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音乐厅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当音乐遇上科技——音乐与科技融合展望

更新时间:2025-04-09 18:31  浏览量:9

当下正处于互联网时代,跨入了全媒体社会,数字媒体、移动网络、自媒体等各种媒介带来了社会人际交流市场的革命性变化,同时音乐传播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便捷和多元,呈现出许多固有的社会时代新特征。网络音乐平台是现代音乐传播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媒介,也是当今音乐传播应用最广、覆盖面最广的传播载体,是互联网时代为音乐传播研究提供直接研究对象的独特产物。以平台为载体运用独特的音乐符号将大众号召起来,对此社会性现象探讨本文将从音乐符号学发展的历史进程、网络音乐平台与音乐符号学的联系等方面进行探讨,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音乐符号学的实践运用,分析当代网络音乐平台的社会特质。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与人类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除了能够满足个人的精神需求外,还包含着一定的社会性质。音乐从出现的那一天起,受众就不仅仅局限于个人,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社交娱乐,音乐作为一种媒介,有机地将社会中的个体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一种传播效应,这便是音乐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性。这类音乐在内部结构中往往隐含着特殊的音乐符号,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元素使得本用于休闲娱乐的音乐拥有了社交功能。制作结构的整合与制作方式的改变,也使得音乐文化的传播呈现出速度快、范围广、灵活多变的特点,音乐作为信息资源的存在方式和传播目的也不同于以往的音乐传播方式。

符号学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变革中诞生了许多代表性符号学说,例如语言符号学、剧场符号学、表演符号学、现象符号学等在音乐的“符号”系统中可以简单的将音乐符号分为两大类:语义性的和非语义音乐符号学,思考了音乐思想在虚拟、事实、现实中如何发展;专注于音乐话语、音乐叙事的研究从而强调音乐的程序性和功能性。

经典符号学的学者们局限于符号表面,单凭语言结构去分析受到历史文化的限制,在探索音乐符号时,只聚焦于音乐动态与静态之间的转变、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转变、空间和时间的转变。当符号仅仅停留在符号表面的时候,它在符号层面的作为几乎没有。塔式音乐符号学突破了传统符号研究的瓶颈,给予符号学研究一个新的视角,强调主体对符号的作用,试图捕捉心理、精神层面的内部符号现象。

网络音乐平台作为当下人们获取音乐资源的主要对象,具有音乐获取方便,传播速度快,音乐资源丰富等特点。它的音乐主要传播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传播,即通过网络音乐平台的客户端将音乐直接传播给用户;另一种是间接传播,即通过网络音乐平台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将音乐传播给用户。此外网络音乐平台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将音乐传播给用户。网络平台作为传播中介,将音乐作为信息资源把他投递给作为接收者的用户,用户消费音乐获得精神满足,实现音乐平台的传播目的促进消费。由此可知,用户作为音乐平台生存的基础,如何让用户得到完美的音乐体验从而留住用户,是音乐平台在众多同行竞争中站稳脚跟的重中之重。

作曲家和演奏家作为音乐的第一创作者,其音乐创作不受第三方传播平台的限制,所以音乐平台可以干预到的只有如何将声音效果被接受者获取这一行为。如何更快的、更有效的使听众们获取想要的音乐资源?音乐平台利用了大量音乐符号系统中的方法,将音乐进行分类归置,化被动为主动,将传播的第二步骤中的符号系统当作目的,通过阅读音乐符号的差别直接对音乐进行分类,大大减少了用户选择音乐的时间。

意义结构和传播结构决定内在层面(目的性和底层逻辑)。表现层面作曲家通过音乐灵感创造各种“同位素”(可以简单理解为音乐动机,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表现形式表现出来:(1)是一种抽象的深层结构;(2)是音乐表达的主题;(3)是一种音乐的特殊风格;(4)音乐文本类型;(5)音乐文本策略。)结合个人的作曲水平,对和声、曲式、对位等手法的把握,以及对音乐模态的运用创造记载于谱面的视觉音乐形象。音乐平台则利用这一运作模式,收集用户听歌大数据,分析其音乐话语包含的同一音乐符号系统中的元素,对用户的审美进行潜在的引导。以网易云音乐为例,其推出的每日推荐歌单功能核心运作规律就是如此,它收集用户喜欢的音乐、最近常听的音乐、私人歌单里的音乐,通过对比研究,将旋律、配器、编曲、风格等与之类似的音乐推荐给用户。用户A某平常听歌喜好广泛,风格涵盖古典、流行、摇滚、器乐、声乐、交响曲等,时间段也不固定,完全取决于心情,创作者创作时的意识形态也大致相同,其音乐话语的表现层面也是相差无几的。这样一来作为接受者同时又是用户的大众而言无需同通过繁琐的搜寻自己期待、想获取的音乐资源,音乐平台已经通过对比音乐话语就已经为用户量身定制了喜好歌单,从而获取用户的停驻。这是网络音乐平台招揽用户运用音乐符号的其中一种方法,另一种便为“符号情景”的使用。

在“符号情景”中可以分析出符号构造多个音乐话语过程的特殊性与个别性,其目的在于实现符号与情景相互作用,它使音乐处于某种可以用语言表达的“话语”情景中,完成与现实存在的交流与对话。在音乐平台中会设置许多的“语言场景”如“忧郁古典主义”“电音小情歌”“快乐工作指南”等,通过模态、同位素、音乐话语等信息统一归入一个“情景”之中,让用户根据自身所处的真实情景选择性获取音乐资源;用音乐符号情景与用户心境交流融合,使体验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获得精神享受。

商业化是在线音乐平台安身立命的手段,一个优秀的在线音乐平台,它的商业手段绝对是独具匠心的。人们在网络音乐的传播过程中,赋予了网络音乐消费属性。在线音乐有着巨大的需求,商家在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在线资源的同时,也从中获得了经济上的实惠。网络音乐随着用户的增加逐渐成为一种具有超高价值的商品。商业价值是在线音乐商品属性的特征,音乐作品的商品属性越强,表明在线音乐市场具有越多的经济利益。法国哲学家波德里亚探讨了现代社会的消费问题,他描述了在繁华的现代社会,我们是如何生活的。然而,与传统社会不同的是,在这个现代社会里,我们身边是物质的包围。人的交往方式变了,我们现在是物质主导,购买、收藏。运用到音乐上,我们可以说,以前是播放音乐,或者是听歌,现在是被消费音乐行为所代替,比如买唱片,演唱会门票。可以毫无疑问的说,当今的音乐符号已经被作用于音乐消费当中了。

如今网络上绝大多数音乐平台针对用户音乐消费的商业途径有两种:(1)对部分歌曲进行收费;(2) 提供“会员”服务,将应用部分功能变为付费使用模式,在用户开通“会员”后才有资格享受,其中涵盖了付费音乐包。从表象上来看用户是通过钱来换取更丰富的音乐资源,实际上音乐平台只是将音乐符号进行商业化处理。在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中用户可以对正在播放的歌曲指定个人喜好的音乐效果,即通过均衡器调整各种不同频率的电信号来补偿扬声器和声场的缺陷,补偿和修饰各种声源。因用户对调音方面知识了解有限,平台会免费推出几款基础的音效,打上符号标签例如“3D环绕”“清澈人声”“迷幻电子”“音乐厅”等,用户想要获取更高的听觉享受从音乐听觉上获取更多的精神满足就需要追求更专业精细的音效处理,而更专业的效果器便只有开通付费功能才能获取,“360°环绕”在网易云音乐平台中是付费用户才能体验,它在音乐效果器中属于“3D环绕”的增强版,类似的还有“高解析人声”“动感电音”等,音乐平台通过改变“符号情景”,让体验者产生共情从而促进消费,让用户买单。在近几年,网络上掀起了一股全民制作的浪潮,各种短视频平台和音乐平台鼓励素人创作,在网易云音乐平台上,素人可以点击创作者中心加入网易音乐人,可通过自身条件选择“常规音乐人”和“校园音乐人”届时网易云将自动签署合作协议,买断版权将素人创作的歌曲进行版权保护,同时创作会收到平台的资金扶助,歌曲依据点播量对创作人给予分成。

其实音乐符号的商业性在音乐符号这一理论创立之时就已经具有了。在音乐出现的初期,它只是服务于人类一种满足自身情感需要或精神需要的东西,它的社会作用可以说微乎其微。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的进步和精神需求的提高,音乐的社会功能也被人们所感知。在中国的宋朝,音乐越来越具有商业目的,由之前的娱乐自己转变为娱乐他,出现了街头艺人靠卖艺挣钱维持生活,当时的音乐创作目的就已经趋向于商业交易;更不用说在欧洲了,欧洲的音乐家创作音乐大多数是以挣钱为目的,他们的创作动力多半来源于生存。音乐家们在构建“音乐话语”内在层面时,获利就成为音乐作品的目的;表现层面根据大众的喜好创作音乐,内在层面利用音乐会、出版等传播方式获取利益。网络音乐平台只是音乐符号商业化时代下的冰山一角随着时代的更替、经济的发展,人们有越来越多的可分配资源去获得精神层面的享受,这时音乐符号的商业性质在我国才逐渐明显,大量的音乐类选秀节目、综艺节目打上“原创”“唱作”等标签获得观众收视率例如《时光音乐会》《中国新说唱》等有明显的符号特征,以个性化标签在同行中脱颖而出,提高商业价值。

在当下的大众传媒中,“符号”和“商业”划等号的现象屡见不鲜,音乐符号的社会功能被资本作为商业工具引导大众消费,创作者的音乐创做水平倾向统一,音乐创作时间短、风格单一、模板套用是现在商业音乐的典型特征。薛之谦是中国流行音乐界以唱作闻名的歌手,可以通过他的作品来窥探商业化带来的影响。

“符号”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网络音乐平台对于音乐符号学的运用在符号功能系统中也只是沧海一粟。虽然如此但我们可以举一反三,音乐符号给网络音乐平台带来了用户凝聚力对其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音乐从最初的非物质形式转变为交换工具,甚至可以创造音乐产业的收益。互联网文化下的快餐时代“倍速”已成常态,它为研究音乐的表意意义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但在国内它仍然是一个新的话题,符号学已经从最初的言语转变为精神、物质、形态等诸多元素,符号的奥义亟需更深入的研究才能解读,其内部的含义与实践的结合我们还做的不够,如何将其合理的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实践中更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心力去思考和探索。(作者:洪启航,南昌大学艺术学院)

场馆介绍
北京音乐厅隶属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其前身是始建于1927年的中央电影院,1960年经改建作为音乐厅启用。1983年,在我国老一辈著名指挥大师李德伦、严良堃亲自主持下,北京音乐厅在原址破土重建,成为我国第一座专为演奏音...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北新华街1号
1路、4路、52路、22路、10路或地铁西单站下车
北京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