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与流行音乐的缘分
更新时间:2025-04-12 17:42 浏览量:4
在人生旅程中,音乐宛如一位忠实挚友,常陪身边。就如《一起听流行音乐》美友圈老师所言:“流行音乐是人生挚友,激昂助逐梦,低落予慰藉。”回首几十载,从青春到迟暮,流行音乐贯穿全程。清晨,它奏响激昂战歌唤醒梦想;深夜,又化作温柔细语慰藉心灵。于我而言,它早已成为岁月里的珍贵印记,承载着我与流行音乐一世的缘分。悠悠岁月,幸有乐声相伴,暖人心扉。
01.军旅岁月:月光下的温柔回响
七十年代末的军营,训练重复、纪律严苛,生活平静如水,思乡之情却在心底暗涌。有一个晚上,战友悄悄拿出袖珍录音机,放上翻录的邓丽君磁带。虽有沙沙杂音,但其温柔歌声仍如春风拂过心田。《我和你》的爱意、《小城故事》的闲适,让我们在旋律中感知多彩生活,仿若挣脱思乡愁绪,沉浸美好幻境。月光铺地,似引思绪远航,那一刻,邓丽君仿若月下轻吟,孤寂消散无踪。
从此,“邓歌”的旋律始终在记忆深处。一次野外拉练,骄阳似火,大家身负行囊、步履沉重,疲惫与低落的士气在队伍中蔓延。正当众人脚步愈发拖沓时,不知是谁轻声哼起邓丽君的《漫步人生路》,熟悉的旋律仿若一阵清风,吹散些许疲惫。刹那间,我恍然惊觉,音乐的魔力从未褪色,它总能精准触动心底柔软处,跨越时空,让往昔听曲的感动与当下的坚韧相融,化作奋进力量。
02.中年风雨:歌声里的铿锵力量
八十年代复员回到上海,进入国企,安稳的工作与收入。然而,人到中年,国企实行关停并转,无奈下岗。怀揣简历,奔波于招聘市场,耳边响起郑智化的《水手》。时光穿梭,先后在十余家私企的日子,即便身居高位,笑容背后也是疲惫与心酸。可每当那句“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响起,心底便涌起力量,支撑我咬牙奋进,坚信幸福终会降临。
彼时的生活,恰似负重爬坡,处处荆棘。然而,这个时候,流行音乐仿若穿透云层的曙光。每当身心俱疲,聆听许美静的《阳光总在风雨后》,那一句句暖彻心扉的歌词,恰似挚友在耳畔的轻声呢喃。“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如强心针注入血脉,驱散无助,唤醒心底的勇气,让我挺直脊梁,迈向未知,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03.晚晴时光:合唱中的岁月长歌
退休后,我参加松江老兵合唱团,穿越半个上海赴约排练。烈日下的奔波、反复打磨的唱腔,那是对军旅生涯的致敬。排练《怀念战友》时,79年的记忆如潮水涌来:我血书请战,战友李玉龙却永远留在了南疆。“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这句歌词里藏着未说出口的思念与骄傲——歌声是时光的琥珀,让逝去的战友在旋律中与我们重逢,让军人的情怀在合唱中代代相传。
今年初,我参加了虹口老年大学合唱团,排练王菲的《世界赠予我的》,这首歌道破了生活的真相:既有岁月静好,也有风雨如晦,而歌声是最好的解药。在这里,我遇见了“面善心善、内心纯净”的歌友们,我们在五线谱上修炼身心,用歌声传递故事:年轻时的迷茫、中年的坚韧、暮年的豁达,都化作旋律里的平仄起伏。正如琳娜女士所言:“靠近唱歌的人,便是靠近生活的光。”
回首往昔,从军营偷听邓丽君磁带的青涩夜,到中年下岗借流行曲重拾力量的艰难时刻,再到暮年于合唱团重温往昔的从容岁月,流行音乐始终奏响我人生的BGM。昨日在抖音刷到了“亭子间”朋友,中国“小邓丽君”罗斓,那澄澈嗓音唱着“邓歌”,瞬间,我折服于音乐的惊人魔力。岁月更迭,它精准触心,搭起心灵之桥,融往昔感动与当下震撼,这就是我与流行音乐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