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音乐厅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校友回忆录」2005届林少仙:“音”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和母校一中的廿年音乐情缘

更新时间:2025-09-06 12:47  浏览量:2

「点击怀集领域网,知怀集大小事」

百十正芳华

逐梦新征程

庆祝怀集县第一中学建校110周年

征稿公告

110 载岁月流转,母校始终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坐标。值此校庆之际,诚邀您提笔书写独家记忆 —— 课堂上的思想碰撞,宿舍里的青春絮语,校园里的草木变迁,恩师的谆谆教诲,皆为珍贵的时光注脚。

您的故事将汇入母校的历史长河,成为后来者的精神灯塔。 请 将稿件、图片、个人简介等通过文末二维码上传 或发送至 hjyzxq110@163.com 。

让我们在文字中重逢,

共赴这场跨越时光的邀约!

翻阅母校公众号,不同年代校友的回忆如同时光胶片,一帧帧闪过,令我心潮翻涌。我能想到那条位于教学楼与足球场之间的校道——我们都在那里吹过晚风,呐喊过球赛,挥洒过青春。这种奇妙的共享,让所有的校友都成了最熟悉的同行者!

▲歌曲《与你同行》

怀集一中成立110周年校庆主题曲

作词:敬润达

作曲:林少仙

演唱:林少仙

监制:覃荣藩

出品:怀集县第一中学

音乐响起,记忆的闸门打开,思绪万千,我不禁提笔,续上属于我的那一帧:那是我与怀集一中之间,一段长达二十余年、萦绕于心的“声”缘。

我的名字有个仙字,所以我想用几个跟“仙”有关的成语来开始我在母校的成长经历。

【第一个成语:笨鸟“仙”飞】

有人曾好奇,为何我在一个小县城的普通高中,没有优越的条件和外出集训,却能以全省第二名的音乐联考成绩,文化分616分,考入星海音乐学院。我想,那是因为在我心中始终有母校的指引。是老师们让我懂得,“笨鸟”不必自卑,但必须“先飞”,我就是一只懂得笨鸟“仙”飞的百灵鸟。

还记得那时学校只有两架钢琴,一架在综合楼五楼,只有上课时才能摸到。另一架钢琴在学校正门口的琴房楼二楼。是当年我的音乐老师植艺雄老师教会我弹钢琴,哪怕只是一个指法、一段乐句,都一丝不苟,促使我常常“霸占”钢琴拼命练习。是郭以拉老师给予我耐心的指导,鼓励我每天晚上完成作业后都到琴房自弹自唱两个小时。还有我的班主任李波明老师的言传身教,马杰英老师的亲切松弛,林强华老师的风趣幽默,黄牧二老师的忠厚认真……。我所获得的每一分成绩,都离不开老师们的用心付出。他们都是我人生中重要的引路人。不仅赠予我知识,更是教会我如何脚踏实地、努力飞翔。

▲林少仙带领全班同学参加学校文艺汇演表演的幕后合照

▲林少仙指挥,带领全班同学参加学校五四科技之光文艺汇演合唱表演的演出照片

【第二个成语:“仙”声夺人】

2003年的秋天,我通过参加校园十佳歌手比赛获得冠军而得到了一个上台独唱的机会。第一次站在学校那座木制舞台之上放声歌唱,镁光灯灼热地炙烤着我稚嫩的脸庞,唱起一首《万家灯火》。那时的舞台,是少年心气的放大镜。每次登台前,心脏撞击胸腔的声音自己都能听得清清楚楚。然而当灯光亮起,音乐流淌,一种奇异的勇气便从不知名处涌出。青春期的自卑与不安,在歌声中神奇地转化为某种近乎狂妄的自信。是台下是黑压压的人群给我的力量,是如潮水般涌来的掌声给我自信。

舞台就像一座暂时的避难所,让平凡的我得以短暂地超凡脱俗。我唱着属于那个时代的旋律,歌词中满是关于未来、理想和远方的想象。记得每次表演结束后,和同学们挤在后台,互相调侃着,笑声穿透薄薄的隔板,飘向正在散去的人群。那些时刻,还不懂得什么是永恒,却已经在不经意间,创造了能够持续二十多年的记忆。那时不知,这方寸舞台,曾是我世界的原点,更是我人生的抛物线起点。它一跃而起,将我送至星海音乐学院,那片我渴望已久的浩瀚乐海。

▲林少仙演唱完歌曲《万家灯火》台下照片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我就非常庆幸,能参与我与母校的第3个十年校庆活动。

【第一个十年:90周年校庆】

2005年的秋天,我刚上大一那一年,母校90周年校庆,邀请我回来献曲一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再次踏上舞台那一刻我明白了,舞台不仅仅是展示的场所,更是情感流通的管道,连接着台上与台下,个体与集体。表演结束后,一位学生跑来问我:“师姐,您站在这个舞台上这么多次,感觉有什么不同吗?”我思考片刻回答道:“舞台没变,变的是站在舞台上的我们。年轻时,舞台是通向世界的窗口;成年并走出母校后,舞台是回到初心的路径。而真正不变的,是艺术连接人心的力量,是母校给予每个学子的精神家园。”

▲林少仙在90周年校庆演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第二个十年:100周年校庆】

十年仿佛一瞬间。2015年一百年校诞,我收到母校100周年校庆邀请,我再次献声,高歌一曲《春天的芭蕾》。回母校的那一刻,恍惚间竟分不清过去与现在。校园里的树木粗壮了许多,新建了几栋大楼,但那个大门依然如故,甚至连墙壁上的纹路都未曾改变。岁月流转,舞台未变,变的是台上之人与时代之声。站在曾经无比熟悉的舞台上,我突然感到一阵恐慌。十年后的我,是否配得上曾经那个少年梦想中的未来?

当我开口唱出第一个音符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时间仿佛折叠起来,20年前那个青涩的少年与此刻中年的我重合在一起。歌声成了穿越时间的媒介,连接起过去与现在的自己。那次演唱,我不再是表演,而是在诉说,诉说着离开校园后的人生历程。歌声里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苦涩;有坚持的理想,也有妥协的现实。我仿佛看到台下许多校友眼中闪着泪光,知道他们听到了超越旋律的东西——那是时间的回声,是成长的共鸣。

▲林少仙演唱歌曲《春天的芭蕾》的台上和台下照片

【第三个十年:110周年校庆】

又十年过去,生活已然翻开崭新篇章。当母校110周年校庆筹备组邀请我为主题曲谱曲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不是因为自信,而是因为一种使命——我需要用音乐这种跨越时间的艺术形式,为这段延续二十年的缘分做一个注解。当我为母校110周年校庆谱写主题曲时,才恍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场跨越二十多年的对话,一次与自我青春的和解与重逢。 创作过程出乎意料地顺畅。我试图在旋律中融入太多东西:青春的热烈,中年的沉淀;个人的成长,时代的变迁;离开的不舍,回归的感动。几个星期里,我反复修改曲谱,总觉得无法捕捉那种复杂的情感。直到某个深夜,我突然明白——我不需要创造什么,只需要倾听,倾听记忆中的声音,倾听时光深处的回响。最终歌曲《与你同行》完成谱曲。歌曲旋律简单而有活力,主歌部分平稳深沉,副歌则开阔昂扬,如同生命本身的轨迹——从激越到平和,再从平和中生出新的力量。

与你同行,不忘初心,与你同行,志存高远。当音乐响起,我仿佛看到校庆时师生同欢,新老校友齐聚一堂,忆往昔,怀远景,其乐融融。不管岁月更迭,光影流转,一中师生校友始终都在同行的路上,踏过荆棘,走出泥泞,风雨兼程,步履不停,看一路最美的风景;跨越山海,走向光明,让时间见证未来的约定……。当音乐响起,我好像看到学弟学妹们青春洋溢的脸庞,也想起来二十年前的自己。这是一种超越个体的巨大能量——这是一种传承,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二十多年,从一个登台表演的学生,到回校献唱的校友,再到为主题曲谱曲的参与者,我的角色不断变化,但与母校的情感联结却愈发深厚。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成长故事,更是一代人与时代共同成长的缩影。那些曾经在同一个舞台上表演过、欢呼过、感动过的人们,各自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却共享着同一份文化记忆与情感基因。

【期待下一个十年、二十年】

母校的110年,见证了多少这样的循环——学子走来又离开,带走知识留下情感;岁月流逝又更新,改变容颜不变初心。而我有幸成为这个宏大叙事中的一个小小音符,在时光的乐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将继续传唱下去,直到下一个十年、二十年……

舞台的幕布终将落下,但心中的舞台永远亮着灯。那些在舞台上震颤过的声波,其实从未消失,它们只是以人类听觉无法捕捉的频率,继续振动在时空的某个维度里,等待某个契机,再次被听见,被感受,被传承。而这,或许就是艺术与教育最深刻的魅力——它们创造的不是一时的热闹,而是永恒的回响。

作者简介

林少仙,怀集一中2005届毕业生。现任华附南海实验高中音乐教师,艺术科科组长,德育处助理。

【主要获奖】

第七届广东省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全能一等奖,声乐单项奖,自弹自唱单项奖。

广东省首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专业总分全省第一名。

课例《茉莉花的芬芳》荣获部级“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课。

广佛肇首届学校音乐教师声乐比赛一等奖。

广东省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优秀指导老师奖。

【作品与成果】

1.原创作品有《老师,谢谢您》,《鲜红的旗帜》,《我们惦念着您》,《与你同行》。

2.原创作品《老师,谢谢您》在2017首届南海区廉洁校园原创歌曲大赛获得特等奖。

3.原创作品《鲜红的旗帜》在2023年第十届“广佛肇清云韶”原创音乐作品展演活动中荣获银奖,并入选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唱响肇庆》本土原创作品新年音乐会。

▍来源:怀集一中

▍免责声明:本文由怀集领域网发布,由于部分内容无法核实出处,如有侵权,,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处理,敬请谅解,谢谢合作。

场馆介绍
北京音乐厅隶属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其前身是始建于1927年的中央电影院,1960年经改建作为音乐厅启用。1983年,在我国老一辈著名指挥大师李德伦、严良堃亲自主持下,北京音乐厅在原址破土重建,成为我国第一座专为演奏音...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北新华街1号
1路、4路、52路、22路、10路或地铁西单站下车
北京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