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三年了,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重逢,下
更新时间:2025-07-31 16:33 浏览量:1
「七点,公司楼下等你。」
六点五十分,我匆忙补了口红,对着电梯里的镜子整理头发。电梯门开时,陆远川已经等在大厅,白衬衫配深灰西装裤,简单却衬得他肩宽腿长。几个下班的女同事频频回头看他。
"恭喜许总监。"他接过我的包,故意用夸张的语气说。
"别闹,只是个小组长。"我轻推他一下,却被他顺势拉住手。
"在我心里你早就是总监级了。"他眨眨眼,很快松开手,但那一瞬的温度还留在我掌心。
餐厅是他选的,一家隐蔽的日料店。包厢里,他变魔术般拿出一个小礼盒。"升职礼物。"
我打开盒子,是一条精致的银色手链,吊坠是个小小的音符。"太贵重了..."
"不贵重。"他帮我戴上,指腹轻轻擦过我的手腕,"比起你为我做的,这算什么。"
他的手很暖,我的脉搏在他的指尖下疯狂跳动。这半年来,我们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从最初的专业距离,到现在他会自然地把手搭在我肩上,会记得我喝咖啡喜欢加多少糖,会在深夜发消息问我有没有安全到家。
"对了,下周要去海城出趟差。"我转移话题,借倒茶的动作拉开距离,"有个音乐论坛邀请你当嘉宾。"
"就我们两个?"他眼睛一亮。
"还有宣传组的小张。"我故意打破他的幻想,"三天两夜,行程很满。"
"足够了。"他意味深长地笑了。
海城的音乐论坛是业内盛事。陆远川作为新人代表发言,表现堪称完美。会后,不少制作人主动递来合作意向。
"许颜,你挖到宝了。"公司的音乐总监徐总难得称赞,"陆远川的潜力比我们预估的还要大。"
我望向不远处正在接受采访的陆远川,胸口涌起一股骄傲。他侃侃而谈的样子与半年前判若两人,眼中的自信光芒让人移不开视线。
采访结束已是傍晚。小张临时接到家里电话,不得不赶当晚飞机回去。送走她后,我和陆远川并肩走向酒店。
"饿了吗?"他问。
"有点,但不想吃酒店餐厅。"
"我知道附近有家海鲜排档。"他看了看天色,"不过可能要下雨..."
话音未落,一道闪电划过,豆大的雨点随即砸下。陆远川迅速脱下西装外套撑在我们头顶。"跑!"
我们在雨中狂奔,他的外套根本挡不住倾盆大雨。找到那家排档时,两人都已经半湿。老板娘热情地递来干毛巾,我这才注意到陆远川整个左半边身子都湿透了——他一直把外套偏向我这边。
"你这样会感冒的。"我皱眉,用毛巾擦拭他滴水的头发。
"值得。"他笑着任我摆布,"终于可以二人世界了。"
排档灯光昏黄,照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睫毛在眼下投出扇形的阴影。我的心跳漏了一拍,赶紧低头看菜单。
海鲜很新鲜,陆远川甚至破例喝了点酒。微醺的他话比平时多,讲起大学时的趣事,讲乐队解散后的迷茫,讲他如何说服父母给他一年时间追求音乐梦想。
"如果一年后不成功呢?"我问出了一直想问的问题。
"那就回去继承家业啊。"他半开玩笑地说,随即正色,"但现在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有..."
他的话被手机铃声打断。来电显示"父亲",他的表情立刻变得严肃。
"我去接一下。"他起身走到门外。
透过雨帘,我看到他在电话这头站得笔直,即使听不到内容,也能从他绷紧的下颌线看出谈话不愉快。二十分钟后他回来时,眼中的光彩黯淡了不少。
"没事吧?"我轻声问。
"没事。"他强打精神笑了笑,"家里的事。"
回酒店的路上雨小了,我们共撑一把伞。陆远川异常沉默,直到酒店门口才突然开口:"许颜,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暂时离开...你会等我吗?"
"你要去哪?"我心头一紧。
"只是假设。"他目光闪烁,"算了,当我没问。"
电梯里,他站在离我半步远的地方,目光盯着楼层数字。那种微妙的距离感又回来了,就像他刚发现我知道他珍藏那些纸条时一样。
"晚安。"到了我的楼层,他轻轻说,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目送我进门。
第二天,陆远川表现得一切如常,但我能感觉到有什么不一样了。他依然微笑,依然专业地完成每个行程,但眼神不再与我长时间交汇,肢体接触也明显减少。
回程的飞机上,他全程戴着耳机看文件,我们之间的交流仅限于工作。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回公司后的第三天。
那天是我生日,但谁都不知道。早上开会时,陆远川甚至没坐在我旁边。会议结束后,他匆匆离开,连个眼神都没给我。
我告诉自己别多想,他可能只是忙。但到了下班时间,空荡荡的办公室只剩下我一个人时,鼻子还是忍不住发酸。
手机突然震动,是陆远川的消息:「能来录音室吗?」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去了。录音室一片漆黑,我刚推开门,灯光突然亮起。
"生日快乐!"陆远川站在三角钢琴旁,周围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灯。
我愣在门口,眼眶瞬间发热。"你怎么知道..."
"大学时林妍在社交平台发过。"他走近,递给我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打开看看。"
盒子里是我梦寐以求的绝版CD——《月下夜想曲》的首批限量版,大学时我在社交平台转发过抽奖,但没中。
"这...这已经绝版十年了!"我小心翼翼地捧出来,"你怎么找到的?"
"有个收藏家朋友。"他轻描淡写地说,但我知道肯定费了不少功夫,"要听听吗?"
CD在播放器中旋转,熟悉的旋律流淌而出。陆远川走到钢琴前,跟着音乐弹奏起来。那是专辑的第七首曲子,也是我最爱的一首。
"你竟然会弹这首..."我惊讶地看着他流畅的指法。
"练了很久。"他没有抬头,专注地看着琴键,"第一次听你提到这张专辑时,我就想学给你听。"
"什么时候?"
"大三那年,你在音乐社论坛的回帖。"他抬头看我,眼中是我熟悉的温柔,"你说这首曲子让你想起小时候和外婆看星星的夜晚。"
我震惊得说不出话来。那么久远的小事,他居然记得。
"许颜,"他的声音轻得像是怕惊扰了什么,"这段时间我有些事要处理,可能会...暂时离开一下。"
"去哪里?"我的心沉了下去。
"回家。"他合上琴盖,"父亲给了最后通牒。"
"你要放弃音乐?"我声音发颤。
"不,正好相反。"他深吸一口气,"我要说服他们支持我的选择。但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难堪。我不想连累你。"
"我不怕被连累。"
"我怕。"他伸手轻抚我的脸,"尤其是现在,公司正准备提拔你。如果我们的关系曝光,或者我被家族打压...你的职业生涯会受影响。"
"所以这就是你最近疏远我的原因?"
他默认了。"给我两周时间。如果我能解决,就回来继续我们的...工作。如果不能..."他的声音哽了一下,"这张CD就当是告别礼物。"
"陆远川,"我直视他的眼睛,"你是在问我能不能等你吗?"
他沉默了很久,最后只是轻轻吻了我的额头。"生日快乐,许颜。"
那晚之后,陆远川消失了。公司说他请了事假,所有工作暂缓。我每天照常上班,处理他积压的邮件,回复粉丝的留言,假装一切如常。
但每当办公室电话响起,我都会心跳加速;每当电梯门打开,我都期待看到他的身影。
一周过去了,没有任何消息。我盯着手机屏幕,犹豫要不要发条信息问问情况。最终还是放下了——如果他需要空间,我应该尊重。
"许颜,"陈总监突然叫我,"来我办公室一下。"
关上门,陈总监的表情异常严肃。"网上有些关于你和陆远川的传言。"
我的心一沉。"什么传言?"
他转过电脑屏幕。某娱乐论坛的帖子赫然写着:《新人王陆远川与经纪人绯闻曝光,女方大学时期就是疯狂粉丝》。
帖子内容详细描述了我大学时如何"追星"陆远川,甚至附上了几张模糊的照片——我在校园歌手赛观众席的照片,音乐社活动时远远站着的照片。最要命的是,还有一张我写在日记本上的"陆远川"名字的特写。
我的血液凝固了。那是我大学时的私密日记,只给林妍看过。
"这是真的吗?"陈总监问。
"我确实和陆远川同校,但那些描述太夸张了。"我努力保持冷静,"我现在是专业经纪人,不会让私人感情影响工作。"
"问题是,"陈总监叹气,"公司正在考虑是否让你接手更重要的艺人。这种时候爆出这种新闻..."
"我理解。"我握紧拳头,"如果需要,我可以暂时退出陆远川的团队。"
"董事会明天讨论。在此之前,不要回应任何媒体。"
走出办公室,我的手机响了。是林妍。
"看到新闻了吗?"她语气轻快,"不用谢我。"
"你疯了吗?"我压低声音,"那是我的私人日记!"
"谁让你装清高?"她的声音冷下来,"大学时你就这样,明明喜欢得要死,却连上前说话的勇气都没有。现在当了经纪人,就以为自己能近水楼台了?"
"你到底想干什么?"
"简单。"她轻笑,"离开陆远川的团队,否则下一波爆料会更精彩——包括你如何利用职权接近他。"
挂断电话,我站在窗前发呆。雨又开始下了,模糊了整座城市。就像我的未来一样模糊不清。
第二天,董事会的决定下来了:暂停我经纪人职务两周,等风波平息后再安排。至于陆远川的工作,暂时由徐总监亲自接手。
我机械地收拾办公桌,小张欲言又止地看着我。
"许姐...陆远川知道这事吗?"
"我不知道。"我勉强笑笑,"他家里有事,暂时联系不上。"
"可是..."小张犹豫了一下,递给我一个信封,"今早收到的,寄给你的。"
信封上没有署名,但字迹我再熟悉不过。我躲进洗手间隔间才敢打开。
「许颜:
如果你看到这封信,说明事情可能已经失控。无论发生什么,请记住我在录音室说的话。另外,记得看看你的第一个生日礼物。
——远川」
第一个生日礼物?我皱眉回想。今年他只送了我那张CD...不,等等。去年我生日时,我们刚认识不久,他送了我一个音乐盒!
回到家,我从书架最上层找出那个尘封的音乐盒。打开后,熟悉的旋律响起——是《月下夜想曲》的主旋律。我仔细检查每个角落,终于在底部发现一张小纸条:
「如果有一天你找不到我,去老地方等我。——R」
老地方?我的大脑飞速运转。大学时我们根本没有交集,哪来的老地方?
除非...是指音乐社?不,太宽泛了。我闭上眼睛,回想那张CD里的曲子,突然灵光一现——第七首的名字是《雨巷咖啡馆》!
大学后门确实有家叫"雨巷"的小咖啡馆,老板是音乐社的指导老师。我偶尔会去那里写作业,因为放的总是古典音乐。
我冒雨打车赶到咖啡馆。推开门时,风铃清脆作响。店内空无一人,只有角落里的一架钢琴前坐着个熟悉的身影。
陆远川转过头,眼中倒映着咖啡馆温暖的灯光。他没有说话,只是开始弹奏——正是我最爱的那首《月下夜想曲》。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他起身走向我。"你来了。"
"你的家事...解决了?"我轻声问。
"嗯。"他伸手擦去我脸上的雨水,"父亲同意给我两年时间专心音乐事业。条件是如果两年内没有达到他设定的'成功标准',就回去接班。"
"那很好啊。"我勉强笑笑,"网上的事你听说了吗?"
"听说了。"他的表情变得严肃,"我今早刚回公司就听说了。徐总监告诉我你被停职了。"
"我可能...不能再当你的经纪人了。"我低头看着地板,"林妍手里还有更多材料..."
"许颜,"他抬起我的下巴,"看着我。我只问一次——你愿意和我在一起吗?不只是经纪人和艺人,而是真正地在一起。"
"可是公司..."
"我已经和徐总监谈过了。他认为专业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我们处理好公私界限,公司不会干涉。"他深吸一口气,"当然,如果你不愿意..."
"我愿意。"这三个字脱口而出,轻得几乎听不见,但足以让他的眼睛亮起来。
"那么,"他笑了,"许颜小姐,你愿意做陆远川的专属经纪人吗?不是公司的安排,而是我个人的邀请。"
雨声渐大,敲打着咖啡馆的玻璃窗。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空间里,我点了点头。
陆远川俯身吻住我,他的唇温暖而坚定。窗外的雨声、远处的雷鸣,全都模糊成了背景音。
"所以,你父母这周六要来?"我盯着陆远川,手里的咖啡杯差点滑落。
阳光透过他公寓的落地窗洒进来,在我们之间的茶几上投下明亮的光斑。距离雨夜拥吻已经过去了两周,公司接受了我们的关系,但要求保持低调。而今天,他抛出了这个重磅消息。
"嗯,他们说想见见你。"陆远川坐在我对面,手指轻轻敲打着膝盖,"别紧张,只是吃个饭。"
"只是吃个饭?"我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你父亲是陆氏集团的掌门人,母亲是著名钢琴家,而我——"
"而我爱的是你。"他打断我,伸手握住我的手腕,"不是你的简历。"
我放下杯子,深吸一口气。"他们同意你继续做音乐了?"
"有条件地同意了。"他嘴角微扬,"我告诉他们,我找到了不仅能支持我音乐梦想,还能在商业上帮助我的人。"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你该不会是说..."
"没错。"他的拇指轻轻摩挲我的手腕内侧,"我给我爸看了你这半年帮我做的商业规划,他很欣赏。尤其是那次音乐节危机处理。"
"但那只是我的工作..."
"不,那只是你。"他松开手,站起身走到窗前,"许颜,你还没意识到吗?你比任何人都了解音乐和商业的结合点。这正是我一直缺少的。"
阳光勾勒出他的侧脸轮廓,高挺的鼻梁,清晰的下颌线。这个曾经在舞台上让我仰望的少年,如今站在我面前,说着我从未想过会听到的话。
"所以周六的见面..."
"就当是一次商业会晤。"他转身微笑,"做你自己就好。"
周六早晨,我在衣柜前徘徊了足足一小时。太正式像在装模作样,太随意又显得不尊重。最终选了一条简约的藏蓝色连衣裙,搭配小西装外套——专业但不刻板。
陆远川开车来接我时,吹了声口哨。"完美。不过..."他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小盒子,"缺了点什么。"
盒子里是一对珍珠耳钉,小巧精致。"我妈妈的审美,"他帮我戴上,"她会注意这些细节。"
陆氏大宅坐落在城郊的半山腰,中式庭院与现代建筑完美融合。我的掌心已经沁出汗水,陆远川捏了捏我的手指。"记住,他们只是普通人。"
"哪个普通人家里有私人美术馆?"我小声嘀咕,看着走廊两侧悬挂的名家真迹。
会客室里,陆父正在看文件,陆母则在钢琴前弹奏一首舒缓的曲子。见到我们进来,两人同时停下动作。
"爸,妈,这是许颜。"陆远川介绍道,声音里带着我很少听到的正式感。
陆父身材高大,两鬓微白,眼神锐利如鹰。他上下打量我,微微颔首。"久闻大名。"
陆母则优雅起身,一袭墨绿色旗袍,面容和善但目光同样审视。"终于见到你了,许小姐。远川经常提起你。"
午餐在一种微妙的礼貌氛围中进行。陆父询问了我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陆母则对我和陆远川如何相识表现出兴趣。我尽量如实回答,但小心避开那些暗恋的尴尬细节。
"许小姐,"陆父突然话锋一转,"你认为远川的音乐事业能持续多久?"
这个问题像一把利剑悬在头顶。我放下筷子,直视他的眼睛。"陆叔叔,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根据目前的市场分析和陆远川的潜力,我有信心至少五年的黄金期。当然,这需要不断调整发展方向。"
"比如?"
"比如从单纯的演唱向创作制作延伸,比如开发个人品牌而不仅是依赖商业演出。"我流畅地回答,这些是我私下为陆远川规划已久的,"音乐产业的盈利模式正在多元化。"
陆父若有所思地点头,转向儿子。"她比你说的还要专业。"
甜点上桌时,陆母突然提议:"许小姐,听说你也懂音乐?要不要弹一首?"
我僵住了。虽然学过几年钢琴,但水平仅限于《献给爱丽丝》这种入门曲目。陆远川在桌下轻轻踢了我一下。
"妈,许颜更擅长音乐策划,不是演奏。"他解围道,"不如让她讲讲怎么帮我在三个月内涨粉百万的?"
陆母优雅地笑了。"我只是好奇什么样的女孩能让我儿子放弃家族安排。"
空气凝固了。陆远川的脸色变得难看,我赶紧在桌下按住他的手。
"阿姨,"我平静地说,"我理解您的顾虑。但请相信,我支持远川追求音乐梦想的同时,也从没忽视过商业价值。事实上,我正在帮他规划五年后的转型方向,包括可能的音乐学校或制作公司。"
陆父挑眉。"你连这都想到了?"
"因为这是对远川最有利的路线。"我诚实地说,"真正的支持不是盲目鼓励,而是帮他看到更远的未来。"
午餐后,陆父单独叫我去书房。陆远川想跟来,被他一个眼神制止。
书房里,陆父递给我一份文件。"远川的商业计划,你参与了多少?"
我翻阅了一下,认出是陆远川之前给我看过的版本。"大部分数据和分析是我做的,但整体框架是他的想法。"
"你知道我为什么反对他做音乐吗?"
"不是因为看不起这个行业,"我小心回答,"而是担心他一时兴起,半途而废。"
陆父锐利的目光直视我。"你很了解我。"
"我只是了解一个父亲的顾虑。"
他沉默片刻,突然问:"如果将来有一天,他必须回来继承家业,你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像一记重拳击中胸口。我深吸一口气。"我会帮他找到音乐和商业的平衡点。陆氏集团是否需要一位全天候的CEO?或许可以聘请专业经理人团队,而远川作为战略决策者,同时保留音乐创作空间。"
陆父突然笑了。"你果然如远川所说,总能找到两全其美的方案。"他站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个盒子。"这是我年轻时收藏的黑胶唱片,送给你。欢迎加入陆家。"
我呆住了。"这是...认可的意思?"
"聪明的女孩。"他拍拍我的肩,"去吧,远川该等急了。"
走出书房,陆远川果然在走廊上来回踱步。看到我的表情,他长舒一口气。"看来我爸比我想象的好搞定。"
"你妈妈呢?"
"在花园等你,说要给你看远川小时候的糗照。"他模仿母亲的语调,逗得我笑出声。
花园里,陆母正在修剪一株玫瑰。看到我们,她招手让我过去。
"许颜,"她递给我一支刚剪下的红玫瑰,"远川说你喜欢《月下夜想曲》?"
"是的,尤其是第七乐章。"
"那是我创作的。"她轻描淡写地说,看到我震惊的表情,微微一笑,"用笔名发表的。音乐这条路很难走,但我很高兴我儿子找到了能理解这种难处的伴侣。"
她把"伴侣"这个词说得很自然,我的脸瞬间发烫。
回程的车上,我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思绪万千。"所以...我们这是得到官方认证了?"
"比我想象的顺利。"陆远川握着方向盘的手微微发紧,"不过还有个问题要解决。"
"什么?"
"公开。"他简短地说,"公司同意我们在一起,但建议保持低调。可我不想躲躲藏藏。"
这个问题我们也讨论过几次。作为上升期艺人,公开恋情确实有风险。但隐瞒又会让关系变得复杂。
"我有个想法。"我慢慢说,"与其等狗仔偷拍,不如我们主动策划一次'意外'曝光?"
陆远川挑眉。"说下去。"
"比如,下次你在公开场合表演时,可以即兴加一段表白。看起来像是情难自禁,实际上是精心设计。粉丝吃这套,公司也能接受这种'浪漫意外'。"
"许颜,"他摇头轻笑,"你真是个营销天才。"
一周后,陆远川在一场慈善音乐会上表演。当最后一首歌结束,他没有像排练那样谢幕,而是走到钢琴前。
"接下来这首歌,送给一个特别的人。"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她总是站在舞台侧面,确保一切顺利进行。今天,我想请她站到灯光下。"
聚光灯突然打在我身上,我"惊讶"地捂住嘴——这个反应我们排练了三次。场内观众开始骚动,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
陆远川弹起《月下夜想曲》的旋律,但歌词是他重新填的,讲述了一个关于错失与重逢的故事。当他唱到"这次换我走向你"时,全场爆发出欢呼声。
演出结束后,果然如我们所料,#陆远川表白经纪人#迅速登上热搜。公司公关部早有准备,放出一段精心剪辑的幕后花絮,展现我们"专业又甜蜜"的工作日常。
舆论反应比预期更好。粉丝们纷纷表示"磕到了",媒体称赞这是"娱乐圈清流"。连一向苛刻的音乐评论人都发文说:"艺术家的真情实感才是最好的创作源泉。"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公开恋情三天后,周子扬在接受采访时暗示:"某些人靠家族背景和绯闻炒作上位,真正有才华的人却被埋没。"
虽然没有点名,但指向性再明显不过。更糟的是,他放出了一段录音,是陆远川刚签约时说的"公司承诺会给我最好的资源"——被恶意剪辑成"靠关系拿到资源"。
"这个混蛋!"我摔下平板电脑,"他明明知道那段话的上下文!"
陆远川倒是出奇地冷静。"别急,我有办法。"
他打开电脑,调出一段完整会议录音。"从签约第一天起,我就习惯性录音,以防有人断章取义。"
"你一直这么...谨慎?"
"在商业家族长大,这是必修课。"他狡黠地眨眨眼,"现在,让我们给周子扬一个惊喜。"
我们联手制作了一段视频:左侧播放周子扬的剪辑版,右侧同步展示完整录音和文字稿,对比鲜明。陆远川亲自配音解说,最后还加了一段即兴创作,讽刺那些"靠踩别人博眼球"的行为。
视频发布后,舆论迅速反转。周子扬删掉了原采访视频,但网友早已截图存档。更精彩的是,几位音乐人自发站出来,指责周子扬才是那个经常剽窃他人作品的人。
"看这个。"一天早晨,陆远川兴奋地叫醒我,"《音乐人》杂志想采访我们,关于艺人经纪与创作的关系。"
"我们?"
"对,他们想采访'陆远川和他的经纪人兼音乐搭档'。"他念出邮件内容,"看来我们的合作模式引起关注了。"
采访当天,记者问了一个我没想到的问题:"许小姐,听说你参与了陆远川新专辑的部分创作?"
我看向陆远川,他鼓励地点头。"是的,主要是歌词部分。远川发现我对文字比较敏感。"
"不仅如此,"陆远川补充,"她还提出了整张专辑的概念框架——'城市孤独症'。这是她的原创想法。"
记者惊讶地记录。"许小姐考虑过转型做音乐制作人吗?"
"我..."我一时语塞。这个念头确实闪现过,但总觉得是痴心妄想。
"她绝对有这个潜力。"陆远川接过话头,"事实上,我们正在筹备一个音乐工作室,许颜会负责A&R和部分制作。"
这新闻对我来说也是新鲜的。等记者离开,我立刻问道:"音乐工作室?什么时候的事?"
"刚刚决定的。"他笑得像个恶作剧得逞的孩子,"你不是一直想尝试创作吗?我给你搭个舞台。"
"可是我的经纪人工作..."
"可以兼顾。就像我,既是歌手,也可以是企业老板。"他模仿他父亲的神态,逗得我笑出声,"许颜,你教会我一件事——人生不只有一条路。"
就这样,在陆远川的鼓励下,我开始系统学习音乐制作。白天仍是他的经纪人,晚上则变成他的学生。有时灵感来了,我们会熬到凌晨,为一段旋律或一句歌词反复推敲。
这种双重身份意外地让我们的关系更加平衡。我不再只是站在他身后的支持者,而是逐渐走到他身边,成为创作伙伴。
一年后,陆远川的首场大型演唱会在国家体育馆举行。两万张门票在开售十分钟内抢购一空。
后台,我帮他整理演出服,手指微微发抖。这半年我们付出了多少努力,只有彼此知道。从专辑创作到宣传策划,从舞蹈排练到舞台设计,每个环节我们都亲力亲为。
"紧张?"陆远川从背后环住我的腰,下巴搁在我肩上。
"有点。"我转身替他整理衣领,"你准备好了吗?"
"有你在,我什么都准备好了。"他轻吻我的额头,"别忘了我们的秘密环节。"
我点点头,心跳加速。演唱会的最后有一段"特别惊喜",连工作人员都不知道具体内容。只有我清楚,陆远川为此偷偷练习了多久。
开场曲响起,陆远川从升降台登场,全场瞬间沸腾。我站在控制台旁,看着他在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样子,胸口涌起难以言喻的骄傲。
两个小时的演出行云流水。当最后一首歌结束,观众开始喊安可时,舞台灯光突然全部暗下。
一束追光亮起,照在舞台中央的钢琴上。陆远川独自坐在那里,没有乐队伴奏。
"接下来这首歌,很特别。"他的声音在安静的场馆里格外清晰,"它来自一个未完成的梦想。"
前奏响起,我的眼眶瞬间湿润——那是大学时我尝试创作却半途而废的曲子,只在一个旧笔记本上留下片段。我甚至不记得他什么时候发现的。
"这首歌的作者,今晚也在现场。"他继续道,"她总说自己在音乐上没有天赋,却写出了最打动我的旋律。"
大屏幕上突然出现我的脸,我惊讶地捂住嘴。观众席爆发出善意的起哄声。
"许颜,"陆远川直视镜头,仿佛透过它直接看着我的眼睛,"你愿意上台来,和我一起完成这首歌吗?"
聚光灯打在我身上,全场目光聚焦。我深吸一口气,走向舞台。掌声如潮水般涌来,几乎要淹没我的脚步声。
走上舞台,陆远川伸手拉我坐到钢琴旁。他的眼睛在灯光下闪闪发亮,满是温柔与期待。
"我...我不记得怎么弹了。"我小声说。
"没关系,"他调整话筒,"你唱,我弹。"
于是,在万人注视下,我们完成了那首尘封多年的曲子。我的声音微微发颤,他的钢琴声稳稳托着,就像这些年来他一直做的那样。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陆远川突然从钢琴凳上起身,单膝跪地。全场瞬间寂静。
"许颜,"他取出一个丝绒盒子,"这首歌等了七年才完成。我不想让我们的爱也等那么久。"
盒子打开,是一枚简约的钻戒,在舞台灯光下璀璨夺目。
"你愿意嫁给我吗?不仅是我的爱人,我的经纪人,我的创作伙伴,还是我未来所有梦想的共同实现者。"
我的眼泪模糊了视线,只能不住地点头。他为我戴上戒指,在全场观众的欢呼声中吻住我。
演唱会结束后,媒体铺天盖地报道这场浪漫求婚。我们的音乐工作室官网访问量暴增,刚签的新人也因此获得关注。
三个月后,我们在陆家花园举行了小型婚礼。陆父难得地发表了感性的祝词:"看到你们相互成就的样子,我终于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成功。"
婚礼上,陆远川弹唱了我们共同创作的新歌《从观众席到生命里》,歌词讲述了一个关于暗恋、重逢与共同成长的故事。
当唱到"原来最好的位置,不是仰望而是并肩"时,他望向我,眼中满是星光。我知道,那不只是歌词,而是我们真实的写照。
从观众席最角落的暗恋者,到舞台中央的伴侣,这条路走了七年。但每一步,都值得。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