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儿八经的好片
更新时间:2025-07-31 04:34 浏览量:1
今晚聊一部最近最爱的电影——
《罪人》
先说下我的感受,这部可能是今年目前为止我看到的最好看也是最喜欢的恐怖片,它评分也很高,目前是豆瓣7.7。
虽然标签贴上了恐怖二字,但其实片子并不算恐怖,它讲的是黑人与3K党那一段历史的故事。在其中加入了音乐、文化、信仰、种族、民俗等各种元素,甚至有一段魔幻的戏中出现了京剧与说唱共存,孙悟空与黑人共舞的场景。
想象力非常新颖大胆,用吸血鬼去参与那段历史的隐喻,第三幕加了一段类似丧尸片的追杀和反击,解读空间大,体验独特,即便你完全不了解这段历史也能看得过瘾。
我非常喜欢也非常推荐。
建议没看过片的读者看完片后阅读本文。
————剧透预警————
一、吸血鬼
这部片讲的是双胞胎黑人兄弟斯莫克和斯塔克想要回到家乡开一个只属于黑人的酒吧,由自己人表演,只娱乐自己的乡亲。但在酒吧建立的当晚,三个白人面容的吸血鬼入侵,杀死了几乎所有人,毁掉了酒吧。
只看简介似乎感觉这片很肤浅,吸血鬼隐喻白人,吸血鬼的入侵隐喻白人对黑人的毁灭,而这就是我们在聊电影前先要厘清的问题:片中最初的吸血鬼雷米克是不是隐喻着片中被反抗的白人?
当然不是。电影里所谓与黑人对立的白人阵营只有一个:3K党。所谓3K党就是一个奉行白人至上主义的团体,是美国种族主义的代表性组织。
如果用雷米克隐喻白人,他不会在结尾谈论基督教时对着萨米说出“那些偷走我父亲土地的人,强迫我们背诵教义,我恨这些话,那些人自欺欺人,更欺骗我们”,也不会在欺骗引诱酒吧中的黑人时说出“来到我们的怀抱,让我们成为一家人”这种言论。
他代表的其实是在这片土地上曾经被欺凌压迫的另一群体:爱尔兰人。19世纪中期,约200万爱尔兰人为逃离大饥荒移民至美国,在以新教为主的美国,拥有不同信仰的爱尔兰移民同样面临着歧视,雷米克代表的身份就是这样的一群人。
这构成了他的复杂,甚至他与黑人最后的你死我活也是一种白人毫不在意甚至促动的少数族裔争斗,所以我不想从种族的角度去解读他,当我们站在更宏观的角度,会发现吸血鬼更像一种文化上的侵略,隐喻的是白人为代表的侵略文化。
这与身份无关,因为雷米克并非世界上第一只吸血鬼,而他的被转化或许就来自于白人,他在被转化为吸血鬼的同时也成了被白人统一的人,这种文化的侵略找不到源头,但能确定的是,吸血鬼的出现始终与几个元素有关:金钱、信仰与音乐。
他们繁衍生存的方式就是吸血同化所有人,付出的代价是独特性的消失,只剩下了同一性,而与他们对抗的都是乔克托人、黑人、华人这些在这片土地上“独特”的少数族裔。
片中有隐喻很强的一段,雷米克抓住萨米后,萨米的吉他砸入了他的脑袋,所有被他同化的吸血鬼都跟着偏头,疼到大叫,这意味着一旦被同化,他们在同化者面前就已不是一个独立的人。
二、种族、信仰与文化
从这个角度就很好理解这片了,它讲的就是吞噬同化与反抗的故事,在这一主题下着重去写了三点:种族、信仰、文化。所谓“罪人”,也隐在其中。
种族上也是政治上写得最好的并非是黑人采摘棉花、3K党,以及消费券这些照搬历史的东西,反倒是华人杂货店的那段长镜头。
斯莫克去华人开的杂货店里买东西,通过跟随华人女孩丽萨从父亲开的为黑人服务的店前往母亲开的白人店的一段长镜头里,我们看到了在同一片区域中泾渭分明的种族隔离,在这两个种族中,华人以数量微小的存在穿梭其间。
但在穿梭这两家店的过程中,背景中隐约的黑人蓝调音乐垫满了整场,空间的隔离始终存在,却有一些东西能够穿越空间传递给所有人。
只这一段就是极精简又极有效的地缘政治与各种族人群生存政治的表述。
信仰上,电影的一端是本土的信仰和生存方式,他们信奉用药草与巫术可以赶走魔鬼与恶灵;另一端,则是斯莫克从外界也是白人文化中带来的金钱与权力高人一等的观念。
吸血鬼雷米克敲开了两个白人的门乞求庇护,这两个3K党的人在看到吸血鬼拿出的金币后就放下了指着他的枪,也迎来了自己的灾祸。
斯莫克在最后反击前来屠杀黑人的3K党众人,在他中枪精神恍惚似乎要走向亡故的妻女后,躺在地上的白人突然喊出“我有钱”试图收买斯莫克放过他,也喊来了自己的死亡,这些白人死在了由他们在此处建立起的财富体系和财富思维之下。
但是金钱和权力无法打跑吸血鬼,最终打败他们依靠的是木棍、大蒜、阳光和加入了祈祷后的护身符,是这些看似完全没有价值的东西。
当萨米面对雷米克的追杀,他试图念起圣经,但圣经对吸血鬼无法造成任何伤害,它甚至不如一把旧时用来弹奏蓝调音乐的旧吉他。
最后,在文化和音乐的层面,片子主要从黑人的蓝调音乐写起。
蓝调音乐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南方,最初是由黑人奴隶传唱,它的歌词表达了黑人在奴隶制度下的痛苦与抑郁,以及对自由和希望的渴望,是一种对内心苦闷和愤怒的宣泄,其中频繁出现的悲伤、孤独、失落等情感,都是对黑人历史和现实的真实反映。
蓝调音乐代表着黑人的来时路,是他们身份的独特象征。
电影里我最爱的一段,就是黑人酒吧里那段魔幻的舞蹈,撼动人心的音乐撕裂了阴阳之间的结界,召唤来自过去和未来的幽灵。在这里音乐连接起了历史、当下与未来,蓝调、祭祀舞蹈、手鼓、戏曲、抛水袖的青衣、画着脸谱的孙悟空、嬉皮士、爵士、街舞、说唱......
酒吧像是这些异域文化的伊甸园,吸血鬼被这些音乐和舞蹈中蕴含的鲜活和自由吸引,这引来了他们掠夺和同化这些文化的渴望。
片中甚至恶趣味般地延续了吸血鬼的设定:只有被邀请才能进入。但当你从那个封闭的小房子里出来后,会发现全世界已然是吸血鬼的天下。
这是片子站在那个时代下对未来的隐喻,电影给出了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反抗。
片中的华人女性格蕾丝做出了反抗的开端,她高喊着让那些吸血鬼进来。不要试图躲藏着等待天亮的到来,所谓的“你不允许他们就无法进门”只是一个脆弱的保障,他们还可以拿你的家人威胁你、通过你的痛苦击垮你、深入你的欲望引诱你。
唯有反抗才能获得自由,就像最后斯莫克只身对3K党的屠杀,你所以为的金钱构筑地位、代表平等的认知只是一种欺骗和无意义的保障,他所能做的只有拿起枪做出最直接的反抗姿态,也是争取自由的姿态。
三、罪人
这就来到了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片名要叫罪人?谁是罪人?
罪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少数服从多数下的概念,也是一个被设定的概念。
在他们互相围在一起吃大蒜以判定是否有吸血鬼藏于其间时,那个不愿意吃大蒜的女孩在那一刻就是罪人;在所有人都想要躲在房间里等待太阳升起,那个为救女儿勇于反抗对吸血鬼高喊“你们进来吧”的华人女性也成了罪人。
从这部片子看,斯塔克背叛了吸血鬼,他遵从了对哥哥的承诺没有吸血,他是吸血鬼群体中的罪人;斯莫克主动反抗3K党,他成为在那个白人统治的时代下的罪人;甚至这些黑人与华人们筹备酒吧的一天和一夜,都使他们成为了整个白人阵营下的罪人;而萨米在最后背叛了父亲,摆脱了父亲强加给他的宗教和信仰,选择了被称之为魔鬼的音乐,他是彻头彻尾的罪人。
他们选择成为那个罪人,而这也构成了他们此生中最自由的时刻。
所有的反抗和离开都是寻找自由的开端,所谓的罪人,其实就是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反叛者。
就像电影用以作为锚点的蓝调音乐,就像那个“群魔乱舞”的场景中所有异域文化和边缘文化的共存共生,它们都是主流下的“罪人”,但他们同样代表着自由的精神。
电影的落点很简单,多年后斯塔克前来寻找已经成为音乐家的萨米,他说他拥有萨米的每一张唱片,但他比较喜欢那些不插电的作品,想念真实的音乐。
不要忘记来时路,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不要忘记让自己感受到最自由的时刻。
这是一部关于自由,关于罪人们的史诗。