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音乐厅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铍膜的进化:超100位中国音乐人使用的专业厂牌,推低价赏乐耳机

更新时间:2025-04-09 16:32  浏览量:6

成立于2014年,备受国内乐队和音乐人认可的专业类耳机品牌NF ACOUS(宁梵声学),新推出一款定位于“音乐欣赏”(触发泪腺)的有线动圈耳机NA20。

从产品线来看,它应该是去年发布的监听入耳式NM20的兄弟版,定位中端,售价预估在700元。

创始人杨老板24岁就创立了自己的定制耳机品牌“宁梵声学”,至今已深耕音频领域超过15年,服务了数不清的音乐人(竟然还有高旗),是个斗志与才华兼具的热血工程师。

调音方面,不同于时下盛行的“中性科学”,杨老板更热衷提取音乐中的“情感”,并以细腻、利落的手法还原出来,故产品常给人“提神醒脑”的感觉。而此次的新品NA20就是如此。

和他聊天时,给我印象较深的是他对声音“动态”的重视,据说这也是广大音乐从业者非常看重的一项素质。不过他也很清醒,就是耳机终究只是“工具”或“玩具”,再进化,也有很多想法无法通过它实现。

回到产品。

和NM20一样有着酷炫和专业感的包装。

NA20的声学设计、参数特性和NM20差别不大,核心单元都是“高分子镀铍膜片”,但线材成分,这次标注的是6N级无氧铜线,区别于NM20的5N级无氧铜镀银。

话说6N级无氧铜线在很多年前还是某些千元机用来吸引人的配置,没想到如今落至中端了。

开箱过程愉悦,而这也是宁梵声学一贯以来的特点。

配件与NM20一样,给了一个抗压的高硬度尼龙耳机收纳包,一个3.5转6.35转接头,还有四对抗菌硅胶耳套。

耳套矮胖,孔径与耳机滤嘴相当。入耳不必塞很深。

耳套侧面某个部位印制的还是前品牌名NF AUDIO,估计还要再过几年才能变成新的NF ACOUS。

由于腔体导管和耳套造型较特别,导致我戴着它这个M套会有撑不满耳道的感觉,而这又进一步导致了低频的缺失,最终听着徒有光滑的明亮和舒展的解析,显得有些失衡。

后来想起测评NM20时,我就遇到过这个问题,于是换上最大号耳套——搞定。

此时低音量感充沛,气势迅猛,整体音色自然,中高频稍亮丽,声场不小,非常好听。

不同于上图左边NM20简约干练的现代美,NA20的美拉德色系(红棕)外壳更显“浓情”与“高雅”,不愧对“音乐型耳机”定位。

总之,NA20比NM20更能调动人的感官愉悦。

暗铜色的线身和半透明红棕色腔体搭配得很和谐。

CNC铝件+高硬度聚碳酸脂+粗度适中的OFC线=轻

耳机线的垂顺感很不错,轻而易举就能盘成环状,收纳时会很舒心。

线身零配件也漂亮,我喜欢这个新logo。

相对某些竞品,NA20并未提供可更换插头(3.5/4.4)的设计方案,对喜欢玩平衡输出的发烧友来说,可能会有些遗憾。不过,这也通常意味着厂商对调音的高度自信。

以下是细节展示:

做工和装饰都没得说,审美成熟,工艺精湛。

听感对比环节,我拿着它对比了几个八、九年前的国产高端型号,不禁感慨现如今的中端耳机,不论手感、颜值,还是审美都已全面胜出过去的“旗舰”们。

那么音质表现如何呢?

为方便描述,参考对比了新加坡测量媒体Crinacle评级为S的索尼N年前防水运动耳机AS800(499元)、声音记忆“前千元档”动圈旗舰SM2、兴戈前千元级动圈旗舰EN700PRO、OpenAudio女巫Pro以及NF ACOUS自家的NM20。

NA20阻抗32欧,灵敏度109dB/mW,被动降噪25dB。除了灵敏度比NM20高了1dB,其余参数都一样。

NA20非常好推,基本上可以和任何“能发声”的设备搭配,由于“够响”,拿它搭配索尼ZX300/500系列孱弱的3.5mm耳机口,都会非常理想。

若是搭配ZX700系列,那就更理想了,毕竟它的3.5口是索尼walkman自搭载平衡输出以来,最好的那个。

声音风格:柔顺,宽松,亮度适中,非常强劲。

NA20对比NM20:从频响曲线看,NA20的极低频增益比NM20略微高了1到2dB,高频增益微降了约2到3dB。两者都能给出气势磅礴却又极尽清晰的声音。

佩戴理想的前提下,NA20整体听感相对于NM20会更“偏低音”一点,听一些有低音的歌曲,即便音量不开很大,你也能明显感知源自极低频的暖意和沉降威力。不过,毕竟它是“微降”高频增益,其原本较明亮的乐器音色依然存在。宁梵品牌特色性的对高频打击乐(如镲片)的生动诠释,你也仍能轻松畅快地感知。

硬素质层面,NM20的分离度NA20会再强一点,瞬态和亮度也会更优秀一点,它的低音量感够多,但整体的速度感却也超快,毫无拖泥带水感,很厉害。

而NA20的松弛感和自然度却又是NM20所不具备的。它的瞬态响应同样很好,但音色却又比NM20柔和,同时还有着更好听、自然的人声,不论男女声都能浸润我心。我用它听了多种风格的音乐,内心常感叹它似乎无所不能。

相对其它一些“镀铍膜片”耳机,如SIVGA鹊、TWISTURA D大调和D小调,宁梵NA20在6kHz的增益更理想,会更具高频的延展和饱满。事实上,有挺多镀铍膜片耳机都不太容易在这个频率充分崛起。所以说,此次我也算是“开了眼”。

另外,同样是相对这三款耳机,NA20的极低频也是明显胜出,即比它们高出了2到4dB不等,若结合全频曲线轮廓来看,它的乐感和场景规模按说也会有更卓越表现。当然,实际听着也确实如此,非常生动,但又自然、浑厚和鲜亮。

对比兴戈前旗舰EN700 PRO,NA20的低频下潜和量感与之不相上下,但全频瞬态明显比它更好,最终所给出的结像精度和细腻感也都有胜出。简言之,就是“解析力”领先了一个身位。

出于好奇,我查了下EN700 PRO的频响曲线(如上)。作为2017年的兴戈旗舰动圈,它和如今的NA20、NM20有着较为相似的对低、高频的补强,但限于当年动圈的性能及调音方案,它在做到大气、柔和、中正的前提下,似乎很难更充分地提升瞬态。

从频响(上图)看,它的低频量感比最猛的哈曼2019目标曲线还要高出大概4dB,下盘膨胀感很强,但在影响自然度、亮度和速度的500到5kHz频域,却并没有特别充分得配合到位。相对而言,NA20和NM20的低频处理(衰减)则更显合理,它在哈曼2019级低音量感的前提下,匹配了令高频乐器能量合理增强的4到5kHz增益,反馈到听感上,也会有更好一些的速度感,以及在复杂编曲音乐下的全频高控制力和层次美。

(索尼MDR-EX510在1kHz往后的频率响应也有如上特征,只不过它的低频量感相对少很多)

对比声音记忆SM2:SM2是典型的科学HIFI耳机,高密度、中正、克制,音色略暗,人声坚实饱满,低音合理冲击,耐听的同时,还带有严肃感。但如果是听摇滚或电子,NA20的乐感和器乐的鲜活性却有着“完胜”的一面。即便是常规的流行乐,NA20也是明显更具“色彩”的那个。不过,若你讲究整体的坚实中正,那SM2在某些配件组合方案下,也还是会更具优势一些。频响方面,两者主要差别就是5kHz到8kHz的处理不同。宁梵因一直以来服务乐队和音乐人的特点,其对高频打击乐的能量还是会多给一点“激励”,故而亮度、空气感和泛音量感也会更明显一些。不过,即便是更明显,但比起动铁单元加入的兴戈EM3,也还是收敛的。

对比OpenAudio女巫Pro:NA20领先幅度很大,特别是自然度胜出许多,反观女巫Pro则会有种“中空”干瘪的味道,就比如男声,远景呈现,且鼻音明显,本应有的厚实度愣是被高频“架空”了。当然,这也能从它的频响曲线看出来。它在1.5kHz凸起了一个大约10dB的峰,往后的2到3kHz又过于塌陷。所以,它难以自然还原音色,倒更适合“动次打次”。

对比索尼AS800:两者同样都有充沛的低频量感,但NA20的下潜更深,弹性也更好。另外在中频、高频和极高频方面,NA20的“硬素质”和“细腻感”也是更优的那个。

具体地说,AS800具有饱满宏伟的意象,且中高频增益和高频衰减也比较“科学”(除5kHz),可惜的是,与此匹配的低频相对略多(约7dB),所以它在编曲较为复杂的音乐下,会比较容易出现“澎湃和微糊”并存的问题,另外还会给人一种音色偏硬的粗粝感。反观NA20,则是澎湃和清晰的叠加,有着更显高级的爽感。

有趣的是,明明NA20低频量感更多,但却不会像AS800那样低音与人声同时出来,而是彻底沉下去烘托氛围,留着人声在中间略靠眼前的位置稳定输出,尽显立体。

其实AS800的左右声道一致性如果再高些,极高频再多点,低频增益再压下去一点,会更理想。不过,即便赢不了NA20,但它也仍是索尼有线动圈耳机中,声价比最高的那个。

最后:定位于音乐系列的宁梵NA20很符合我本人的听音审美,也是比去年NM20更令我“耳神经愉悦”的那个耳机。素质和乐感都难以挑剔,故在此特别推荐。

场馆介绍
北京音乐厅隶属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其前身是始建于1927年的中央电影院,1960年经改建作为音乐厅启用。1983年,在我国老一辈著名指挥大师李德伦、严良堃亲自主持下,北京音乐厅在原址破土重建,成为我国第一座专为演奏音...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北新华街1号
1路、4路、52路、22路、10路或地铁西单站下车
北京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