镜,手腕缠几绕金属装饰链,体型干练挺拔。

音乐节举办几天,她也跟着狂欢几天,她已经这样跟了三届。熬夜,追日出场,频繁跟换舞台,年轻人的玩法她一个不落。

图 | 音乐节现场的侯蘅如

侯蘅如就住在阿那亚社区里,从家骑车去音乐节的路上遇到同龄的邻居买菜回来,对方问她“钓鱼去呀?”她答“我听音乐去。”对方又问,“都有谁呀?咱认识么?”她用力一蹬,“我也不知道,我走了!”

没错,用侯蘅如的话讲,人至古稀,不在乎所谓的社会身份了,只看重自我体验。

所以即便三年来她在音乐节看到的乐队几乎都不认识,但并不影响她放飞自我。

“我不是去追谁的,我是去听音乐的,是去看人,你知道么,那里有充足的生命力,能稀释我身上的苍老。”

但音乐节刚在家门口举办时,这个50后的态度可完全不同。“起初是闺女鼓励我去,但我从来没去过呀,那地方对我来说充满未知,我心里没底。”

音乐节是不是像看话剧一样有固定坐的地方?是在户外还是室内?……

等到了现场侯蘅如才知道,自己的担忧都是多余,“后来我女儿特意从北京请假回来陪我去的,我进去一看,嚯,这么大一片沙滩,这么大的舞台,真好!人就往沙滩那么一坐,听着音乐,吹着海风,可真好啊!”

刚开始,她还特意戴一顶帽子遮白发,“周围人太年轻了,我太老了,有点自卑。”

但没过两天,她就把帽子摘了,让花白的短发随海风飞舞,“我发现根本没人在意我,都忙着做自己呢。”

她和女儿看演出,前排的一对情侣越贴越近,大庭广众之下亲热拥吻。那一刻侯蘅如想的不是传统偏见,而是“我年轻的时候在干嘛呀?怎么没像人家这样做自己呢?”

图 | 躺在沙滩上享受音乐的情侣

后来再去音乐节,她彻底放开了,与年轻人一起摇摆舞动,在几个舞台之间奔波拍摄,“我女儿反倒一直在原地坐着,我满场飞,我俩调了个个儿!”

这一年她发在社交媒体的视频背景音乐几乎都是赵雷的,去年在音乐节上她第一次看他表演,当场圈粉,回来找他的专辑追着听。今年又听说万青,“大家都在说,但我不知道是什么,我就上网查。”

她说音乐节上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总在推着她学习,打破固有的认知领域。

今年,她的音乐节攻略做得比年轻人还细致。音乐节上跨界融入的艺术单元——大麦艺展鸿图联合潮流青年艺术家推出的艺术花车,以及当代艺术家黄玉龙的全新作品“NO NAME无名之地”潮流艺术特展,刚一开始,她就去打卡了。

看潮流艺术品的时候,她认出飞线涂鸦的手法,正跟女儿介绍时,一旁的工作人员惊喜地凑过来介绍旁边的雕塑作品也是同款飞线手法,对她的艺术知识储备感到意外。

看花车的时候,她又在今年的作品里看出去年音乐节的艺术风格,“跟去年沙滩上的雕塑很像。”这样的观察和领悟超过现场99%的年轻人。

“我觉得是因为我们这辈人一直习惯活在现实世界里,但是年轻人越来越活在网络世界里,专注力不同了。”

图| “NO NAME 无名之地潮流艺术特展”上与飞线手法有关的展品

她不仅连续三年跟了虾米音乐节全程,还热衷于其他的现实娱乐方式。比如为了戏剧节,像年轻人一样定闹钟,上大麦抢票,再比如追院线新片,参加线下读书会等。

现实里这些丰富有趣的娱乐方式已经足够把她的生活填得充实饱满。

她能感受到年轻人对她的羡慕,不是羡慕她的退休生活,而是羡慕这个年纪还有这般生命力,羡慕她不被“手机”绑架,羡慕她活出了父母一辈缺少的洒脱与自由。

“我今年有个感受,音乐节上鼓声咚咚地敲,我心脏也跟着咚咚地共振,我就想啊,这么震动的声音我还能扛得住,看来老娘还不老!下一年音乐节,接着来!”

虾米音乐节最后一天的倒数第二场表演是00后资深乐迷董宇最期待的——美国独立摇滚乐队LANY的中国首演。

为了及时赶上这场表演,董宇正摇着轮椅从沙滩一侧的舞台飞驰向另一侧。他左手驱动轮椅,右手指向路面,他说“这是我走过最好走的音乐节转场道路。”

没错,那是音乐节沙滩旁的柏油路,笔直、平坦,被主办方设置为无障碍通道,方便如董宇一样的轮椅乐迷完成10分钟的舞台转场,路况极好。

董宇说,过去他参加的音乐节可就没这么好了,几个舞台之间的路要拐几次弯,路况也差。轮椅会陷进去,有时下一场演到一半了,他还在转场的路上。

人群里有人认出他了,惊喜地问,“你是那个音乐节的‘铁生’吗?”他停下,笑着点头回应。

图 | 正在音乐节上转场的董宇

过去几年,董宇早已在网络上小有名气。

由于出生时一场医疗事故患上小儿脑瘫的摇滚乐迷,独自摇着轮椅从老家河北去外地参加音乐节的故事,让许多乐迷认识了这个执着勇敢的男孩。

在音乐节现场,他们曾合力把淹没在人群里的董宇和他的轮椅托举起来,让他“飞”出重围,看清舞台。

因为出行必须依靠轮椅,类似作家史铁生,人们就给他取了音乐节“铁生”这样的代称。

但这一次,“铁生”不再需要一群“余华”的托举,他有了专属观看位——在舞台附近一处单独开辟的高地上设置的“无障碍观演区”,视野开阔,柏油路直达。

LANY的演出还没开始,董宇已经摇着轮椅提前到达无障碍观演区了,还有几个患有腿伤的人也坐着轮椅等在观演区,见他来了,大家都主动给他留出一个前排的位置。

董宇说,这一次从进入音乐节开始总能遇到默默给他帮助的人,比如音乐节的志愿者,从检票到安检再到进入无障碍观演区与他全程陪伴。

在午夜场演出时协助他登上摆渡大巴,在草坪上围成一个圈与他一起狂欢,在凌晨的沙滩上,远远地陪他一起等待日出专场。

在志愿者的微信群里,见到他的人会及时更新位置,方便附近的志愿者“接力”。

表面上是董宇独自闯荡音乐节,实际有无数双眼睛在默默留意他的需要。

图 | 董宇在无障碍观演区观看表演

对董宇来说,这样从设施、制度和管理上把无障碍群体的需要纳入整体,才是对残障人士最好的关照。

我不希望被故意迁就,我希望平等,不要过分强调哪一方,大家都是来参加音乐节的,都该得到照顾,如果过分迁就只会破坏平衡。音乐节这么美好的事,应该让每个人都舒服。”

LANY的演出结束时,他兴奋地站立起来,身体止不住颤抖,右手却比了一个赞。但他又突然想起,自己这样冒然站起来会不会遮挡身后观看区的视线?

事后,他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发布这样一条笔记“是不是可以再调整一下无障碍观演区的角度?既方便无障碍观众,也照顾到后排的观演区?”

他希望自己的音乐节无障碍体验既能成为一种标志,让与他一样的残障者敢于走出家门,参与到现实娱乐中,并成为对结构性无障碍的呼唤。

他写道,轮椅与旗帜天天向上,不如观念和设施稳步向前,而我这次似乎看到了更近的一步。

8月28日是虾米音乐节举办的第二天,与这个七夕前夜相呼应的是——当天演员蒋奇明带着他的最新爱情电影《7天》在阿那亚的海边电影院完成了一场特别放映,并在当晚的虾米音乐节outing舞台上带来了一场电影《7天》的特别呈现。

当电影片尾曲《至少还有你》的旋律响起,现场的氛围也被彻底点燃。

这场电影与音乐的跨界联动,吸引了一群人从天南海北赶过来。

他们要赶着夏天尾巴,看陈丑时如何对抗《7天》里那些关于思念的漫长季节,再到阿那亚的海边,听蒋奇明唱出时间动人的情话。夜猫和歪歪就在其中。

正值工作日,她们特意请假,下班后连夜从广州、上海飞往阿那亚,终于赶在七夕前夜和蒋奇明共享这个特殊的舞台。

“我们都是蒋奇明的‘实在亲戚’,这一次我们群来了60多个人,哪里的人都有。”夜猫说的“实在亲戚”是蒋奇明粉丝的代称。

图 | 音乐节上的电影《7天》特别舞台

得知蒋奇明要在音乐节上演唱40分钟“大概5首歌”,他们义无反顾地赶来,夜猫说“我们之前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看来大家都发现这个舞台的特殊了。”

歪歪也有同感,过去他们追的线下大多是话剧,“今年我跟着蒋奇明的话剧《杂拌、折罗或沙拉》去了日本东京的现场,他的表演一如既往的出彩。”

那天在东京,演出结束后,她远远地看到蒋奇明离开的瞬间,剧院的门一打开,蒋奇明立即高举双手与等候在外的观众打招呼、鞠躬示意。

这样近距离的现实互动非常难得,那之后,她们也开始期待能够有机会在更多现实的舞台上见到他的身影。

在虾米音乐节现场,她们迎来了这一刻。

图 | 蒋奇明的音乐节演出现场

夜猫之前有过一次在音乐节上看蒋奇明的体验,她见到了他的另一面,“唱歌的时候他摇身一变,成为歌手蒋奇明了。”

这一次当夜猫和歪歪以及其他60多位“实在亲戚”一起守在虾米音乐节的舞台时,他们又见到那个活力满满、无拘无束的他了——“你能看出来他唱歌时有多享受这个舞台。”

与此同时,粉丝们也释放着自己的热情。他们大声呼唤喊、尖叫,以最强烈的方式表达情感。

对于夜猫来讲,这一趟从广州飞跃千里来到阿那亚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目的——“实在亲戚”的首次大规模团建。

“我们群里这些人相处得特别好,像这次我们每个人都动手做了应援物料,还准备了别人的份,到现场我们互换物料,我拿到的就有76种!”

歪歪后来统计出的数字是总计100种,都是粉丝自发制作。这份热情已经不只为了共同的偶像,更是为了群友的首次大规模线下见面。

图| “实在亲戚”们的首次线下“团建”

“其实大家都去过线下,但都是在各自城市的话剧巡演,我们从来没机会聚在同一个线下活动里。”

音乐节圆了这个梦,特定的单一地点,特定的时间,成就了他们有史以来的首次大规模“团建”。

那晚演出结束后,这群人聚在酒吧里畅聊,碰杯时叮叮当当地响成一片,这是多少条群消息提示音也拼凑不出的妙音。

歪歪甩甩她靓丽的紫色短发,说,“从线上到线下,我们千里迢迢追求的是一种实感。”是与偶像共处同一时空的实感,是与热情的目光咫尺对望的实感。

当2025虾米音乐节落下帷幕时,夜晚的沙滩人群散去,海风再次归于静寂,一场巨大的戒断反应正在吞噬现场230多位志愿者。

“我们还会再见面的。”这是志愿者高举的指示牌上的一句歌词。但那一刻,80后蓝希与00后小鱼儿都舍不得说出这句告别。

图 | 散场时志愿者举着指示牌

她们二人的志愿经历丰富,但谁也没料到,首次在虾米音乐节做志愿者,会是如此难忘的体验。

回想一周前,提前两天抵达现场的小鱼儿,领到的第一项工作是熟悉音乐节,包括熟悉所在的阿那亚社区。

“过去在其他志愿活动上我们也有这个环节,但大多是看地图和文字介绍。”这一次,小鱼儿与其他志愿者一起,被引领着在阿那亚社区完完整整地实地走了一圈。

用她的话说,这一圈体验胜过无数书面介绍,让他们更加了解了音乐节周边的环境乃至整个社区。

“有观众询问我们从音乐节去一家餐厅怎么走,我们参观时路过了,脑子里有概念,更方便给他们指路。”

蓝希惊喜的是在虾米音乐节上有一个志愿服务小组名为“志愿者文化组”,“在我过去的志愿经历里,从来没有过。”

志愿者文化组的工作与组织文化类似,强调人文关怀与凝聚,不仅记录志愿者在服务中的精彩瞬间,还会安排线下的互动交流活动。

“这让跨组的志愿者也有了交集,甚至找到同好者。”小鱼儿感慨于虾米音乐节对志愿者精神体验的关注。

图 | 正在体验互动活动的志愿者们

音乐节期间,蓝希总能在沙滩上迎来一张张笑脸,“这个说来很神奇,哪怕只是在路上打个照面,大家也会笑着互相问好,那天我脚踝不舒服贴了一张膏药,一路上遇到的志愿者都关注到这个小细节了,都来关切我的身体。”

每天演出结束时,交通组的志愿者在离场通道协助观众疏散时,也总是微笑道别,“但其实大家工作一天都很辛苦了,可还是发自内心地笑,精神状态特别好!”

艺人接待组的志愿者时常彩排到凌晨,而乐迷服务组奔波在舞台之间提供细碎的保障工作……蓝希每次与他们打照面时,看到的依旧是他们脸上掩盖不住的笑容。

似乎就是看似无形的“志愿者文化”在发挥作用,将陌生的230多张脸聚合成一张完整的笑脸。

音乐节结束那天,小鱼儿有感而发,“我觉得志愿服务就像一个棱镜,能把光折射到任何地方。”

就如这一次她从“志愿者文化”这个棱角折射的光,透见到这个与众不同的音乐节——在非商业性的志愿者环节都能如此费心,呈现的舞台当然更出色。

而蓝希在女性友好卫生间、海洋保护知识展以及净滩行动、宠物友好等方面的志愿服务,透见到一场合家欢的聚会——“虾米音乐节不是只让年轻人有的玩,像小朋友可以在音乐之外收获海洋知识,夫妻可以带着父母、孩子和狗一起来沙滩享受音乐主题的家庭露营。”

图| 2025阿那亚·虾米音乐节主题“生命就是一次奇遇”

小鱼儿想起那次在海滩上的十分钟——“我坐在海边静静地放空,以为过去了好久,结果看手机才发现只过去10分钟。”

但以往在家刷手机,4、5个小时一刷就过去了,时间以3倍速消耗,“感觉一天什么也没做,特别空虚”。

“好神奇,在靠近音乐和大海的地方,时间的实在感也变得格外真切。”

在过去的5天和2230分钟里,与她和他们一样,数以万计的人都在体验这场持续的、浓烈的“真实感”。

在这场大麦娱乐打造的现实娱乐先锋样本里,邂逅人生的奇遇,留下最炙热的夏日烙印。

场馆介绍
北京音乐厅隶属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其前身是始建于1927年的中央电影院,1960年经改建作为音乐厅启用。1983年,在我国老一辈著名指挥大师李德伦、严良堃亲自主持下,北京音乐厅在原址破土重建,成为我国第一座专为演奏音...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北新华街1号
1路、4路、52路、22路、10路或地铁西单站下车
北京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