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言论引爆年轮原唱风波,QQ音乐回应张碧晨维持原唱标签
更新时间:2025-07-31 16:37 浏览量:1
🎤 关于《年轮》原唱争议事件的核心脉络与平台回应
⚡️ 事件本质
此次争议的焦点并非“张碧晨是否为原唱”,而是张碧晨主张“唯一原唱”是否成立,以及汪苏泷作为词曲著作权人是否有权收回授权。核心矛盾在于:
1. 法律层面:“原唱”无排他性定义,法律仅明确著作权归属(汪苏泷)和表演者权(张碧晨)。
2. 行业惯例:OST歌曲若存在多版本同步规划(如男女声双版),可认定为“双原唱”,但需合同明确约定。
⏳ 争议时间线梳理
起因(7月22日):
网红“旺仔小乔”直播称《年轮》“原唱只有张碧晨”,否认汪苏泷原唱身份,引发舆论发酵。
QQ音乐一度移除张碧晨版“原唱”标签,后恢复为“双原唱”(张碧晨女声版2015年6月15日首发,汪苏泷男声版6月30日发行)。
双方声明交锋(7月25日):
汪苏泷方:
收回《年轮》所有演唱授权,称创作初期已规划“男女双版本”,并提供项目邮件为证。
张碧晨方:
坚称“唯一原唱”,依据包括:首发时间(早15天)、版权登记信息、合同未提及双版本。
宣布“出于尊重不再演唱该曲”,但强调拥有永久表演权(需依附版权方授权)。
平台回应(7月29日):
QQ音乐:
仍显示张碧晨为原唱,称“标签需音乐人注册并提交资料后自动生成”,已就技术流程内部反馈。
实际标注为“双原唱”(张碧晨、汪苏泷并列),与网易云平台一致。
📜 法律与行业核心矛盾
| 争议点 | 张碧晨方主张 | 汪苏泷方主张 |
||||
| 原唱定义 | 依据首次公开发行时间(法律未明确定义) | 创作初始规划双版本即视为双原唱 |
| 版权归属 | 表演者权受邻接权保护 | 词曲著作权人拥有核心版权 |
| 演唱权有效性 | 合同约定“永久演唱权” | 著作权人可单方终止非独占授权 |
律师解读:
- 张碧晨的“唯一原唱”主张需合同明确排他条款支持,仅凭首发时间不足以确立法律唯一性。
- 汪苏泷收回授权合法,但行业呼吁OST合同需规范“原唱标识”“权益分配”等条款,避免信息差。
💎 现状与影响
平台标注:QQ音乐、网易云均显示 “双原唱”,技术规则导致标识滞后但未否定事实。
实际后果:
张碧晨放弃演唱代表作《年轮》,汪苏泷不再开放授权,听众失去经典现场。
双方十年合作破裂(汪苏泷曾为张碧晨创作《下一秒》《梦幻诛仙》)。
行业反思:网红片面言论暴露音乐版权科普缺失,平台标注标准亟待统一。
🌐 用户需知
QQ音乐客服回应:原唱标签是技术流程结果,非对版权的法律认定。
核心事实:
张碧晨是首个公开发行并广泛传播的演唱者;
汪苏泷是版权所有者且演唱了官方授权版本;
行业惯例与合同约定才是“双原唱”成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