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音乐厅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华晨宇回应“黄霄云翻唱版权争议”:未达成共识,拒音乐版权擦边

更新时间:2025-04-02 13:39  浏览量:3

当华晨宇工作室在4月2日发出那则措辞严厉的声明时,这场横跨七年的音乐版权罗生门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双方围绕《烟火里的尘埃》与《孩子》live版和声片段的争议,暴露出音乐行业版权界定与道德边界的深层矛盾。

2018年2月9日,《歌手》舞台上的华晨宇将原创吟唱片段首次融入《烟火里的尘埃》,这个被其称为"续集"的即兴创作,在同年火星演唱会完成融合首唱。从2018到2025年,这段标志性的和声在巡演中反复呈现,网络翻拍视频形成完整证据链。

而黄霄云方在翻唱时直接截取该片段的行为,被指控为"裁剪他人创作内容"的版权擦边。华晨宇方援引《著作权法》第十一条,强调对融合改编作品的完整著作权,其歌迷会更是列出三点核心质疑:获得《烟火里的尘埃》词曲授权是否等同于拥有《孩子》live版使用权?改编行为是否应提前沟通?直接裁剪原创和声是否构成侵权?这些问题直指音乐行业版权授权的模糊地带。

黄霄云团队的回应则凸显行业惯例与个体认知的差异。其声明强调"合法途径获得授权",但未直接回应是否知晓《孩子》片段的原创属性。这种避重就轻的姿态,在版权争议中往往成为争议焦点——当授权合同未明确界定使用范围时,道德自觉就成为最后的防线。

这场争议折射出新生代音乐人面临的双重困境。一方面,数字时代音乐创作的高度融合性,使得版权界定愈发复杂;另一方面,流量逻辑驱使下的"二次创作",常游走于致敬与侵权的灰色地带。华晨宇方提出的"纯粹原创"呼吁,正是对行业内"借鉴"成风现象的警示。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声明中均展现出强硬的法律姿态。华晨宇方表示将"追究到底",黄霄云团队也宣称对"恶意诋毁"保留追责权利。这种法律武器的频繁使用,既体现创作者维权意识的提升,也暴露出行业调解机制的缺失。当争议双方选择对簿公堂而非对话协商,音乐圈的人情味正在被冰冷的法律条文稀释。

时间退回七年前,《孩子》的吟唱片段在《歌手》舞台诞生的瞬间,或许没人能预料这段即兴创作会引发如此激烈的版权之争。它像一面镜子:照见原创者的心血结晶,也映出行业规则滞后于创作实践的尴尬现实。

场馆介绍
北京音乐厅隶属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其前身是始建于1927年的中央电影院,1960年经改建作为音乐厅启用。1983年,在我国老一辈著名指挥大师李德伦、严良堃亲自主持下,北京音乐厅在原址破土重建,成为我国第一座专为演奏音...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北新华街1号
1路、4路、52路、22路、10路或地铁西单站下车
北京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